大学生敬畏之心的培养
2017-01-29张荣珍
张荣珍
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大学生敬畏之心的培养
张荣珍*
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敬畏之心”作为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作为一种自觉的道德约束,作为一种做人行事的操守,作为一种为官从政的品行,目前,关于共产党员的敬畏之心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作为共产党和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的敬畏之心的培育和塑造,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将就大学生应存的敬畏之心及其培育途径谈谈自己的见解。
大学生;敬畏之心
随着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共产党员要常怀敬畏之心”以来,共产党员的敬畏之心及其重要性和修养途径等,已经引起广大党员干部和学者的足够重视,大家纷纷发表言论,呼吁、号召和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敬畏之心的修养,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在我看来,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要靠全国人民多方面努力的,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领导干部、还是我们普通的人民群众,都需要有一颗敬畏之心、都要加强敬畏之心的修养。然而,作为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群体,其敬畏之心的培育和践行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敬畏之心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
(一)敬畏之心的历史阐述及作用
敬畏之心是善良之心、真挚之心、诚恳之心、负责之心、尊重之心。很多的学者、教授都有发表关于敬畏之心的阐述。复旦大学余源培教授在《敬畏民心敬畏权力》中所说:“敬畏之心是自然生灵之间尊敬、畏惧的心理状态[1]”。类似的也有人表示“敬畏之心是指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持这种观点的认为,正因为有了敬仰和膜拜,自然生灵之间就会谨言慎行,守好本份,处事客观公正,随时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能让人懂得自警与自省,还有助于人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形成和谐关系的作用。
敬畏,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优秀品德,也是一种严正态度。这种阐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比较常见于君子修养方面。如朱熹说就说过:“君子之心,常怀敬畏”。认为敬畏,不只是怕,还是心甘情愿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和节制。不是他律,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心中有戒,则不逾矩”。表示的就是这种层面的意思。认为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因而在敬畏之心的作用下,生灵之间共同维护了秩序的稳定。
敬畏,是一种自觉的道德约束,是一种做人行事的操守,也是一种为官从政的品行。这种说法大多在于阐述有关官员自我约束、敬天畏人方面的作用。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认为人要敬畏上天,做到顺应天命,同时也要有敬畏的人,这样可以斟酌损益,进尽忠言,使自己能够选择良善正确的方向而行。历史上关于官员慎独束己,敬天畏人的故事层出不穷。"四知先生"杨震"暮夜却金"的事就是其中的典范。也正是这种正气清风推动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正能量,同时在“帝王家谱”的史书典籍中闪烁着动人的光辉。
习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告诫所有党员干部要时刻常怀敬畏之心,说敬畏之心具有自省与自律作用,它有利于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对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促进作用。
这样说来,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在领导岗位的干部,还是我们普通的人民群众,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大学生,都应当常怀敬畏之心,时刻警示自己敬畏历史,敬畏法度,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道德良知。心中常怀对事业、对人民、对道德的敬畏之心,实乃个人、家人后代之幸,乃至事业、国家之幸。
(二)大学生敬畏之心培养的必要性
正当国家上下都在谈论中国梦的时候,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和法律素质、行为养成等方面都遭到社会的质疑,比如:从之前的药家鑫、刘海洋事件,到复旦投毒、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被刺事件、南昌航空大学的腐尸事件等等,这些事件不断的将社会对大学生的质疑营推向高潮,如果说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生命的尊重意识淡薄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与你朝夕相处的舍友的生命,也能漠视以至痛下杀手,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会频频做出让全国膛目结舌的荒谬事件,以致让人质疑当代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化没修养、有青春没热血”,这些事件背后折射的就是大学生缺乏对道德、对生命、对法律起码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二、大学生应存的敬畏之心
无疑,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祖国的重任迟早有一天会交到这一代人的肩上。他们的道德修养、行为养成如何关系着我国明天的发展。而道德、行为的养成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不能等到他们执掌建设大权时再来培育和塑造,必须从现在开始抓起,并且刻不容缓。我认为大学生应该具有以下方面的敬畏之心。
第一,敬畏民心。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历史的主人是人民,历史活动中民心最重要。民能载舟,也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要使大学生明了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虽然现在大学生没有走上工作岗位,没有执掌国家治理,但是,只有拥有一刻敬畏民心之心,以后才能心怀人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第二,敬畏权力。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对腐败是深恶痛绝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面对权力,要有一种警惕和不敢懈怠的德性,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当官既不能不作为,也不能乱作为,更不能以权谋私。
第三,敬畏道德。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是判断我们行为正当与否的依据。大学生要对道德心存敬畏,明辨善恶,知荣辱,不逾越道德底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自警自律,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第四,敬畏法律。我国宪法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底线”,是“红线”,每个人都要自觉维护其尊严与权威。大学生要常怀敬畏法律之心,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不断提升法律素质。
第五,敬畏生命。生命不只是自己的生命,还属于爱你和你爱的人,同样也属于社会和全人类。不仅要敬畏爱护自己的生命,还要敬畏他人和其他生灵的生命。敬畏生命的宝贵和时光的流逝,敬畏父母的辛勤付出,敬畏老师授业解惑的权威,敬畏科学、知识的神奇魅力,敬畏同学之间互助友爱、取长补短、你争我赶的无限可能。
第六,敬畏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要感谢和敬畏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是他给予我们自由成长、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尽管这个时代还要很多的毛病和问题,但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今中外,没哪个时代能够超越今天,尽管今天依然存在利益集团、官僚特权甚至腐败,今天我们没能够享受到整个社会的繁荣,但是,我们13亿多人口已经吃跑穿暖,正体面而有尊严地在朝着小康靠近,并且可以自由充分的发展自己,因而我们要对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便是感激,表示敬畏。
三、大学生敬畏之心培育的途径
培育大学生的敬畏之心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引导学生多读古典名著。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和思考,净化升华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博大深沉的人文情怀的形成。二是学习掌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大学生要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人文精神、高尚情操和理想人格。三是了解历史。一个不懂得历史的人是浅薄的、肤浅的单面人,不是丰富深刻的立体人。历史使人深刻,历史可以扩展生命的宽度。最后,生活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自觉地向贤人学习、看齐,省察克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提高自身的人文关怀意识。
[1]余源培.敬畏民心敬畏权力[J].圆桌会议.
[2]李舫.不要丢了敬畏之心[J].博览文摘.
张荣珍(1984-),女,贵州天柱人,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G
A
1006-0049-(2017)24-01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