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生态下城市滨河绿道研究
2017-01-29张琳
张 琳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巩义 451200
基于景观生态下城市滨河绿道研究
张 琳*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巩义 451200
滨河绿道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城市滨河绿道使用状况评价研究的基础主要来自于国内外一些文献资料。20世纪末,现代绿道理论才开始繁荣发展,正式发展到我国是21世纪。国内外对于城市滨河绿道使用状况评价的研究少之甚少。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研究最终完成此篇文章,本文的探究对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如何正确应用在滨水绿道设计中有重要帮助,有助于将滨水绿道景观营造出地域文化特色,有助于构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绿道;生态;滨河
一、城市滨河绿道概述
许多绿道最重要的景观是水景观:一条河、溪、运河、湖或是海,在一个城市或地区范围内,河流和湿地系统成为连接公园、庇护所、居民点和绿道的中枢。简而言之,城市滨河绿道就是地理位置处于城市辖区内,依托城市河流而建设而成的绿道,它是众多绿道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
(一)绿道的定义
绿道是以“人与自然共生互惠”为核心观念的开放空间系统,并且是站在物能流转的观点,以生态系统的概念取代实质环境形式的说法,它作为都市脉络,重组各组生态单元、生态类型发展架构,绿道的串联乃是著眼于生态系统的设计与复原为手段,充实与恢复总体环境的健康程度,而此一健康程度则会反应在讯息、物质及能量的流转循环.物种的歧异度以及环境的复原和生态群落的演化高潮等生态环境指标上。总体概括其定义,绿道乃是基于生态上的、游憩上的、文化上的、美学上的及其他和持续上土地使用概念相通的目标,经由人为规则、设计及管理的线性土地元素串联而成的景观生态网络。
(二)城市景观生态与绿道的关系
从空间规划的观点来看,城市生态其实是人们经常忽略的,尤其传统的城市规划者与建筑师的思考模式却倾向于自我限制,忽略这些环境要素对人们日常生活之健康、舒适及视觉品质的影响,但是对现今城市设计论述而言,城市景观生态却是整体环境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早先,绿道观念的形成和功能,可说是源自于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的思潮,企图将自然引进城市的人造环境中,进而希望借此以控制大都会区的蔓延以及扩张,同时得以疏解都市化社会大众的休闲生活需要,完全是功能主义的想法,在当时其实并没有设计与复原城市生态环境的预设。事实上,直到二十世纪半叶,西方工业化社会才真正开始面对和关心了解城市环境大量耗能的事实及问题,不过多数的规划研究文献仍只偏重在处理交通运输、土地使用和产业之间空间关系;在建筑研究方面,亦是从此才开始关切“节能建筑”(energy-conscions building)乃至于当前的绿色建筑(green architecture)。虽然迄今此一取向的理论尚未成为支配城市设计的主要论述,然而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它的重要性却越来越不容忽略,这类论述共同的核心观念乃是将城市看做一生态系统,站在物能与咨询流转的观点,检视当代城市发展的营造形式和自然过程的关系,进而指出造成当代城市环境问题困境的根源;近来,逐渐地扩展城市环境之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态向度之间跨领域的相关研究。
1980年代下半叶,一方面在受到系统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论述健全的影响,另外一方面则在全球环保课题与可持续发展思潮的推波助澜下,景观学界和生态学界也开始有了积极的对话和回应,认真研讨在全球巨大城市化之趋势下,破碎断裂化的景观重建策略和方法技术;经常被提及到的绿道或生态廊道,就是近来人们想到利用自然作为一种空间或实现规划工具的主张之一。事实上,1987年美国总统顾问委员会针对美国户外游憩的趋势而研讨提出的主要建议报告书中就曾指出:“一个有活力的绿道网络,可以提供人们自由通达其居所附近的开放空间,并且串联美国城乡的地景,就好比错综、联接的道路系统,贯穿全美各地一样。”所以,在美国就因为联邦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绿道运动始于这一风潮,组件政府角色之重要性;兹后,重要的著作文献相继出版;就类比来说,绿道或生态网络本质上就像咨询网络一样,均是在全球经济区域化、通讯网络高速化、空间巨大城市化之后现代社会里被创造出来的一新的概念,唯生态环境资源有其地方性、区位定址不可取代性,不同于咨询的流动,某种程度仍必须因地制宜。
二、城市滨河绿道理论
(一)城市绿道的分类
以美国的经验为例,如今已发展出来的绿道概括归纳成下列五大模型:
1.城市滨河绿道(urban riverside greenway),如淡水河系的水岸地区。
2.户外游憩绿道,尤其是步道及登山小径。
3.生态敏感走廊,如淡水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区。
4.风景及历史步道,如:河岸沿岸的历史港埠再发展之后,所提供的行人徒步系统。
5.综合性的绿道系统及网络,如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就绿道的特性而言,即可归纳成以下五项:(1)在空间组构上(spatial configuration)是线性的,在线性系统的特性和机会中,它提供了物质、物种的流动与传输的功能;这可能是绿道和一般其他景观生态元素之间,差异最显著的空间特性。(2)连结是绿道的一主要特性,其界定了绿道,并使之关联到更广大的景观脉络,以及各种层级、尺度的景观元素之中;若能将各种层级,各种尺度的元素连结成一整合的景观生态系统,会更有利于发挥整体景观系统的协同作用。(3)是多重功能的(multifunctional),绿道的建设是依据在被假定的或协商下的特定空间使用及技能之相容性。因此,绿道规划目标的建立显得格外重要,规划目标的取舍和妥协必然会反映着地方与社会在生态上的、文化上的及美学上利益与旨趣所在。(4)绿道策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是立基于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容共生的假设基础之上。
(二)城市滨河绿道的特征
这一节论述的滨水绿道类型,分为“滨水”的类型与“绿道”的类型两个部分,并归纳郑州市内流河河岸所属的类型,以了解之后设计的定位与相关功能,进一步整理滨河绿道的规划设计策略方向。
1.滨水的类型
河岸依河川而形成,河川可分为两大类,城市中的河岸空间特质属于“平原型”和“城市型”滨水岸。此种河岸的特性在于滨水带多为经人为设计规划或是种植后所形成。在人为的设计上应具备可提供防灾、防洪、堤防、帮助调节城市微气候的功能。郑州市内流河多属于人工河流,然而在经过城市发展的演绎过程中,同时兼具了自然系河流的滨水带,其中包括平原型河流的特征。如:两侧滨水带从原先的自然书中为人工植被环境,因工业化需求与社会维护管理问题产生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建立人工堤岸、节流点或防护墙等设施等,以及城市开发方式、住宅区、工业与商业的结合发展,以及周边城镇计划发展过程中的因素影响了河流的环境与水关系模式的改变。如何整合滨水与绿道的关系以及滨水空间的关系模式以应当前城市转型为生态型城市是一个待建立规范的课题。
2.绿道的类型
绿道的类型依照其分类方式有许多种归类方式,以下将既有的文献综述廊道类型做一个整理,廊道依照宽度大小可分为三种:①线状廊道:是指全部由边缘物种占优势的狭长条带,没有完全局限于线状廊道的物种,相邻基质条件对线状廊道的环境和物种影响较大。②带状廊道:包含丰富内部物种且较线状廊道宽的条带。③河流廊道:是指沿河流分布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包括河流边缘,河漫滩和部分高地。
滨水绿道具备调节城市气候的功能,借由河岸两侧绿道的规划设计,赋予主导型的热岛降温功能以外,同时能够利用植物生态廊道帮助城市环境的二氧化碳固定量、空气交通运输污染净化与过滤的功能、景观绿化美化以及开放空间的环境软化……等更具多样化的功能。
3.城市滨河绿道配套设施
设施在这里是一个广义概念,包括长椅、桥梁、给水排水系统、标志牌、游径上的道路条纹、解说牌和景观美化等。
三、滨河绿道使用状况评价相关研究
由于现代绿道理论20世纪末才开始繁荣发展,21世纪才正式介绍到我国,国内外对于城市滨河绿道使用状况评价的研究非常少,国外已有的资料主要针对绿道适宜性评价、绿道使用状况调查、绿道公众参与和感知方面,国内较多学者对城市点状开放空间(公园、广场)进行使用状况评价,其中部分学者对城市滨水区进行了评价,只有昊隽宇对于增城绿道使用状况评价进行了探索,这些资料都是本文对城市滨河绿道使用状况评价进行研究的基础。
[1]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城市规划,2001,07:41-46.
[3]王璟.我国城市绿道的规划途径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2.
[4]王肖宇,陈伯超.美国国家遗产廊道的保护——以黑石河峡谷为例[J].世界建筑,2007,07:124-126.
张琳(1991-),女,汉族,河南漯河人,硕士,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TU
A
1006-0049-(2017)11-0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