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主式”模式与汉语言网络学习的融合尝试

2017-01-29龙思佳

山西青年 2017年20期
关键词:汉语言学习者主体

龙思佳

长沙市长郡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2

“双主式”模式与汉语言网络学习的融合尝试

龙思佳

长沙市长郡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2

汉语言网络学习模式要求下,以学生为本还是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始终是导致此种学习模式存在争议的焦点。“双主式模式”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作为主导的要求,可作为目前汉语言网络学习模式应用的依据。然,如何在汉语言网络学习模式与“双主式模式”融合过程中,以保障学生学习成效为前提,引导学生的学习,如何突出学生的自主地位等,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双主式模式;汉语言网络学习;融合

汉语言教学方式和学习模式伴随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出现了对应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改变了中小学课程侧重知识传授的教、学倾向,学生逐渐成为汉语言学习主体,以学生为本位的要求,为汉语语言学习从师本为向学生本位过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正因为如此,伴随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和习惯有意识的培养,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以教师作为主导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改变了学生原有的汉语言学习方式与方法,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和影响力。

一、汉语言网络学习中“双主式模式”应用要求

“双主式模式”即探讨“主导——主体”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此种模式可以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可帮助教师进一步调整自身的课堂设计和课下操纵的思维。在汉语言网络学习过程中,教师无法全程操控和感知学生的学习状况,比如学生在家里的学习,即便教师无法亲眼目睹,因此不能作为学生学习程度和学习情况的辨别依据。因此,在汉语言网络学习模式下,“双主式模式”的应用必须坚持以学生作为主体,激发全体教师参与到此模式应用中并参与教学模式探究的热情。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两种思维模式的过渡和调整,更需要学生真正参与到汉语言网络学习中,一方面增加自己对与汉语言网络学习相关的各类资料的查找和归类,使之应用到汉语言网络学习学习中来,另一层面则需要汉语言网络学习者统筹全局,按照汉语言网络学习要求,将汉语言知识点编织成知识网,继而按照“主导——主体”的模式,着手汉语言网络学习主题的策划、组织及应用。

二、汉语言网络学习环境中“双主式模式”的应用基础

(一)“双主式模式”应用的理论基础

“双主式模式”应用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按照建构主义所提出的学习与知识获取的关系来看,汉语言作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获得并非依赖于教授的传授,而是依赖于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或情境下,借助学习伙伴和教师等他人的帮助,逐渐运用原有知识来解构新知识,从而建立对新知识的认知与记忆。在此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和传授者转变成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的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正是“双主式模式”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双主式模式”依赖的另一项理论是奥苏贝尔提出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坚持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需要有先行组织者和动机理论作为补充。其更为提倡以教师为中心。与当前网络环境中汉语言学习的现状和要求相比,建构主义理论和奥苏贝尔提出的学习理论两种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以其中的一种来批判另外一种。

(二)“双主式模式”应用的客观凭据

相对而言,网络学习环境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为汉语言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在此种条件下,“双主式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以及专业传授经验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和辅助者。按照学生最近发展区和认知规律,逐步从现代网络环境中抽取符合学生学习汉语言需求的材料、技能和方法等,此种模式应用解决了学生在汉语言学习方面存在的技巧经验的不足的问题。因此,“双主式模式”与当前汉语言网络学习环境是契合的,也同样能满足新课标推动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促动理念。

三、网络环境下汉语言学习者“双主式模式”的应用建议

(一)充分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良好应用网络环境及资源

由于传统现代汉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内外的操纵者和控制者,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和“摆弄”。学生的整个汉语言学习过程仅是被动的接受,僵化的消化与记忆。

因此,在“双主式模式”的辅助与引导下,汉语言的学习者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好奇心,而不是被动的等待接受教师或者学校的引导。在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汉语言“双主式模式”教学环境下,学生可借助网络来不断补充自己在汉语言学习中缺乏的必要的技巧和知识点。正因为在网络环境下汉语言学习者,包括中青年群体的汉语言学习,就不会受到教师过度干涉的影响。因此,如何自主选择合宜的网络环境及资源,如何借此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方法,甚至参与到与其他学生的知识共享、经验分享中来,自然应该成为此阶段汉语言学习者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点。

(二)积极参加多类课外活动,拓展汉语言应用范围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和讲解模式提供了新的表现空间。汉语言学习者在充分利用校园局域网和互联网所提供的网络技术平台、网络教材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可以灵活调整与他人的合作模式,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和经验共享的方式与他人展开交流,进一步拓展自身对汉语言文字及内涵和应用方式的认知。在汉语言学习者积极努力拓展汉语言应用范围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借助教师所提供的个性化面授、师生讨论、教师网上答疑以及网络课堂远程讲解等来拓展语言认知的深度与广度。

在互联网的技术辅助下,借助网络环境的优势,汉语言学习者可吸纳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与精华,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竞争意识,引导和促进学生着力于汉语言学习和应用。汉语言学习者、参与者可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书法比赛、征文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板书比赛、普通话比赛、暑假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来进一步拓展学生汉语语言应用的范围,进一步提升学生汉语语言学习的成效。

[1]李小丽.网络环境对高职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影响探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77-80.

[2]伍小英.探析网络用语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130.

[3]戈双峰.探析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334-335.

H

A

1006-0049-(2017)20-0125-01

猜你喜欢

汉语言学习者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何谓“主体间性”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