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在时光里的温暖

2017-01-29米粒

大理文化 2017年2期
关键词:姨妈家巍山古街

●米粒

留在时光里的温暖

●米粒

巍山古城的冬天是温暖的,阳光洁净通透,湛蓝的天空偶尔飘过几朵白云。每天正午,我都会在吃过午饭后,从姨妈家出门,沿着小巷,右拐,进入另一条小巷。小巷鲜有路人,因为狭窄,没有车辆过往。路边一户人家的土墙上长了几株仙人掌,墙头倒塌了,剩下干巴巴的土块,但它依然顽强地活着,虽然掌与掌之间缠绕了许多蜘蛛网,但它是活着的,和冬天的太阳一样,在这片没有污染的天空下,明媚着,可爱着,散发着生命的希望。

过了土墙,左拐,穿过又一条小巷,小巷通往巍山古城的南诏古街。这条小巷更为狭窄,仅容一人通过。两边是高高的青砖墙,左边一户人家的瓜藤伸出墙外,垂下许多开着淡黄色的丝瓜花的藤。我每次经过都会想,墙外如此,墙里该有多美:瓜藤、菜园、花坛、水井……其实在巍山古城,很多人家都会有这些,或之一。姨妈家虽然院子不大,但也有水井,花坛上种了小菜,墙壁上爬着金银花,阳台上摆满了盆栽……也许正因为巍山人的这种特有的生活方式,成就了古城人们的悠然自得,气定神闲。

来到南诏古街,这种感觉就更为强烈。在冬天暖暖的阳光下,街道两旁的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嗑着瓜子,喝着茶,说着家常里短……让人感觉,这里做生意的老板似乎志不在生意,更愿意享受古城这份安逸和悠闲。

沿着古街走一圈,绕着绕着就走回姨妈家了。浑身热乎乎的,午饭也消化了不少。回到家,姨妈已经给我温好了中药,吃过中药,我便可以暖暖地睡上一觉。午觉醒来,桌上有姨妈为我洗好的水果,微微偏西的阳光透过金银花藤,洒下一道金色的光,照着桌上的水果,恰好为这冬日的午后,涂上无限温暖的底色。

因为身体的原因,我出院后一直在巍山古城的姨妈家养病。刚刚动过手术的身体,不容许我太过疲劳。姨妈待我如亲闺女,饮食起居一应安排得妥妥的。我是饥来吃饭困来眠。一日三餐饭,不仅享用着可口的饭菜,更享受着被爱的温暖和幸福。

每天清晨,我喜欢来到姨妈家的三楼顶,看初升的太阳透过薄雾,照耀着古城的每个角落。站在楼顶,空旷的视野和清新的空气,让我心旷神怡。缓缓地进行几遍呼吸吐纳,再练习几节太极,感觉虚弱的身体又注入了新的力量。

姨妈家离位于古城中心的拱辰楼很近,直线距离不足百米,站在楼顶,更能感受古城楼的静默以及那份承载了历史的厚重。再往南,高高耸立的是钟鼓楼,虽然较拱辰楼窄了许多,但它的气势和建筑的美感,并无丝毫逊色。沿步行街一路向北,很多上班的人们会选择步行,穿过南诏古街。沿街两旁的早点铺热气腾腾,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肉饵丝特有的香味。上班一族,或是晨练归来的人们在这里,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肉饵丝或是香辣可口的一根面,美好的一天,从味蕾的享受开始。

至晚,我和姨妈走路归来,简单洗漱,便安然睡下。古街车辆禁行,姨妈家位于深巷内,所以这里的夜,极为安静。四周万籁俱寂之时,静卧于茫茫黑夜之中,曾经纠缠在梦里的惊悚,渐渐不再出现,偶有月光透过窗户,也不再疑是医院里苍白的墙。直至第二天太阳升起,落在金银花藤上的小麻雀叽叽喳喳,方才醒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安然。有姨妈的悉心照料,我的身体渐渐康复,苍白的脸上,也有了些红润。

那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日子,那些留在时光里的温暖,就像冬天的太阳一样,摩挲着我受伤的每一寸肌肤,照到哪里,哪里就奇迹般地愈合和好转。

其实,在我的记忆里,在巍山古城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温暖的。这种记忆,可以追溯到儿时。每个假期,哥哥和我都会来巍山古城,因为这里不仅有疼爱我们的姨妈和孃孃,还有孃孃家的小表妹。她和我年龄相仿,不仅志趣相投,更是两小无猜。每次相聚,为了让彼此在一块的时间更久一点,我和表妹是一定要睡一起的。关灯那一刻,便是悄悄话的开始,一直要说到其中一个困得张不开嘴,答不上话,另一个喃喃自语,没了条理。表妹小时候睡觉有个习惯,一定要拉着我的耳朵,所以,我常以大姐姐的姿态搂着她,早晨醒来,手臂就全麻了!

孃孃脾气特好,在古城生活多年,早已融入古城,和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一样,每个字的发音都是那么温柔婉约。孃孃从不在大清早叫醒我们,而是在上班前轻手轻脚地进来,为我和表妹盖好被子,在床头放好早点钱。所以,我们通常可以睡到自然醒,太阳从窗户洒进来,屋里一片金黄。

去公园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梭大白象。以前的蒙阳公园有两只按真实比例一比一浇筑而成的大白象,两头大象相向而建,除了憨态可掬,还是孩子们的梭梭板。哥哥和表妹乐此不疲,而我因为胆小只能观望。有一次表妹提议,她可以搂着我一起滑,结果因为我太过紧张,强大的冲力使我们俩冲出了大象鼻子,一屁股坐在地上,虽然也没多疼,可是引来围观的小伙伴哈哈大笑,加之我在下滑的过程中一直在大叫,让表妹觉得好没面子,便打消了培训我梭大白象的念头。不过,吃东西的时候,并不会因为我没挥洒汗水而少分了零食,所以,帮哥哥表妹抱衣服,守鞋子这些事,我也是很开心的。

蒙阳公园有一座高大的楼,正门前方书写着“人民礼堂”几个大字。那时用来放电影。表妹曾经带我们去过,我们都喜欢坐楼厅,高高在上,感觉特别好。那样的电影院,后来再没遇过。

在巍山古城待得最长的一个假期,是上初中二年级的寒假,孃孃知道我喜欢画画,正巧有一个假期班,便为我报了名。授课的是县文化馆的老师。一共有三位,年纪最大的徐老师教国画,中年的杨老师教色彩,包括油画、版画和蜡印;最年轻的是张老师,教素描,水彩和水粉画。三位老师据说都是丹青高手,是巍山最具实力的文艺工作者。事实证明,传言一点也不假。在培训班,我知道了用柳条烧成的木炭,质地柔软,用于国画起稿最好;用干面包片当橡皮,修改的素描会很干净……而在此之前,我虽然非常喜欢画画,但从未接触过国画、油画,没接受过专门的教学,自己只能简单的临摹一些古代仕女图或凭想象胡乱涂鸦。

培训是在县工会的活动室,每天四节课。我喜欢上张老师的课,毕竟素描、水彩和水粉画较之于其他几类画种,要容易得多。张老师年轻,喜欢开玩笑,同学们都喜欢他。我特别喜欢听张老师讲话,浓重的本地口音。每个字的发音都那么柔和,末尾的卷舌音很好的把一些生硬的字母发音变得悦耳。比如“碗”,标准发音应该是把嘴巴完全张开:“wan”。但巍山人巧妙的将最后的发音舌尖上翘,就变成了“/we/”。我的这种对本地口音的狂热喜爱,竟然影响到了后来的择偶,排斥非本地口音的追求者。说来好笑,但这是真的。也许在我的潜意识里认为,说话那么温柔的人,性格应该也差不到哪。

在培训班里,我是基础最差的一个,却是最想学的一个。老师每次在台上讲完理论,都会下来辅导我们的实作。张老师每次都会来我身边站一会,看我画法或是调色不对的,会亲自示范。有时还带我们到公园和古城去写生,画园中的古建筑,水池和花鸟。记得当时我画了一副公园里的大白象,并把自己安放在大象鼻子上,一幅得意洋洋的样子。权当在自己的画里过了一把梭梭板的瘾。巍山古城内古建筑众多,且造型美观。培训班写生时画的一幅钟鼓楼水粉写生,后来上中专学校参加画展,竟还获得了二等奖。

短短二十天的学习,几乎涵盖了绘画的各个领域。一年后,我参加中考前的艺考,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如果不是阴差阳错被省属中专录取,我将如愿以偿的就读师范,并回到巍山古城,当一名美术老师。回想起来,几位老师在绘画艺术方面的造诣,在八十年代的小县城是不多见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许是巍山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成就了这里的卧虎藏龙。

初恋,相信在每个人的记忆里,除了伤痛,一定是有温暖的。就像歌词里唱的: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那时古城里谈恋爱的男女,不外乎轧马路,逛公园,但这两个地点是不能牵手的,大庭广众,很容易被行注目礼。所以也会选择沿着位于古城最南边的菜秧河边走走,那时的菜秧河常年流水潺潺,清澈见底,不失为一道风景。如果顺道过一下铁链桥,男孩便可以名正言顺地以保护胆小的女友为由,牵起女友的手。

古城内有两座古老的桥,最南边的就是铁链桥,当地叫“链子桥”,城西边有一座西门吊桥,现今都还在。记得有一次男朋友带我出去,回来路上下起了雨,我们在西门吊桥避了一会,雨还是下,便跑着回他们家。一进门,男朋友的妈妈赶紧拿毛巾帮我擦淋湿了的头发,一边嗔怪儿子不该带我冒雨回来,不会多躲一会,感冒了怎么办?……门外风雨交加,可我的心,是暖的。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因为喜爱,因为姻缘,我把自己扎根在了这里,结婚,生子……虽然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经历悲欢离合,渐渐成长,偶尔也会听到当地人用我喜爱的本地口音爆粗口,也遇到一些伤害到自己的人和事,但留在记忆深处的时光,只有温暖!岁月啊,从来都是喜忧掺半,流年终归平淡。就像那火把节的烟火,匆匆而行,又慢慢而落。那些留在时光里的温暖啊,让我真心感谢你,哪怕赠我的,曾是一场空欢喜!

编辑手记:

在一次访谈中,左中美曾把“我的村庄”定义为“我走过的所有村庄和大地”。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视野,她的散文也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开阔舒朗的气度,从一书一茶的清简时光到一山一水的闲走情绪;从一花一叶的生命心情到一村一城的悠远光阴。《在沘江的两岸(外一篇)》中,她把古境云龙比作“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她在其间行走的过程只是阅读的开端,她的行走书写并不是简单的旅游观光的浮光掠影,既写自然风光,也写人间烟火,穿插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而且处处展现着温柔有力的生命意识。精致细腻的语言,敏感多情的感受,哲思理性的思考,让沿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都进入了作者的审美观照,使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地理特征,产生强烈的现场感,诉说着云龙古境的“浩浩光阴,冉冉过往”。《四季烟火》的作者林文钦也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村庄,生养他的村庄,因而他的落笔带上了更多的烟火气息,炉火、灶火、灯火、渔火这些最平常、最平凡的农村生活细节,成就了作者生活岁月的温暖感悟,展现个体生命体验的同时也记录了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生存往事和那些消逝或即将消逝的某种状态。《留在时光里的温暖》的作者米粒来自巍山,似乎是这座古城造就了巍山女作家共通的独有气质,安然、美好、多情和可爱,因而每天柴米油盐的生活也被她们过得诗意盎然。文章只是记录几段在巍山古城的生活常事,却处处充满了朴素动人的真情,语言自然平易、温婉细腻,寓深情于娓娓叙谈间,以恬淡从容的心态爱着那一座城,过着芳香四溢的日子。

猜你喜欢

姨妈家巍山古街
称体重
西津渡古街忆旧
古街新韵
巍山(山龙)(山于)图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初步研究
打的的学问
巍山喜迎60华诞
巍山小吃
云南巍山龙于图山城址
我和农家有个约会
首届“古街杯”网络楹联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