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化学实验风险成因浅析
2017-01-29王慧
王 慧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29
高校化学实验风险成因浅析
王 慧*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29
一、化学实验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早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有关制陶、酿造、冶炼、火药、造纸和印染方面的实用化学技术,直到18世纪中叶才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的研究成果在国民经济、国防和尖端科技的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化学理论成果的应用过程中,化学实验作为其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从方法论上看,化学实验是检验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和方法之一,同时也是人们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随着化学实验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发展,其重要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关注到。
2015年8月12日之后有一个惊人的消息迅速传播开——天津滨海新区塘沽爆炸事件,爆炸发生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的危险品仓库,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2015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何添楼一实验室起火,该校理学院化学系实验室内氢气实验发生爆炸。近年来,随着与化学实验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的不断发生,公众对化学实验的危险意识逐渐增强,对化学实验风险的思考也逐渐深入。
二、科学技术风险
自乌尔里希·贝克1986年出版《风险社会》一书以来,风险理论就备受瞩目,历经二十余年,仍然长盛不衰。风险社会概念的形成意味着人们思维观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们认识到自然和社会、文化和环境的界线日益模糊;第二,人们对风险和安全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发生了变化,并对传统社会秩序的基本假设在很大程度上提出了质疑;第三,传统社会文化的进步信念、阶级意识等集体性观念不断退化,个体化的观念在日益强化[1]。
风险是当前关注较多的一个研究方向,从科学技术角度分析风险问题,当前学者提出了三个主要的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风险,主要是指科学技术本身引发的风险和其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问题;二是科学技术外部风险,主要是指可能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因素,比如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宗教等多方面因素的各自影响和相互影响对科技造成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有利或有弊的影响;三是科学技术内部风险,主要是科学技术本身在产生、发展等过程中本体属性引发风险问题。
科学技术风险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技术的客观风险是指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造成的风险,这样的风险是不以人类的意识为转移的,在当前现实情况下没有利用现有的物质能力克服风险,所以技术存在即必然存在科学技术的客观风险。技术的主观风险主要是由于人的主观观念意识和行为等造成的,所以规避和克服风险主要是通过人类主观方面来实现。现代社会面临的风险很多,科学技术逐渐发展成熟,相对应的规避理论也渐渐完善,但是最大的风险仍然是人类不合理、不正当地发展和运用技术造成的,所以技术的主观风险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文化背景。
在现代社会中,公众对于化学实验的认知由于少数意外事件的发生而存在一定的偏差。仅仅聚焦于化学实验给实验者自身及周边人员带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风险上,事实上忽视了还可能存在的,化学实验的实验产品本身或投放市场应用之后带来的大规模社会效应问题。因而化学实验风险存在很大的问题,其成因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三、化学实验中的风险成因
(一)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科学技术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力量,在历史上曾经把人类从受制于自然的被动地位提升到与自然平等对话的地位。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它在促进人类文明进程中日益显示出的巨大力量,使人们对它寄予无限希望,并且一度导致科学万能论的流行。而化学实验作为促使化学不断发展进步从而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原因,使得人类从巨大的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中切身感受到科学技术赋予人类的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人类似乎有理由相信:只要依靠科学技术,人类在征服自然的道路上就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这种思想观念导致了一部分人的自我意识极度膨胀,他们漠视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过多地依赖化学实验的能力和结果,过于追求实用主义的科学技术的态度,会加剧科学技术的负效应发生频率,也同样会增加化学实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
化学实验本身是对未知事物和规律的探索,虽然有些实验存在理论上的证明和推理,但是可能之前并没有实践上的检验。尤其在近代很多化学家发现新物质的时候,比如说氧气、氢气时,在测量其物质组成或浓度含量时,是极容易发生危险的,那么这样的化学实验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本身就对这些新事物新规律不了解或完全不知晓,这样由
于我们认识水平有限而带来的化学实验中的风险也是必然存在的。
(三)科技发展的内在属性和规律的制约
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相关性,有一定的属性和规律。这些属性和规律会对人们认识和利用科学技术的途径和后果产生巨大的制约作用。化学实验所发现的实验规律和实验结果也是受限于当前科学的发展规律的。当代科学技术的引爆式扩张规律,则决定着此技术成果的作用强度和范围会在短期内被显著放大,从而更进一步强化了科技发展的自主性[5]。正是这些规律的存在及作用,使得人们在通过科学技术系统以外的手段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引导和调控时,往往会发生滞后甚至失效的现象,而这也正是当代科学技术的危害性得以形成并在相当短的时期内和相当大的范围内扩展的一个重要原因[6]。化学实验其进行的本身就必然蕴含着风险的存在,这是由其物质的性质本身所决定的,就像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1%到74.2%(体积浓度),也就是说当空气中的氢气体积浓度达到4.1%到74.2%时,其在遇到明火或电火花时必然会发生爆炸,这是事物的客观规律。所以化学实验中的风险可能是其自身的基本属性所决定的。
(四)化学实验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化学实验当下的主要意义不仅仅是验证已有的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作为一种科学手段和方法去探索世界的化学规律,发现更多的新规律、新材料。在这其中可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风险:人们价值取向变化不确定性引发的风险和对于化学实验成果应用后果不可预见性引发的风险。科学家进行科技活动,实验员开展化学实验最初是为了保持人类现有生活水平的同时进一步通过科技成果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但是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的。科学知识充满了不确定性,技术发展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这些不确定性必然为未来社会发展埋下了一定的风险。
当前各高校都有数量众多、种类繁多的化学实验室,各大实验室中也几乎不间断的进行了各种化学实验,而这些化学实验的背后隐藏着各种不同成因的化学实验风险。风险是科学技术的内在属性,化学实验作为科学技术的内容之一,必然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化学实验风险。这其中的原因与影响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的,因而研究化学实验造成危害的背景及成因,揭示其本质,把握其规律,以期能达到减小乃至规避风险的目的,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谐、持续、稳定的发展。
[1]乌尔里希·贝克.自由与资本主义[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J].白然辩证法研究,2008.
[3]张孝广.论当代科技风险的现状、产生原因与规避措施[D].河南大学,2011.
[4]汉斯拉德,著,吴彤,等译.科学实验哲学[M].科学出版社,2015.
[5]肖峰.从元伦理看技术的责任与代价[J].哲学动态,2006(9):45-51.
[6]陈爱华.高技术的伦理风险及其应对[J].伦理学研究,2006,4:95-97.
王慧,女,汉族,安徽合肥人,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
G
A
1006-0049-(2017)19-0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