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壬午事变后日本对朝消极干涉政策的形成

2017-01-29颜龙龙

山西青年 2017年19期
关键词:清国花房事变

颜龙龙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浅析壬午事变后日本对朝消极干涉政策的形成

颜龙龙*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一、壬午事变后日本干涉朝鲜的背景

(一)朝鲜壬午事变的爆发

朝鲜自开国以来,小农经济受到冲击,人民生活日益困窘。在这样的情况下,朝鲜王朝聘请日本教官编练新军,然而却一年多未给旧式军队发放军饷,由此引发不满,于是旧式军队连合反对开化新政的大院君,发动叛乱并袭击了日本驻朝鲜使馆,杀死13名日本人,驻朝鲜日本公使花房义质乘坐英国测量船逃回日本。由于此次叛乱发生在1882年同时按旧历来说是壬午年,由此被称为壬午军变。

(二)壬午事变后日本的处理方式及条约的签订

1882年7月23日,在壬午之变爆发后,日本就处理此事件,政府内部就分为了两派,一个以萨摩派黑田清隆为中心的强硬派,一个为以井上馨为中心的稳健派就朝鲜的壬午事变展开了对立,井上馨为了防止交涉的破裂而引发战事,并希望获得对朝谈判的掌控权利,极力的推荐花房义质作为对朝谈判公使。①

8月9日以后,驻日公使黎庶昌访问外务大辅吉田清成并向其通报清政府已派陆海两军前往朝鲜戡乱,日本公使馆亦由清军代为警备。②对此日本各界一片哗然,对于此次清政府积极的介入朝鲜事变,与处理琉球,台湾事件所表现出来的迟钝相比,此次清政府表现的尤为机敏,为日本政府所始料未及。

对于此井上馨立即指示花房义质与朝鲜国王直接进行交涉,并称此次交涉能否成功就在于能否在清人进入京城之前完成,同时也要求其避免同大院君进行交涉。③

8月14日,井上馨抵达下关,得到朝鲜给日本的书信,信中大致内容是新政府由大院君掌权,希望与日本维持旧来之友谊,并表明了朝鲜将继续维持开国立场。④由此20日井上馨重新给花房训令指出在最后通牒给出的回答期限截止前,向朝鲜政府提出先前制定的条件,并使其批准最后通牒文案。另外要求与大院君展开交涉,修改以前否认大院君新政府的方针。⑤那么同时在此训令中除了提到与大院君进行直接交涉之外也提到了“对朝鲜应以急激为主,而对清人应以和平为主”极力避免与清政府发生冲突。

在这里可以看出井上馨给花房义质的训令中改变了原有拒绝与大院君进行谈判命令,他希望大院君能够满足日本对于此次事件的要求,如果可以的话,就此与大院君交涉进而能够尽量的少受清政府的干涉达成有利于日本的条款。另外井上馨也判断清政府为了息事宁人可能会劝朝鲜向日本谢罪。8月25日清军拘禁了大院君,并随后将大院君转送至中国,对于此次变故,日本不得不调整以大院君为核心的朝鲜政策。

日本失去了大院君作为谈判对手,但是花房义质仍然按照此训令进行谈判,原本要求朝鲜赔偿日本50万日元,这一数目对朝鲜来说过于沉重随即花房以矿山开发,电线架设作为减额条件,但是被朝鲜拒绝。⑥关于公使馆驻扎日本军队,更是遭到朝鲜的反对。当时的朝鲜认为如若让日本驻军朝鲜,势必会让清政府有所警惕,进而要求朝鲜政府允许清政府驻军朝鲜。⑦花房为保留日本驻军的权利遂向朝鲜强调“日本公使馆置病员若干备警事……若朝鲜国民守律一年之后日本公使视作不要警备不妨撤兵。”⑧

9月2日《济物浦条约》签订传回日本,其中允许日本在朝鲜驻兵。9月3日,井上馨向花房发布训令,井上馨在训令中指出对于此次条约签订的肯定,同时也阐明了今后的朝鲜政策即(1)花房公使回国复命。(2)派遣到朝鲜的陆军一大队除留下一中队外,其他随花房公使回国。一中队在朝鲜局势完全平稳的情况下,可减为半中队。(3)向朝鲜国王建议金玉均,徐光范,尹雄烈,闵永翔出任新政府官员。并进而施以恩义。⑨

二、条约签订后关于对朝政策的讨论

1882年10月上旬,根据济物浦条约第六条的规定朝鲜向日本派遣谢恩使。19日朝鲜使节拜见日本天皇。谢恩使团的主要人物是以朴永孝,金玉均为代表的激进派。同时在来日期间,他们通过福泽俞吉等人联系,向当时的日本政府求助,希望能借助日本的力量排除清政府势力,帮助朝鲜实现独立,这便是独立问题的来源。

就围绕朝鲜问题中日之间展开了对立,但是在壬午事变后对立并没有达到很严重的程度。但是就金玉均提出要日本帮助朝鲜独立这一问题在日本产生了很大的争论,原因有二:(1)如果接受金玉均等人的请求,援助朝鲜,则势必要与清政府撕破脸皮,进行对决。(2)如果拒绝金玉均等人的请求,不援助朝鲜,势必会让朝鲜的亲日派对日失望,那么就会影响到日本对朝鲜的实施的亲日化政策,进而影响日本在朝鲜势力的扩大。⑩

关于此问题,当时的日本政府内部,产生了三种严重对立的意见,一种是山县有朋做好与清对决的觉悟,并援助朝鲜,一种是岩仓具视的给予朝鲜独立援助,并避免刺激清政府。一种是对清协调优先,并拒绝朝鲜的援助要求。

(一)山县有朋的对朝政策

山县有朋壬午事变后的19日给三条实美的意见书中说道“朝鲜事变了结后,政略要点在于帮助其独立……如今阁议之绪既开,目今之计划使朝鲜独立在于以拥有镇压内乱之实力为第一急务……以兵力养成为中心,筹划独立……使朝下具有独立之基础,以此得朝鲜欢心,亦可实施我政府之策略,至于支那感触如何,取决于我干涉之深浅巧拙……支那必难以此为借口诉诸战端,然支那之猜忌,难解之时,必将以一事使之产生大影响,纵使有干涉之人,亦难判断议论。”⑪

从以上可以看出,山县主张独立并为回应朝鲜谢恩使实施积极的援助,认为独立的第一要务在于兵力的养成,而对朝鲜的援助,实施对清进行隐瞒的计策,避免授清以口实,同时也指出清政府已对日本产生恶劣印象,是否援助朝鲜,都必将会迎来中日对决的一天。他也认为“朝鲜之有事,清国必将与之相干预……清国因台湾琉球事件对我妒忌日深,非干戈无以解。”对于朝鲜壬午事变的处理非战争不能解决问题,他也在这封信中提到,中国富源,人才丰富,最近又在推进自强运动,不出数年则必强大,因此在维新前后利用尚存的武士之风与清政府展开对决。⑫

(二)岩仓具视的对朝意见

29日岩仓具视发布著名的对清兵备意见书,在意见书中,他阐述了自己关于对当时的清政府,以及对朝鲜问题的今后的处理意见。即(1)与朝鲜签约的各国政府协商,承认朝鲜独立。(2)与清政府直接进行朝鲜属不属问题的谈判。(3)对于朝鲜依赖之事。他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清国发生矛盾实为最下之策,清国虽颓废至急,然地广财多,仍有为进步之希望,今亚洲独立之国,仅存我与清国,如不唇齿相依,堤防独立,则永无抵御西方之狂澜,因区区朝鲜之故而开争端,于我无一利,徒让西来之徒,欧洲猾商空得售卖船舰之机。目下,我海陆军扩张方为急务,非为万不得已,勿开战端。”接着又说“日清之间应当亲睦,不幸兵端一开,互为竞争,便为数十年难解之仇敌,亚洲大势复难收拾。”对于处理朝鲜壬午事变岩仓给出的建议是“划定援助朝鲜之区域,譬如枪械农器,譬如无偿提供教师等,对于朝鲜应当明言,对于清国政府望其能做出公明正大之处置……若采用隐隐教唆,秘密保护之政策,不仅清国对其猜疑日深,对于万国亦损我国之光荣。”⑬以上可以视为岩仓对于朝鲜的援助策略。

(三)井上馨的对朝意见及最终对朝政策的确立

井上馨在30日内阁会议上提交了自己的意见书。即(1)欲保护我国之利益,则必先干涉朝鲜,并助其独立……欲保我利益,必帮朝鲜独立,而欲让朝鲜独立,则速予武器,借教师,练新兵以治内乱,一步一步干涉,非如此,难保朝鲜独立。但有一忧,即为清国之反应,当此之时,我之财力仅能自足,我之炮器船舰,仅能自保,此乃最应考虑之事。(2)保全亚洲之大局,关键在于日清和睦……今有朝鲜之变,彼又瞩目我如何处置,我以保全亚洲大局之目的,不舍弃几分利益则难解清国之猜忌,然为重清国之交谊,漠视朝鲜,失其欢心,亦非善邻之策。(3)今谋两全之策,必使朝鲜之于清国无失于礼,之于日本无失于保护。由此一面对于清国不失于礼,一面给予朝鲜保护。为避清国嫌疑,如炮器,如教师,如矿物农事……由此之于清国,之于朝鲜,既可使其知我善邻之意,又可渐次消除清国对我之猜疑,多年之纠纷,或可一朝解散,此时可保亚细亚全局,免于破裂。

井上和岩仓达成的折中案并没有获得山县的认同,⑭并且在11月1日的内阁会议中也没有获得通过。井上馨在此选择以岩仓为突破口推动政策的进行。11月4日,井上给岩仓写信说道“過刻態態御降被成下命一一尚篤熟考可仕候。其節申出置候真正之御口答書……东洋大和平之事乃圣上之意,不得不有止干戈之准备。”

12月23日明治天皇发布诏书,正式确定对朝鲜的政策“保东洋全局之和平,乃朕之切望,然今日因朝鲜依赖之由,又因邻交好谊,助其有自主之力,其中有涉使各国认定其为独立之国之政略。且如阁议所陈此事有关我国之未来利益,然如海军扩张,其理论所定易,其所收效难……其扩张按顺序而来,以尽阁议,更使朕安。”

从以上这两个文书中可以发现,井上与当时的明治天皇在对朝鲜消极干涉这一方面达成了一致,通过这些进一步的推测可以看出当时井上馨希望通过天皇的权威来反对岩仓关于朝鲜的积极的干涉,进而来防止以山县为代表的主张用武力来对付清政府并进而解决朝鲜问题方式。

三、日本采取“消极干涉论”的原因

(一)朝鲜在壬午之变后,局势愈发明显,朝鲜政府中以鱼允中为首的稳健开化派主张依靠清政府展开近代化建设,而主张独立论的主要是以金玉均,朴泳孝为中心,相对于前者,实力较为单薄。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关于朝鲜的亲日化政策可能难以实施。得出“单凭国王及二三士,而直接推测政府之所为,为时尚在。”⑮的结论。

(二)1881年对清开战“清之兵备……不过只能自守……吾认为趁此机会与彼一战,并非难事。”⑯然而壬午事变发生后,清政府迅速的反应,采取与以往不同的军事反应,迫使井上馨迅速改变之前的看法“观我内政之状态与我海军之实力,此等非常之举实难实施。”认为现在日本的军事实力与清政府相比还有差距,与清政府对抗未必能占到便宜。

(三)当时日本政府由于之前的与清政府展开的对立,实施大规模的军事扩张计划。但是当时的松芳内阁实施的是货币紧缩型的财政政策,那么作为松方政策的支持人,井上馨希望同清政府达成协调,促进松方内阁财政政策的顺利实施。

四、小结

井上馨在决定对朝政策的过程中,既要“消极的干涉”又要防止同当时的清政府发生冲突,既要掌握对朝鲜政策的主导权,又要压制以山县为代表的“积极援助派”。井上馨这种二元的对朝政策势必对未来朝鲜的走向造成重大影响,也许这也就是为随后朝鲜甲申事变等事件的发生埋下了导火索。

[ 注 释 ]

①檜山幸夫,总编.伊藤博文文书(第1卷).ゆまに书房,第177页.

②金正明,編.日韩外交资料集成(以下称简称《日韩》)第2卷.1998年.巌南堂書店,1967:151-152.

③井上馨候传记编纂会.世外井上公传(第3卷).明治百年史丛书.东京:原书房昭和43年,第480-481页.

④JACAR(アジア歴史センター)Ref.A15110359300公文類聚·第六編·明治十五年·第八十三巻·外事·朝鮮事件(国立公文書館).

⑤《日韩》第2卷,第198页.

⑥《日韩》第2卷,第230页.

⑦《日韩》第2卷,第231页.

⑧《日韩》第7卷,第119-127页.

⑨同注释11.

⑩高橋秀直.『日清戦争への道』.東京創元社,1995,6:56.

⑪日本国会图书馆宪政资料室.《三条家文书》书类76-6.

⑫日本国会图书馆宪政资料室.《三条家文书》书类76-6.

⑬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宪政资料室藏.《井上馨关系文书》,第672-674页.

⑭1882年1月30日付佐佐木宛三条书简.《保古飞吕比》,11:363.

⑮伊藤博文,编.秘书类纂 朝鲜交涉(上).秘书类纂刊会,第252页.

⑯同注释8,第1卷,第164页.

颜龙龙(1992-),男,汉族,河南许昌人,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化。

D

A

1006-0049-(2017)19-0064-02

猜你喜欢

清国花房事变
《花房》
故宫花房的故事
好事变“坏”事
花房派对
花朵蛋糕
小析《滕野先生》的开篇
小析《滕野先生》的开篇
『取缔清国留学生事件』真相
“环县事变”及其善后工作述论
驻华公使蒲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