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7-01-29张朝登

山西青年 2017年19期
关键词:行业标准高技能技能

张朝登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

高职院校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张朝登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

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要求,应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发挥高技能人才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中的积极作用,改善当前高技能人才的供给现状。高技能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基于行业标准,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一、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和培养途径

高技能型人才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其定义和内涵也不同,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有观点认为,高技能人才即指能够通过长期学习和练习,熟练掌握系统性操作的技术性人才。也有观点认为,高技术人才是指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中,就有较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包括高级工、高级技师等,主要分为技术技能、知识技能、复合技能等几个类型。高技能型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重要力量,是行业优秀人才的典型代表和中坚力量,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更加注重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高技能人才主要从事一线生产和服务,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同时,动手能力、创造力、适应能力较强,掌握技术型知识,对实践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院校培养、企业培养、校企合作培养几种途径,其中院校培养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最主要途径,基于行业标准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

二、高技能人才供给现状

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调查显示,我国高技能人才市场的求人倍率一直大于2,求人倍率是指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的比值,反应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现状,其中部分高级技师的求人倍率高达3以上。根据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成功经验,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数应在4成以上,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同时,高技能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以初级、中级技能人才为主,高级技能人才欠缺;单一性技能人才较多,复合型技能人才匮乏。从地区分布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技能人才较多,需求也更大,欠发达地区的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比较严峻。从产业结构上看,高技能人才主要分布于传统制造业以及服务行业,新兴产业例如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行业,高技能人才较少。

三、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高校价值定位和功能确定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即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行业企业服务,具有较强的行业导向性。为了培养的人才能够与行业企业有效对接,按照行业标准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通常具有良好的行业资源,具备区域人才需求优势,在行业内,具有良好的信誉优势,因此,了解行业标准,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利于高校价值定位和功能确定,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有利于实现产学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具有“行业性”和“职业性”的特点,采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行业标准,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产学深度融合。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产学合作形式包括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校企联合培养等,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职业竞争力,弥补企业的人才缺口。

(三)有利于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转型

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应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将行业标准融入到专业课程建设中,深入分析行业标准,提炼其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专项能力、以及其他要素,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及结构。结合国际现行的高技术人才培养经验和行业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设施,促进学生就业,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建立行业人才培养优势,打造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四、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一)基于行业标准,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行业标准,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岗位要求、核心职业能力等要素,充分发挥其产学合作的优势,在具体合作模式上,进行深入的探索,创造有力条件和院校特色。行业标准为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导向,在进行校企融合时,应注意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不仅应承担高技能人才教学任务,同时还应该承担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任务,形成包括在校人员、在职人员在内的系统性培训模式。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现“双证融通”模式,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具有一定的共性,在专业技能评价、岗位职责和任务等方面具有一致性,通过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相互衔接,能够确保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偏离企业用人标准。

(二)将行业标准引入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

基于行业标准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有利于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转型,因此,在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和专精品课程,在高职教材的编写上,也应与行业标准相融合,符合实际岗位工作需要,避免与实践出现脱节。应注意的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行业标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行业标准通常只是从业准入标准,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有一个明显的提升。行业标准由于只是低标,在时效上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应坚持高标准,时刻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和职业发展动态的紧密联系。同时,高职院校的重要优势就是其实训功能定位,能够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满足职业资格要求。在开展实训训练时,应引入行业标准,将企业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融入实训中,使学生在进入岗位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通过建立系统的实训体系,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更加了解行业情况和岗位需求,针对行业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能力提升。

(三)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

从办学目标上看,高职院校主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具有一定职业特色,基于行业标准,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进一步突出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和行业性,是高职院校的特色。从理念层面,可以引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包括“爱岗”“敬业”“责任”“诚信”等;从精神层面,可以将现代企业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从管理层面,可以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标准,加强学生管理;从技术层面,应引入企业安全生产的标准,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将企业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包括优秀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安全文化,融入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四)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调整职业学校教师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的建设任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符合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的有力保障,教师必须取得相关岗位的专业技能培训教员等资格证书,具有专业的培训师资格,确保其熟悉行业标准和企业的情况,将企业的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新动态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高技能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实践需求。

(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牢牢把握党的路线方针,以人的培养为核心,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在进行高校考察时提出怎样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同时,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意见》(2006)文件中指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应强化社会道德,提升社会责任感,加强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应坚持职业特色,加强职业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行业人才的重要任务,必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了解最新的行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岗位标准,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技术过硬、适应性强、富有创造力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密切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基于行业标准,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将行业标准引入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改善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供给现状,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

[1]吴万敏,陈文玲,姚琳莉.基于行业标准 校企深度合作 创新行业特色继续教育模式[J].继续教育,2014(08).

[2]吴万敏,姚琳莉.行业高职院校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之必要性[J].高教探索,2010(06).

[3]杨圣春.论行业高职院校基于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以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02).

[4]刘昀,陆亚文.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究——基于专业社团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商论,2016(19).

[5]金红丽.基于行业标准的水利类高职工程监理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2).

[6]袁其玲.高职院校会展创新技能人才的供需匹配培养模式探究——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G

A

1006-0049-(2017)19-0144-02

猜你喜欢

行业标准高技能技能
高级技能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腹腔镜用穿刺器》行业标准的若干思考
画唇技能轻松
16项新的涂料行业标准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