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以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为例
2017-01-29韩子君
韩子君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0
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以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为例
韩子君*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0
公共选修课是指除必修课之外开设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及文体类等的课程,是跨学科性的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1]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织部分,在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改革以来,公共选修课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开设有助于充实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从而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达到与其他教育形式的衔接和学分互换,满足社会经济对人才知识更新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目的。本文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就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公共选修课开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学生对公共选修课态度的现状调查
(一)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基本情况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属高职高专类学校,三年制,在校生约5000人,因毕业班实习原因及除去不参与选课的特殊班级外,通常每学期需滚动为两个年级的1400名左右学生开设公共选修课程。从近四个学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来看,开课的门数、班次、提供的学位数都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从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开出126门/班次,可满足每人3门课到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开出50门,仅能满足每人1门课。开设的类型也仅为艺术体育类、技能拓展类、语言类和人文社科类四种,且每种类型也不均衡,总体看艺术体育类课程较多。可见,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数量与选课人数的比例严重失调,课源较为紧张,从开设的类型上看,也呈现种类单一,开设不均的态势。
(二)学生对公共选修课开设情况的反应
笔者通过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选课的目的、课程满意度、出勤情况、考核方式等方面展开调查,参与调查的学生覆盖三个年级不同系、不同专业的学生,共收回有效问卷1474份,其中一年级827份,二年级472份,三年级175份。从学生对待公共选修课的态度来看,第一,学生的选课目的不纯,57%的学生选课是为了获得学分,在对待公共选修课的授课形式上,72%的学生选择了学分高、通过率高、学习形式灵活的网络选修课,可见,获得学分是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目的。第二,从学生对待公共选修课满意程度来看,近30%的学生认为不太满意甚至认为学不到知识,从而导致有近16%的学生存在旷课现象,甚至有1%学生从来不去上课,旷课的原因中,有47%的学生认为课程枯燥,24%的学生认为课程没有实用价值。从学生的需求来看,学生更希望学校开设出涉及工作、社交、生活等多类型、多方面的公共选修课程。第三,从学生修课的质量来看,认真听课的仅有35%,做自己的事,玩手机、聊天的高达到65%。认为修完课程后达到预期效果的仅有30%,完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有19%。由此可见,公共选修课开设的质量问题已十分严重。第四,从学生对待公共选修课考试的态度来看,多数选择了写论文、分析报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课堂陈述,开卷考试等相对较为容易的开放式开合考核形式,只有6%的学生选择了闭卷考试,可以看出,学生未对公共选修课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以及对搜集的大数据分析发现,以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为例的高职院校,在学分制实施的过程中,在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上都存在着制度不完善、课程资源不丰富、学生不重视等问题,在对该院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从学校管理、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发现有以下不足。
(一)学校在公共选修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共选修课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难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首先,在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的初期,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那么公共选修课的课程开发和建设就很难得以保障,目前,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制定了一些与学分制相关的制度,但仍没有详尽的针对课程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以及相应的奖励制度。同时,在师资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没有相应的奖惩制度也很难调动教师开发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现有师资结构不均衡的影响,学院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培训和进修的机制。其次,对公共选修课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必修课的管理和监控上,没有制定与公共选修课相匹配的监控体系和保障制度。检查和监督也停留在表面的常规检查,缺少了对公共选修课的过程性监督。
2.公共选修课整体规划不够完善
缺乏对公共选修课的整体规划,总体开课数不足,质量不高。从开设的课程来看,没有明显的主题性,更没有与专业培养计划深度结合,也没有深入对学生需求和就业市场需要进行调研,缺乏整体的设计思路和理念,有时开设的课程会出现某些交叉的内容或重复开课的现象,使得学生选课存在盲区。教务管理部门虽然对上报的课程进行了审核,但缺少相对规范的审核制度,同时确实需要满足学生选课的要求,基本上是有课必开,因此,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受到师资、场地等条件的限制,至今尚未产生相对稳定的优质课程。
(二)公共选修课任课教师存在的问题
1.公共选修课开设随意性大,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公共选修课课程的开设因人设课现象较为普遍,课程开设随意性大,有些老师甚至是为了完成工作量而被迫开设公共选修课,同时,受到教师专业背景、知识体系的影响,造成了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该开设的课程开发不出来,开出来的类型单一,范围窄,没有形成竞争上岗的良性循环,使得学生为了获得学分不得不选。由于课程建设的力度不够,难以保证课程数量和质量,也就造成了课程的稳定性和连贯性较差,这些负面的影响就会使得公共选修课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任课教师对公共选修课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过程缺乏规范性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首先有部分教师对公共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学生为了获得学分,学院又没有规范化的要求,那么在重视程度上就必然会低于必修课,主要反应在课程开发滞后、教学设计不新颖、教学方法呆板等方面。其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致使部分学生旷课,上课的学生不听课。在课程考核上,要求相对较低,一般由教师采用开卷、小论文等形式来评定成绩,没有严格的考核措施,学生存在混学分现象,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三)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学生选课存在盲目性,态度不端正
学生选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课是为了获得学分,一方面学生在选课时,考虑的不是自我的需求,而是考虑哪门课学分高,另一方面也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还有一部分学生对选课不重视,在没有了解课程内容和选课要求的前提下仅凭课程名称就随意选课,有些学生看哪些教师管理松就选哪位教师的课,有些学生没有选上自己喜欢的课就不去上课。
2.学生学习公共选修课出勤不出力
从调查数据和教务处日常的教学检查中发现,公共选修课学生到课率基本保持在85%左右,但从课堂表现上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投入的热情、精力是远远不够的,导致公共选修课的“质”和“量”、“教”和“学”严重失衡,即“隐形逃课”的现象就显得较为严重[2]。同时,考核的低要求,对学生没有形成学习的约束,在某种程度也就造成了学生对公共选修课不重视的现象出现。
三、加强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对策
针对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开设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规范公共选修课的管理,切实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应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入手,只有三者协调配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公共选修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一)建立健全公共选修课的管理制度,做好课程的整体规划
1.形成规范的公共选修课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加强公共选修课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才能使公共选修课教学满足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学校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出相应的课程开发、建设、申报、监督、奖惩等系列规章制度和指导性意见,使得各系、教师在开发建设课程时有依据,有保障。同时,在师资短缺的情况下,积极挖掘教师潜能,对现有师资进行多方向的培养,形成一支稳定的公共选修课师资队伍,也是学校有关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的方向,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和提供进修深造机会,也是促进教师多开课,开好课的有效途径之一。
2.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针对学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现状,学校应在课程体系设置和管理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优化课程体系,开课部门需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以及在学生就业市场、创新创业等方面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设出一批特色鲜明,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辅助提升专业知识的较为稳定的优质公共选修课。二是严格审批制度,在实行学分制的初期为了满足开课需要,大部分情况都是只要教师申报审核部门便会通过,但当一批稳定的优质课程形成后,各审核环节就应该严把开课质量关,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三是构建公共选修课评价体系,学校应给予公共选修课与必修课同等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公共选修课不同于必修课,在评价上也就不能完全挪用必修课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公共选修课,那么学校就应该从实际出发,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从开课、课程设计、执行教学计划情况、学生评教、督导及同行评价等环节入手,建立符合学校特色的公共选修课监控机制。
3.增强服务意识,为学生提供良好平台
针对学生选课的盲目性,首先,教务部门、各系要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力度,除在新生入学时印发学分制相关管理制度小册子外,还应围绕促进专业发展和完善知识结构的目的进行专门的宣传,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如crp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来对选修公共选修课的开课意义、开设目的、选课程序、相关注意事项等进行说明。在选课前,学管老师可通过班会、讨论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课程。其次,学校要进一步完善选课系统,简化学生选课流程,在硬件上保证学生选课的顺利进行,同时保证学生有相应的网络环境上好网络选修课,为学生修习公共选修课搭建良好平台。
(二)提高公共选修课质量,规范教学过程管理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开设不出有质量的公共选修课,那么对学生来说就毫无吸引力,也就势必导致学生出勤不出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把公共选修课与必修课同等对待。第二,改变教学方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和课程性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力求做到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用课堂吸引学生。第三,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做到严格点名制度,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借助学生干部的力量管理好课堂秩序。同时,要严格考核环节,用考核来约束学生的学习,教师可多增加一些过程性的考核内容,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丰富了考核形式,另一方面也可以制约学生旷课。课堂的过程性管理,完全可以借助一些平台来完成,如“蓝墨云班课”就可以完全实现这些功能,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
(三)扭转学生对待公共选修课的态度,积极投入学习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本身也必须充分认识公共选修课对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端正对待公共选修课的态度,积极投入到学习中,首先,就要配合学校和老师完成公共选修课的各类需求调研,真实反应自我需求。其次,保证自己的出勤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平时适当阅读与课程相关的书籍,自觉形成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鼓励的课堂教学环境,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第三,认真对待课程考核,反应真实水平,真正实现学习公共选修课的目的。
[1]裴立振.泰山学院公共选修课实施现状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刘小庆,明庆华.大学生对待公共选修课态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4(2).
[3]于立军.对高校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的构建探讨[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11(1).
*海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学分制下的选修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HUJG2015-93)。
韩子君(1982-),女,河北张家口人,在职硕士,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教务处,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
G
A
1006-0049-(2017)19-0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