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
2017-01-29马文强
马文强
吉林省梨树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吉林 梨树 136500
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
马文强
吉林省梨树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吉林 梨树 13650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医学人才不仅具备坚实的医学基础,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科研能力,以此更好的推动我国医学的发展,微生物学检验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首先分析了微生物学检验教学现状,同时阐述了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改革,最后总结了全文。
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现状;解决措施
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下,在教学理念中融入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实验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医学微生物检验是医学检验的重要课程,是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一、微生物学检验教学现状
在微生物检验教学方面,实验室的内容比较陈旧,实验手段也比较落后,实验方式过于老化,这也是阻碍微生物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医学实验教学改革,顺应了21世纪医学卫生发展的建设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规划课程框架,以此构建新型的微生物检验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微生物检验教学质量。
二、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改革
(一)不断加入新的实验内容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内学习,因此,实践教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环节,检验课程占据总课程的50%。为了更好的开展医学微生物检验实践教学工作,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不断的深入实践教学改革。教师需要调整实验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内容,将一些陈旧、重复的实验内容淘汰,以临床实验室开展的项目为依据,促使实验课的内容更加贴近临床。例如:可以将实验手工方法、自动分析法相融合,加强实验质量控制,加强实习前的技能强化培训,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在实验中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促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各项实验。同时,教师还应该增加一些与经典疫情有关的链接,使得学生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二)建立全新的实验操作
微生物学检验在实验操作中至关重要,同最终的标本结构关系密切。在进行试剂配置时,需要选择最佳的培养基、实验关卡。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内容将学生分组,每组的实验内容各不相同,开展小组讨论分工。每组应该推荐几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试剂配制工作,并展现实验步骤。实验结构和学生日常练习的步骤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是学生展现过程中,实验失败,教师应该立即找出失败原因,及时纠正错误,以此确保实验操作的精准性。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时,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完善的实验技术,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学生还需要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不断的优化实验条件,改进实验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例如:在每次实验之后,学生应该在实验报告书、实验结果讨论内对每种菌属展开讨论。在实验报告内,学生除了记录相关的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等内容,同时还需要重点强调学生的实验结果讨论,以此升华学生对学科的认知。
(三)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在毕业前开展实践教学,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促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以此促进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促使学生将各个学科的知识有效衔接在一起,以此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教师应该促使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最后环节教学展开点评。同时,在实验中教师还应该加强案例引导,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相结合,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明确了实验项目之后,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要求学生先根据所学的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步骤,每个小组应该选择不同的检测样品、检测标准。在课前教师可以先设计一项经典病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以小组为中心展开讨论、教师最后总结,以病例为中心,改变传统授课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下,创新性实验教学顺应了新课改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将教学活动由教转变为导,各项实验活动建立在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各项实验、课堂讨论中,全面提升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1]王燕梅.基于临床实际调研的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13):138-140.
[2]谢德秋,刘燕,林艳艳,等.基于工作过程的微生物学与药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实践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7):101-112.
[3]窦迪,刘琳,杨钦雅,等.高职高专医学微生物学检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初探[J].医药前沿,2015,06(24):371-371.
G642;R
A
1006-0049-(2017)24-01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