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中央军委通信学校的发展

2017-01-29王欣

山西档案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员延安学校

文 / 王欣

延安时期中央军委通信学校的发展

文 / 王欣

延安时期是人民军队科技教育的拓荒时期。文章利用通信兵的相关档案,梳理了延安时期中央军委通信学校的办学状况,概括了它的办学特色,揭示了延安时期党和军队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原则、方针和政策。

延安时期;中央军委通信学校;教学

一、中央军委通信学校的由来

中央军委通信学校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共在江西创建的无线电训练班。中国共产党的无线电情报工作始于1920年代。当时,周恩来负责的中央特科在上海就有通讯部。而最早有目的地培训无线电人员,是在1931年。此前,红军缴获国民党的无线电台后,因不会利用,多将其砸坏或者埋掉,相关技术人员也都被释放。随着作战形势的变化,毛泽东和朱德逐渐认识到电台通信的重要性。从1930年8月起,他们多次下达命令,如8月的《向长沙推进的命令》、10月的《总攻吉安的命令》以及12月的《红一方面军攻击进占龙岗之敌张辉瓒师的命令》等,强调对遇到的无线电机、电线等器具,概不准损坏,违者严究。在当时“红一方面军参谋处还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展览,分批组织方面军总部机关和直属队的官兵到现场参观辨认”[1]101,以防缴获的电台再次被破坏。对被俘的国民党军队电台技术人员,也给予优待,争取让他们加入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时期,红一方面军活捉了敌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同时俘虏了王诤等10名电台技术人员,并争取他们加入了人民军队。自此,红一方面军有了懂无线电通信的人才。1931年1月28日,为了扩充红军的无线电技术人才,总司令朱德、政治委员毛泽东签发了《红军第一方面军命令》,从各军各团抽调战士参加无线电训练班。1931年2月10日,无线电训练班正式开课。

朱德、毛泽东签发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命令》,明确提出了无线电培训班开设的目的,即扩充无线电队伍,培养人才,以便使中央苏区与其他苏区,一、三军团与红军其它军团的通信灵便起来;得到中央苏区之外乃至国外的政治消息;密切各军团的通信;封锁敌军的电台,侦查其行动。文件对学员的要求有:年龄在14岁到23岁之间;要来自于工人、雇农、贫农的家庭;性别不作要求,男女均收;学历须有高等小学毕业或相当程度,最低限度为粗识文字及常识;性格要聪明、活泼、忠实、好学、无流氓习气。培训时间暂定四个月,学习课程为机务报务兼学。这些要求成为我军早期无线电培训学员选拔的蓝本。

二、中央军委通信学校的教育概况

延安时期,为了培养可以派往各个根据地、部队和侦察、情报部门的无线电通信技术人才,中央军委合并了军委通信学校与陕北苏区的无线电培训班,成立“中央军委通信学校”(简称“延安通校”或“通校”),校长为吴泽光,政委为曾三,教务主任为沈毅力。

通校开办时,陕北苏区红军无线电培训班已有两期学员在延川县永坪镇培训。因此,1935年11月合并后的中央军委通信学校新开始的培训班被称为第三期,当时一、二、三期学员同时在学校学习。1936年3月第四期正式开学,最后一期是撤离延安前的第十五期。从第十期开始,招生名额和生源标准不断提高,尤其是第十二、十三期,培训效果被认为是最好的。1939年,学校迁回延安后,王诤等领导决定:“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报务与机务相结合、新生教育与老干部培训相结合,分出一部分到前方办校”,“调遣干部分别到大后方统战区和抗日前线电台工作。”[2]3031941年11月后,学校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对通信领导干部和技术干部的轮训上。“抗日战争时期,各战略区、各部队的通信科长、副科长和无线电大中队长等通信干部,大都调回延安参加过轮训。”[1]4111944年后,通信干部不再完全由军委集中培训,而是由学校分派人员到各根据地开办培训班,但学校还保留了部分工作人员,直到学校跟随中央迁到张家口。

学校的实际负责人王诤非常重视人才,在当时大胆地吸收、使用高级知识分子为党的无线电通信事业发展服务。罗沛霖、钱文极、申仲义等从上海交大来的高级知识分子,在没有其他单位安排的情况下,通校接收了他们,大大充实了学校的师资力量。此外,在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关怀下,教员的津贴得到保障。从当时颁布的《关于无线电技术人员的津贴规定》看,教员的待遇是很好的。这稳定了学校的师资队伍。

在国民党对根据地实行物资全面封锁的情况下,通校教员、学员的生活学习环境非常艰苦,有时候没有固定教室,就以林荫做课堂,用门板、石块当桌凳,以大地做纸,用树枝当笔练习写字、抄报。教材、教具非常简单,通校的培训班开始只有几个蜂鸣器,接1.5伏的小电池;到了1938年才有了两个振荡器,1938年5月才建立起实验室,十一期以后的培训班才有条件组织学生进行电工和无线电的有关实验。

通校最初两年选拔学员时依旧采用瑞金时期的方式,从各部队选调青年战士,课程也变化不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之后,全国的进步青年都涌向延安,学校的生源得到改善。从第十一期起,学员很多来自抗大、陕公等学校学习过的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工人。另外,通校的实验室正式建立后,“主要任务,一个是保证实施教学所需的器材,一个是保证学员在教学过程中按教学计划的规定进行实习所需的器材。”[2]347例如,教师讲欧姆定律,就让学员进实验室拿电阻、电池串联并联看看;讲发电机,要拿旧马达拆装实验等。实验室的设立,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动手能力。

通校培养了我党我军一大批优秀通信工作者,对“冲破敌人对我革命根据地的封锁、分割,加强党中央与各地党组织、根据地红军的联系,及时了解情况,指导革命行动”[2]11起了很大作用。代表性的学员有让蒋介石、戴笠都为之震惊的“红色间谍”张露萍,还有黎东汉、曾庆良、钟夫翔、罗沛霖等一批优秀的情报和科技工作者。他们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中央军委通信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

早在创办无线电培训班的时候,朱德和毛泽东就将思想政治要求植入学校培养过程中。朱德经常在晚上和电台人员谈心,为他们传播《共产党宣言》的真理,给大家讲解什么是阶级斗争和剥削。毛泽东和当时的总政治部代主任周以粟经常给无线电训练班学员讲形势政策,号召大家学好技术,为工农兵大众服务。何叔衡到延安通校时也告诫学员:“你们肩上背负着党和红军的期望。你们既要刻苦学好技术,又要努力学好政治,使自己成为红色的通信技术人员”[3]151。王诤在《通信战士》发刊词中号召学员:“通信战士应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为人类的彻底解放,贡献个人的一切。”[4]167可以说,又红又专作为学校培养通信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一直贯穿通校教育的始终。

通校每周给学员安排政治报告课、形势讨论会或者是演讲会。根据学员的回忆,政委曾三“每周都给学员们上政治课,讲我党和红军的性质、任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马列主义。”[5]197通校校歌在创作时,大家一致赞同将“政治坚定、技术精明、体格健康”[2]80的要求写入其中,强调是否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是衡量通信技术人员的首要准则。教员班威廉也认为,学员之所以能够在艰苦环境下完成学习无线电技术的任务,在于他们具有良好的政治觉悟,并以此为动力砥砺前行。

(二)良好教风的营造是前提

延安通校的教员与学员既是师生,也是战友,关系融洽。当时教员与学员学习、生活几乎天天在一处,教员对学习吃力的学员都给予毫无保留、耐心细致的帮助。校长吴光泽经常利用晚自习时间到学员中指点发报手法。此外,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奔赴延安,这些有着不同学科背景以及在不同学术氛围下成长的优秀青年与学者加入通校后,活跃了通校的学习氛围。

通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储备非常重视。尽管办学条件比较落后,但只要是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学校都尽最大可能地满足。通校因材施教,对不同学员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员的回忆,那时对学员的考勤很少,也基本没有考试,很多时候是由教员“悄悄地看学生抄收两分钟,再叫大家把抄收的报交上来计算成绩”[4]139。这种方式既让学生没有考试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又能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通校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学员不仅在课堂上锻炼动手能力,练习收发报技术和手法,而且参与了大量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这有利于学员快速提升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创造性地解决了材料来源问题,“最大限度地用木材代替非金属材料”[4]165。他们经过多次试验,把存放多年的梨木做管筒绕上铜线、涂层蜡,可以做出完全符合要求的高频电路线圈。学员在通讯社与广播电台社会实习时,不仅负责译文和抄收国内外新闻,而且攻克了技术难关,帮助新华社实现首次面向国际的广播。当时美国政府在旧金山就收到了来自延安的英文广播,还将延安红军的消息加入每日新闻通报中。

(三)良好的师资是关键

延安时期,通校师资在同类学校中算是雄厚的。在教员中,有从国民党军队解放出来的电台培训教师、技术人员,有中共派去苏联学习无线电技术归来的教员,也有当时奔赴延安的进步青年教员,还有一些国外的教员。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任教于燕京大学的教授林迈可、班威廉夫妇在地下工作者的掩护下,前往晋察冀军区,后到达延安,帮助培训学员。班威廉、林迈可采用美国大学的正规教学方式,要求严格而富有耐心。培训班分为甲、乙班,甲班由班、林两人直接用英语讲课,参加学习的同学有王仕光、韩克树等8人。甲乙班共同的必修课为高等数学、高等物理、电工物理(交流及高频)和无线电工程学4门课。选修课有高等微积分(即数学分析)、高等电磁学、光学、天线理论、量子论、相对论,每人选学1—2门。甲班学员整理出笔记并译成中文后再讲授给乙班。他们对于通校学员的学习情况给予了高度认可。班威廉认为,训练班学员“进步的速度,可以比较任何第一流大学成绩毫无愧色”,“完全达到最高级大学的水准”[6]109。

(四)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保障

虽然延安通校的生活学习环境十分艰苦,但学员们的精神生活却是丰富和充实的。延安通校的文娱科技活动十分活跃,“学校有俱乐部,各队有“列宁室”,有墙报、棋子、乐器。全校只有一个篮球,但常进行比赛”[5]187。在所有活动中,体育活动是开展最普遍、最受欢迎的,尤其是篮球和排球。学员每天吃过晚饭后都要打球;不打球的学员下棋、散步。夏季学员们一起去河里游泳,冬季去滑冰,还有各季节的田径运动会等。娱乐活动的开展也非常多,学员们经常观看鲁迅艺术学校和延安京剧院的话剧、京剧演出。通校还有自己的合唱队,每天课后组织学员学唱革命歌曲;学员还参演小型剧目的排练,演出过《飞将军》、《血泪仇》等。此外,通校还经常安排学员参加专题技术报告和科技讲座,如徐特立作的边区自然科学教育问题报告、俞仲清主讲的日食科学知识报告以及伽利略逝世 300 周年和牛顿诞辰 300 周年纪念大会讲座等。很多学员的回忆录中都提到,通校的体育文娱科技活动是他们永恒的美好回忆。

[1]张进.历史天空的红色电波(上)[M].北京:长城出版社,2013.

[2]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从书编审委员会.通信兵回忆史料(1)[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编研室.红军的耳目与神经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通信兵回忆录[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4]朱仕朴.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军队通信教育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5]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历史回顾编委会.红色摇篮 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历史回顾[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6][英]班威廉·克兰尔.新西行漫记[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G529;K269.5

A

1005-9652(2017)04-0177-03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和推进机制研究”(编号:16JD710040)、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和推进机制研究”(编号:2016Z055)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虞志坚)

王欣(1992-),女,山西忻州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红色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方向: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猜你喜欢

教员延安学校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校长问题
晚安,教员先生
学校推介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走进延安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