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档案文化的精准传播模式研究

2017-01-29王春华

山西档案 2017年4期
关键词:非遗受众精准

文 / 王春华

“非遗”档案文化的精准传播模式研究

文 / 王春华

“非遗”档案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通过精准传播的方式推广“非遗”档案文化,既可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也能够使日益丰富的档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非遗”档案文化精准传播的主体包括政府、档案馆、社会组织、受众等,为了优化传播过程,需要明确受众结构,善于利用媒体技术,构建起信息反馈机制,并充实与整合档案资源。

“非遗”;精准传播;档案文化

“非遗”档案记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痕迹、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我国当前的“非遗”档案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氛围,如何选择合适的文化传播模式,成为“非遗”档案工作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精准传播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传播模式。它通过各类调查分析有效锁定信息传播对象的类型,使传播更加准确。传统的传播模式难以满足“非遗”档案的自身发展特点及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而精准传播模式则能够根据受众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进行档案信息的指向性传播,这有利于“非遗”档案文化被更多受众所接受。

一、“非遗”档案文化精准传播的背景

档案文化的传统传播模式通常具有普遍性及广泛性,而精准传播的受众面较小,受众对象较为固定,有着很强的目的性。精准传播可以筛选与整合较为复杂的档案信息,不断提高档案信息传播效率,非常适合“非遗”档案文化传播。

(一)受众对“非遗”档案文化的个性化需求

受众对“非遗”档案文化的接受程度有较多的影响因素,包括受众职业、喜好、年龄等,体现出个性化的需求特征。在新媒体时代,受众不仅是简单的信息接收者,而且是信息传播者,各类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加普遍[1]。而精准传播可以很好地突出这种特性,让受众主导和带动信息传播,提高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参与意识。“非遗”档案文化通常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和传统,属于丰富的民间资源。它除了具有人文价值之外,通常还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2]。受众对“非遗”档案文化的个性化需求呼唤着精准传播的应用。它能够有效改变档案文化的传统传播方式——从“传播本位”转向“受众本位”。从精准传播的发展轨迹来看,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是其根本动力。为了满足不同受众对“非遗”档案文化的信息需求,精准传播以准确的信息推送为目标,使“非遗”档案传播有着更强的指向性。

(二)“非遗”档案的资源量日益丰富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就已开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成了少数的“非遗”档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到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的重视,“非遗”档案的资源量也日益丰富。档案能够很好地保护“非遗”成果,而“非遗”档案资源量的快速增长为“非遗”档案文化的精准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3]。首先,在足够的资源支撑下,“非遗”档案文化的精准传播内容有了一定保障;其次,“非遗”档案的资源量越丰富,档案馆的管理压力就越大,通过精准传播可以很好地释放这种压力,有效提高“非遗”档案文化的传播效率。在当前先进的检索技术下,“非遗”档案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推动了档案信息的精细化管理,从而加快精准传播的进程。

(三)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多元化发展

新媒体传播平台是随着互联网及数字化技术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新媒体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主战场”,而精准传播在新媒体的助力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4]。对于“非遗”档案文化的精准传播来说,新媒体传播平台是最可靠的技术保障。它能够在多方面给予有效支撑,确保“非遗”档案文化的传播效率。从一定意义上讲,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受众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如“非遗”档案的官方微博、微信公共号等,方便了受众的意见反馈,增进了双方的互动交流,促进了“非遗”档案文化的普及。精准传播与新媒体结合,使“非遗”档案文化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从而提高了受众对“非遗”档案文化的接受程度。

二、“非遗”档案文化精准传播的主体定位

精准传播的最大特色就是能够精确锁定对象,这牵涉到主体定位的问题。“非遗”档案保护从本质上讲是一项公共工程,“非遗”档案文化传播除了面向广大受众之外,还牵涉到政府、档案馆、社会组织等,属于多主体传播态势。

(一)“非遗”档案文化精准传播的主导者:政府

鉴于“非遗”档案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当地政府会发挥出引导职能。例如,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县级及以上政府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宣传和展现“非遗”项目,制定出更多的法律法规保障计划[5]。在“非遗”档案文化精准传播中,政府应做好主导工作,从自身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出发,为“非遗”档案文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精准传播环境,朝着健康、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精准传播为“非遗”档案文化创造了合适的传播契机,当地政府应巧妙结合各种传播媒体,并按照受众群体的不同,提供相应的“非遗”档案文化信息。政府还要在政策、法律、资金等方面做好支持工作,懂得权力分享和权力下放,充分调动其他主体的传播积极性。

(二)“非遗”档案文化精准传播的执行者:档案馆

档案馆在档案信息传播方面有着极高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政府一般会要求档案馆负责“非遗”档案的收集和管理。但是“非遗”档案研究属于一个新兴领域,传统的档案研究思维一般围绕馆藏进行,在创新和应用方面略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非遗”档案文化的传播工作。档案馆作为“非遗”档案文化传播的执行者,应发挥出自身的专业特长及实践经验,在进行“非遗”档案保护的同时,更要加强“非遗”档案文化传播,通过各种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精准传播模式,不断提高“非遗”档案文化传播效率。在精准传播模式下,“非遗”档案文化传播具备了新鲜活力,有利于“非遗”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各级档案馆要积极开展“非遗”档案的展览活动,以此提高档案文化传播的精确性,拉近“非遗”档案信息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激发受众参与“非遗”档案文化传播的积极性。

(三)“非遗”档案文化精准传播的协助者:社会组织

在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鉴定和保护过程中,社会组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非遗”档案文化传播的主要协助者。特别是一些文物保护机构、民间文化团体、旅游协会等,一般会自愿参与“非遗”档案资源的收集和提供,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从源头上给予档案馆最大的帮助。“非遗”档案文化精准传播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各方主体的参与和支持。社会组织应站在协助者的角度上,为“非遗”档案展示及相关文化服务提供帮助,如活动组织、志愿者召集、展厅装扮、数字技术支持等,尽最大努力满足受众的“非遗”档案文化需求[6]。政府应给予社会组织一定的权力,并协调社会组织与档案馆之间的关系,让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共同体,为“非遗”档案文化精准传播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四)“非遗”档案文化精准传播的接受者:广大受众

在互联网时代,受众的信息地位有了大幅提高,成为诸多传播媒介的主体,“非遗”档案文化传播也不例外。特别是对于精准传播模式来说,受众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受众是“非遗”档案文化传播的最大接受者,只有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与支持,“非遗”档案文化才具有实际意义[7]。在当前的信息传播链中,受众已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发布、共享、点赞、转发、收藏等功能,转变为主动传播者。这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倍增效应,实现所有人向所有人传播。“非遗”档案文化离不开受众的参与,在精准传播模式下,受众的类型得到了进一步细分,传播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非遗”档案文化精准传播的优化措施

“非遗”档案文化有着特定的传播主体,在做好主体定位之后,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优化措施,根据“受众—技术—反馈—资源”的渠道完善计划,使“非遗”档案文化得到更精确的传播。

(一)通过用户类型的细化明确受众结构

精准传播的目的主要是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差异,不断细化用户类型,从而进一步明确受众结构。我们针对“非遗”档案文化传播的受众群体,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用户组,深入掌握受众结构,按照受众层次的不同,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服务。例如,对于学术性要求较高的受众,我们可以通过电视、专业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介进行传播,此类媒体的公信力和信息质量较高;而对于一般受众,新媒体传播则是比较适合的传播途径,一是新媒体平台的覆盖范围广,有网络的地方就能进行访问;二是新媒体的信息量大,满足了一般受众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在明确受众结构之后,“非遗”档案文化的精准传播将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使传播过程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

(二)善于利用各种媒体的传播技术

在信息时代,随着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各种媒介的传播技术得到了很大提升。“非遗”档案文化精准传播应善于利用各种传播技术,选择合适的媒介组合模式,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精准传播的自身优势,使传播效果达到理想状态。精准传播要有针对性的目标。我们要按照“非遗”档案文化的实际传播内容,深入考虑受众的具体信息需求,掌握受众的信息接受能力,把媒体传播技术运用到关键环节。“非遗”档案文化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人文气息,蕴含着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精准传播可以使这些价值达到最大化,而善于利用媒体传播技术还能有效开拓“非遗”档案文化的传播路径。

(三)构建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

精准传播的核心理念就是时刻关注受众需求的变化,分析不同受众需求的差异性,使各类型受众的需求得到满足。这需要信息反馈机制的调整。构建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有助于精准传播效率的提升。“非遗”档案文化的传播者根据反馈信息,能及时调整相关的传播内容,使“非遗”档案文化传播工作更加完善[8]。传播者还可以在媒体平台上与受众互动交流,针对反馈信息进行访问调查,妥善处理受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各类受众的信息需求。此外,电子邮件反馈、电话反馈等也是值得尝试的渠道。传播者接收到反馈信息之后,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使这些信息成为工作改进的决策依据,反过来推动信息反馈机制的完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四)不断充实与整合“非遗”档案资源

在精准传播的实施过程中,丰富的信息资源是提高受众服务质量的基础。“非遗”档案文化与资源息息相关,传播者应不断充实与整合“非遗”档案资源,将资源建设作为传播的切入点之一,再通过相关数据库的优化,提高精准传播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传播者还要按照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及时调整传播内容,结合档案馆自身特点及“非遗”档案文化的传播特色,持续优化馆藏数据,加强各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使传播方式符合“非遗”档案资源建设要求,打造出一条多方位、多主体的“非遗”档案资源精准传播途径。

[1]李有军.新媒体受众主体悖论性身份表征略论[J].编辑之友,2016(6).

[2]张垒.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述评[J].山西档案,2015(4).

[3]胡郑丽.“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的重构与阐释[J].浙江档案,2017(1).

[4]叶战备.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 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网络传播的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16(3).

[5]蒋万来,丁子涵.从现代性和文化多样性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知识产权,2015(2).

[6]张玉祥.论边疆民族地区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以新疆为例[J].山西档案,2016(4).

[7]李姗姗,赵跃.基于关联数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开发[J].中国档案,2016(6).

[8]马晨璠,戴旸.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传播主体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7(2).

G275.9

A

1005-9652(2017)04-0140-03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东盟文化的发展及其战略研究”(编号:HNSK(YB)15-82)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虞志坚)

王春华(1982-),女,山东济宁人,三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多元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非遗受众精准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