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云祖国的情
——评梁宁独唱音乐会
2017-01-28高拂晓
■高拂晓
表演艺术Performance
故乡的云祖国的情
——评梁宁独唱音乐会
■高拂晓
20 17年6月29日,“故乡的云”——梁宁独唱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成功举办。梁宁是我国较早一批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大奖的歌唱家之一,多年的海外学习和演出经历,积淀了深厚的美声歌唱功底,有着声乐界的“东方玫瑰骑士”之称。近年回国发展,梁宁为艺术,为教育,曾多次在舞台上亮相,有太多的情感要倾诉。此次音乐会有几个方面值得一提:1.对西方经典的规范和个性诠释;2.处理中西关系问题上的创造性表达;3.演唱形式的多样安排和相得益彰的重唱表现;4.根植于生活体验的情感流露。
一、西方经典的规范和个性诠释
音乐会以中西方曲目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都是西方经典作品,从巴洛克时期的咏叹调到印象派德彪西的艺术歌曲,跨越了几个不同时代的风格。这些经典的片段,展示了美声歌唱在西方艺术歌曲中的发展,历史上有相当多的录音,也有很多歌唱家演唱过,其中不乏著名女高音和男高音的版本。经典曲目无数次上演,既会给人以耳熟能详的亲切感,也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全凭艺术家的个性诠释和个人魅力。梁宁以纯正而到位的美声歌唱传统,用女中音的音色准确地诠释了不同风格的音乐内涵。亨德尔的《绿树成荫》堪称巴洛克经典的咏叹调,有宣叙调相伴,男高音歌唱家、美声歌唱的鼻祖卡鲁索曾在20世纪初录制过该曲最早的视频版本。梁宁用叙事性和抒情性相结合的音乐性,唱出了亨德尔音乐中从容不迫的堂堂正正气度。洛蒂的《请告诉我》在小快板的速度上,节奏分明,旋律明快,体现着早期意大利歌曲对歌唱状态的典范要求,梁宁自然、放松、娴熟地唱出了优美柔和的“美声”,对较多洛可可风格的圆滑装饰音的处理很好地把握了当时的音乐风格。19世纪浪漫主义的经典作品有马斯卡尼的《圣母颂》,两首迪帕克的艺术歌曲。巴赫、古诺、舒伯特都曾写过圣母的赞美歌,旋律亦极其优美。马斯卡尼的《圣母颂》用直达内心的情感铺陈方式,在保持这类题材高贵而庄严气质的同时,尽显浪漫主义旋律的飘逸和悠长。梁宁的版本总体上更为深沉,突出了在教堂中祈祷的那种旋律的空灵和虔诚之感,有细腻的句法转折处理以及与之相配合的气息控制的强弱变化,表现了非常规范而有素养的美声。迪帕克的《悲歌》和《忧郁之歌》则很好地体现了法国艺术歌曲的传统,旋律精致,流动的分解和弦,委婉的抒情以及频繁的调式变音、远关系转调等手法造成的深远、哀怨的意境,这些都是考验歌唱家演唱水平和艺术表现的方面。梁宁具有纯熟完善的演唱技巧,她的声音在深邃中带有长气息的抒情,并挖掘了诗歌与音乐的对位感,表达起来游刃有余。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展现了标准的美声歌唱的学术标准,而且在女中音的特质上体现了歌唱家既色彩浓重而又不失细腻抒情的声部特点。
二、中西结合的创造性表达
20世纪,当西洋美声在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中全面发展的条件下,中国的艺术歌曲也结合自身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品味而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精品。如何利用西洋技巧抒发中国情感,这是中国艺术歌曲应该关注的问题。首先,钢琴伴奏织体的创作是一种纯正的艺术歌曲传统的体现,同时诗词歌赋中衍化的语言韵律和民族调式体系下的中国风旋律则为艺术歌曲这种形式增添了民族情感。其次,在近几十年中国的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问题上,已发展形成了更为包容和互通的状态。此次音乐会特别在下半场的曲目中全部安排了中国歌曲,其中有结合中国诗词歌赋典雅的创作作品,也有改编自港台及大陆的流行歌曲。由黄永熙作曲、毛羽作词的《怀念曲》采用西方分节歌的形式,加中国的启承转合乐句,旋律优美工整,节奏长短组合规律性变化,形成了诗歌一般的韵律。歌词简朴而有深意:“把印着泪痕的笺,交给那旅行的水,何时流到你屋边,让它弹动你的心弦”,体现着经典的中国文化“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意境,表达了纯洁而自然的情感。《你是这样的人》是三宝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而作。这首作品的气息宽广、旋律悠长,真挚感人,很多高音歌唱家演唱过。梁宁凝重的女中音色彩显得更符合其深沉的情感表达意向,她用融合了具有浪漫主义时期普契尼的歌剧咏叹调式的辉煌而又悲壮的演唱风格,层层推进地唱出了中国人内心含蓄而厚重的情感。同样类似的具有咏叹调性质的中国艺术歌曲《我的深情为你守候》,气息悠长,旋律幅度大,具有很强的张力,梁宁以长期的歌剧演唱经验,戏剧性地处理了这类具有故事情节的歌曲。结合中西方的特色进行创造性演唱实际上有很多手段,不仅体现在歌词的韵律,旋律的分句,伴奏上的繁简编配,也有速度上的变化,语气上的调整和声部的运用。《故乡的云》因费翔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演唱而被大家广为熟悉,音乐会上梁宁创造性地用了更富有歌剧咏叹调气质的声音来描绘这样一首老歌,她通过与钢琴伴奏之间的配合,有意放慢速度,重新调整了呼吸节奏和语气,来充分表达其中的情感,体现了更强的艺术张力和情感张力。这是从艺术歌曲的视野和西方歌剧演唱特点中汲取的精华进行的再创造,可以说拓宽了原作品和原唱法的表现力,起到了更好的艺术效果。
三、相得益彰的声部表现
此次音乐会梁宁除了展示自身女中音的独特魅力,还邀请了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李倩茹与之一起演唱。李倩茹具有成熟的演唱技巧,漂亮的高音音色以及变化幅度很大的音区转换能力,可以说为整个音乐会增加了极富有听觉审美意义的炫技性的高音声部。这一方面表现在从整个音乐会的曲目安排中穿插女高音独唱部分的作品,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她与梁宁的多次女声二重唱。从独唱的角度,两首外国作品充分展现了女高音音色变化的丰富多样性,一首是李斯特的《哦,爱吧》,李斯特曾经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钢琴曲,题作《爱之梦》,而《哦,爱吧》是其中最有名的第三首,李倩茹清新脱俗的声音,把来自诗歌中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一首是德彪西的《幽灵》,来自马拉美的诗,在德彪西的创作中是属于具有创新意识的作品,特别是幻想性的半音阶下行旋律以及频繁的转调、五声音阶的运用,演唱者抓住了这系列特征,唱得既有西方神秘感,又有一丝东方色彩。两首中国作品体现了演唱者把握不同风格的声音变化能力。胡廷江改编的《青春舞曲》是由节奏多变的新疆维吾尔民歌改编,快速部分极其活跃,慢板部分舒展宽广,李倩茹的声音灵活而敏捷,其间穿插的花腔华彩乐段表现极为出色,可以说冲破了音乐会中中声区的厚重,产生了强烈对比的戏剧性;李健创作的《贝加尔湖》忧郁而优美的俄罗斯抒情气息弥漫全曲,加入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弦乐伴奏之后,更显出人声与器乐共同歌唱的多样化音色。从重唱的方面看,更是音乐会别有匠心的安排和设计,为听众的听觉及时地补充了声部的平衡,也不断调动了听众聆听的期待。选自门德尔松的几首《歌谣与吟唱》,女中音和女高音的音色融合得和谐而自然,恰到好处,充分展现了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二重唱的精华。选自德里伯斯歌剧《拉克美》的一首“花之二重唱”是经典的女声二重唱,梁宁把音色调到次女高音,与李倩茹的声音靠近,彼此之间形成了默契的音色统一,相得益彰。在改编的中国流行歌曲《白月光》和《卷珠帘》中同样体现出女声二重唱的融合音色,李倩茹从独唱的大幅度夸张调整到很有控制力地与女中音的配合;梁宁从独唱的浓重色彩变为和声性的低声部加入,体现出她们对作品的精致处理,不仅创造性地改编了原曲单一的声部局限,而且从风格出发对声音进行重组,表现了重唱中和谐统一的美学追求,给听众带来了很高的艺术享受。加演的罗西尼的《猫之二重唱》以猫的叫声贯穿全曲,不仅在声音表现上惟妙惟肖,在身体语言上也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作品的趣味。
四、真诚炙热的情感倾诉
“唯乐不可以为伪”是中国音乐美学中对音乐情感表达的最高判断。音乐来不得半点儿虚伪,只有真实和真诚的音乐才能打动人。源自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和积淀多年的生活体验所流露出的情感,是这场音乐会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这种情感既在声音之内,又在声音之外,此谓“情景交融”,即内心之情,与身处之境(景)之间的交融,也是一种中国美学的体现。在西方人的演唱技巧和西方化的情感表达方面,梁宁可以说已做到了准确自如,然而,用西方的技巧和情感抒中国情怀,这才是多年在国外学习和实践的歌唱家回国之后最想表达的,也是这场音乐会的意义。从西方,到中国,语言的转变是最大的难度,梁宁在不断探索,探索一种汲取西方演唱精华的中国音乐家的歌唱。有人说艺术家是孤独的,因为要把一生都奉献给艺术,牺牲很多;但在舞台上,艺术家永远是幸福的,因为她可以尽情地释放,把所有的情感都化作歌声,传递给每一个人。从《怀念曲》,到《你是这样的人》《我的深情为你守候》,作为女中音,梁宁的声音既有绵绵动人的抒情,也有深沉厚重的气魄,但更重要的是,在每一个音乐的语句间,你都能感受到是一种内心流淌出的炙热情感。是什么情感?从音乐会的主题《故乡的云》,到加演的《鼓浪屿之波》,我们其实不难理解,多年海外漂泊的游子,回到祖国的怀抱,任教于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作为教育者、管理者,梁宁所放不下的情是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这几首中国歌曲仿佛凝成了一条情感的线索,彰显着歌唱家从个人情感到民族情感的一种真挚的表达。我注意到,这几首作品的演唱速度都并不快,甚至比原来的版本慢了许多,但咏叹调式的歌唱,特别是梁宁对气息和语气的控制使这些作品焕发出更强有力的情感力量和表现深度,甚至使流行歌曲成为了真正的艺术歌曲。音乐表现的魅力在于,从旋律到歌词,从情感到经历,不断升华的艺术境界,最终把这一切都融化在血液里,流淌在呼吸间,传递在歌唱的声音里。
在当今时代,民族音乐发展与世界音乐发展并行不悖的潮流中,在美声、民族、通俗演唱形式互融互通、共同繁荣的趋势中,梁宁音乐会所体现的既纯正自然、多元开放,又中西结合、兼收并蓄的演唱特点,给我们留下许多回味和思考。
高拂晓《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荣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