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剧音乐多声发展的思考

2017-01-28

北方音乐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中国戏曲音乐创作戏曲

张 茜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近些年,“戏曲危机”让广大戏曲工作者为之困扰与忧虑,戏曲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考验。地方戏曲,包括晋剧的前途令人堪忧。究其原因,本人总结了以下三点:

社会的进步转变了群众的审美需求。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中国特色的经济模式在中国迅猛发展,现代化进程使人民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者认为,古老的戏曲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脱离现代群众的审美需求,其本身的原因有二。其一中国戏曲艺术属于古代文化范畴。戏曲中所包含的道白﹑音乐﹑舞蹈等因素,在几百年以前都是流行的﹑先进的,但时过境迁,百年之后的戏曲与新鲜二字相隔甚远,现代文化的快速发展,使戏曲被打上了“老古板”的烙印。老一批戏迷在逐渐递减,年轻的戏迷尚在培养之中,供给失衡使得戏曲陷入日渐衰微的窘境。其二,戏曲节奏缓慢,这与当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现代化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所以,悠长而缓慢的戏曲已失去了生活的依据。

戏曲在中小学义务教育及高等教育上的缺失。目前,城市里的中小学对于戏曲这一艺术形式比较陌生,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与戏曲联系甚少。加之普通话的普及,使城市里的很多孩子不会说家乡的方言,语言的流失使孩子们难以理解地方戏里所演唱的内容。政府对这一情况作出反应,许多中小学把戏曲编入音乐教材,但内容仅仅停留在对剧情的了解和声腔的模仿层面。同样的,戏曲艺术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效果也不容乐观,戏曲作为综合艺术门类,集唱﹑念﹑做﹑打于一身,同时需要剧本﹑唱腔﹑乐队﹑舞蹈﹑服装﹑道具等辅助,缺一不可,综合性极强。而在专业院校中,戏曲所需的各种辅助门类被分散在各个专业领域。种种迹象表明,戏曲专业与音乐专业的分离,使戏曲陷入无从归属的怪圈。

综上所述,想要扭转中国戏曲的发展现状,我们必须重新对戏曲艺术的困境做宏观认识,并继续深入对戏曲音乐的研究。同时,各大专业院校需同地方戏曲职业学校加强联系,共同为拯救中国戏曲作贡献,尤其在戏曲音乐创作上,加大培养创新人才的力度,为戏曲音乐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其意义有三:

首先,是对戏曲自身局限性及如何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思考。中国戏曲艺术呈现出现在的状态,归根结底在于它的时代性。经验得出,具有时代感的作品往往与观众之间形成一条联系的纽带,它们反映观众的内心诉求,拨动人们的心弦。当戏曲作为古老时代的艺术与现代观众发生碰撞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戏曲艺术作为时代的号角,以间接感受的方式,唤起人们对厚重历史的感知。同时,地方戏曲的争相创作渐渐消除了现代观众与戏曲的隔阂。再者,人们常常只对戏曲演员展开评论,而对晋剧音乐幕后工作者及戏曲理论研究者关注甚少。戏曲音乐创作团队及理论研究的枯竭与缩减,从而制约了戏曲音乐的发展。

其次,是对戏曲同现代化艺术竞争的有力回应。随着西方音乐理论的普及,不同风格﹑形式的音乐作品已被大众熟知,无伴奏合唱﹑管弦乐作品等广为流传,多声思维早已根植音乐创作者心中。以此为前提,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好的洋为中用,将管弦乐的丰满效果织入单声旋律与简单伴奏的戏曲音乐中。

第三,是对现存戏曲音乐教育中弊端的纠正。中小学在戏曲普及中,教师起到关键的作用,只有老师爱好﹑钻研戏曲,学生才能更加顺利的接纳这个古老的剧种。在让学生欣赏原唱的同时,老师也要对关键唱段进行示范与教学,在这期间,关于戏曲简单的理论知识要同步跟进,例如板眼﹑鼓点等。这样,学生知其所以然,对戏曲会感兴趣一些。高等教育上,戏曲音乐正逐渐从民间性向专业化转变,适合戏曲音乐的创作手法还未完全成熟,我们在分析戏曲音乐作品中,常常会看到“以西代中”的现象,西方的和声﹑配器手法常被套用在戏曲音乐中。这种套用的手法虽形似,但看不到戏曲本身所蕴含的韵味和价值。这种“泛剧种化现象”使得戏曲音乐风格尽失,同时也丢失了传统音乐的文化。因此,当务之急需规范晋剧音乐的学习,加强戏曲专业与普通音乐专业的沟通与联系,培养出可推进晋剧音乐创作的可用之才。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弘扬传统文化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在此社会环境中,考虑到晋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一重要分支,我们有责任为晋剧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献上微薄之力,遂本文对晋剧音乐的多声构成与乐队编配进行研究,为以后的晋剧音乐创作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加强自身的创作能力。

[1]董文润.晋剧音乐概论[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2005.

[2]朱维英.戏曲作曲技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中国戏曲音乐创作戏曲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吕其明音乐创作及其启示
戏曲从哪里来
昭往彰来——《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作纪实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前海”与当代中国戏曲评论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