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教学中文化渗透和文化素养提升的思考
2017-01-28沈阳音乐学院
□杜 跃 沈阳音乐学院
在我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民族音乐是一颗璀璨的珍宝,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民族音乐教学属于我国音乐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对民族声乐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以及文化素养提升展开分析与探讨,供有关人士参考。
一、民族声乐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1.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西方音乐的不断涌入,对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为此,为了突出民族音乐的特点,要注重改变民族音乐的教学方式,高度重视文化的渗透,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在开展民族声乐教学时,要强化学生对文化渗透意义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让学生领会到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第二,突出民族音乐教学的民族特点与时代特点,让学生认识到民族音乐的价值,为推进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助力。
2.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推进我国的民族音乐发展道路上,民族声乐教学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民族声乐的重要方式。然而,从现阶段我国声乐教学现状来看,西方声乐文化依旧占据着部分高校声乐教学的主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声乐的向前发展。正因如此,各高校要注重民族文化在声乐教学中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为继承与发展民族声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学生对民族声乐文化的欣赏能力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推进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为了延续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要做好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工作,要注重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所以,在平时的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中所蕴藏的民族文化,深入领悟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而实现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二、民族声乐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素养提升的策略
1.增加与民族声乐相关的民族文化素材
学习与渗透民族文化是强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的重要方式。为此,教师要多向学生介绍关于民族文化的内容。从现阶段高校的民族声乐课程教学内容来看,多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包括民歌、戏曲以及说唱等,教学周期不长,长的有几个月,短的就几周,加上考核方式单一,无法引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因此,要从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全面改革民族声乐教学,让学生无时无刻都能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
2.明确民族声乐的审美标准
不同于西方的民族艺术形式,我国民族声乐有着独特的审美标准,对学习者的民族声乐认知能力要求较高,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注重个体的主观情感审美,民族声乐教学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与说唱技巧的传授,又要深入挖掘音乐背后的内涵与情感要素,全面提升学生的民族声乐素养。民族音乐要符合“字正腔圆”的标准,具体指的是民族音乐教学要严格遵守汉语发音的特征,保障歌词的清晰度,从而增强民族音乐的穿透力。第二,民族声乐具有个性化的特点,采用的不是固定或者古板的说唱方式。总之,民族音乐要具有我国的本土化特点,要区别于西方声乐的审美标准。
3.加强传统技法和文化关联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民族音乐的不断向前发展,戏曲的种类日益繁多,而戏曲演唱技法为民族声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国众多的声乐工作者在继承与创新民族唱法技巧以及理论知识方面做出了许多的贡献,虽然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方声乐文化的影响,但是始终与民族声乐的精髓紧密相连。
因此,教师在开展民族声乐教学时,要注重理论与演唱技法的结合,重视传统技巧与文化之间的联系,不断推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除此之外,在唱法方面,西方声乐与民族声乐并非完完全全是分离的,两者依旧存在相同点。因此,在发展民族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借鉴西方声乐的优秀部分,使学生掌握唱法甄别的方式,端正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质的飞跃。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日益推进,民族音乐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并在音乐舞台上大放异彩,民族音乐深化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让人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强大感染力。比如,近些年来蒙古民歌与侗族大歌等在各种舞台上崭露头角。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属于重要内容,针对民族音乐教学中文化渗透力度不足的问题,教师要注重在民族音乐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推进我国民族声乐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