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地“问”是提升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途径
2017-01-28金建永
金建永
艺术地“问”是提升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途径
金建永
“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指出,学生“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这些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是和语文教学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可是在实际中,有些语文课,由于教师备课匆忙粗糙,对教材研究不深,习惯于搬用教参等资料,教师要学生思考的问题虽然一大堆,但是没有多大价值,没有什么新意和重点,缺乏艺术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更无法牵引学生进行反复阅读、深度思考,造成学生思维能力的缺失。因此,以具体的事例探讨如何更有艺术地设计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提升学生语文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素养,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在无疑处设疑,激发学生的思考
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是阅读能力的主要体现。毕竟,经过岁月冲刷而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几乎集中了文学的所有表达手段和人类的所有情怀。文学作品凝练的语言、曲折的表达、含蓄的感情,与网络文学截然不同,会给学生造成阅读障碍。教师需要在无疑处设疑,旧材料中出新意,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和思维,享受到思维的乐趣,从而实现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
以杜甫的《绝句》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笔者设置了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1.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问题2.根据表达情感的需要,诗歌才有哪些修辞方法?问题3.就表达情感看,如果四句诗只能留下一句,你准备留下哪一句?(哪句诗的用语显得特殊特别?)
问题1、问题2是引子,学生能够轻松解答。问题3才是要点,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语言欣赏能力。学生比较熟悉这首诗,知道这首诗运用了“对偶”修辞方法。只有问题1、2,没有问题3,学生的思考只能停留在以前的水平。即问题1、2因为缺乏思维深度,在高中阶段已经没有多少价值。反复朗读,反复思考,反复辩论,大家首先排除了“一行白鹭上青天”。很多学生的理由是这场景现在农村也常见,春天能够看到,夏天也能够看到,表达上也无特别的地方。“窗含西岭千秋雪”显然写的是远方的积雪景色,本身没有直接表达欣喜之情。“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了运输的繁忙,与“春天”关系不大。所以,答案只能是“两个黄鹂鸣翠柳”。
学生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到这一句的技法。很多学生知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运用对偶的技法,却没有想过独立的“两个黄鹂鸣翠柳”运用了什么技法。诵读之后有学生注意到“两个”,觉得运用特别。这本来是人物专用的数量词。很多学生马上理解“两个黄鹂鸣翠柳”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把没有感情的黄鹂比拟成人,在他眼里,黄鹂也像自己一样,为春天的来临而歌唱,而欢叫。这一拟人技法,突出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学生对诗歌有了更深的理解,知识能够实现迁移。如果直接让学生分析“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修辞方法,学生不是觉得为难,就是分析停留在原来的水平,知识和能力无法提高。
二、寻找好课堂的爆发点,牵引学生深入思考
教材里不少文章篇幅较长,譬如小说《祝福》全文9147字,《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全文也有6000多字,文言文《报任安书》接近3000字。教师要在两到三节课时间里,按部就班地分析这样的文章,学生肯定昏昏然、茫茫然。因此,对教材做出适当的舍弃处理,精心选择突破口,精心设计问题,围绕此问题开展深入思考和解读,深入理解文本,成为必然的选择。
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例。全文较长,按部就班地讲解会使学生索然无味,这时课堂设计必须要有一个突破口来牵引学生的思考。笔者以小说的主题“为法西斯卖命”为突破口让学生谈谈哪些情节最能表现这一主题。(学生快速阅读后列出“我觉得炮声非常美妙动听,我从别人口里得知自己失去了双手和一条腿,成批生产的墓碑”等情节。最后断定“我觉得炮声非常美妙动听”最能表现我为法西斯卖命,因为我没有反思,没有后悔,心理极度扭曲。而“我从别人口里得知自己失去了双手和一条腿”只是表明战争让我深度残疾;“成批生产的墓碑”只是表明很多士兵死亡,不足以反映“卖命”。)
再逐次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度理解。例如:1.“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后一句照应了小说中的哪些情节?(照应了“再上楼梯,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等战争狂人的画像,学校狂热宣扬战争,歌颂战争,很多学生接受军国主义教育,毒害学生,学生不懂生命的美好、和平的美好。)2.“在校史上,我的名字后面将写着:‘由学校上战场,为……而阵亡。’”这个想象中的情节,有什么意义?(“由学校上战场”表明“我”年纪很轻,刚从中学毕业。战争剥夺了接受教育的权利。)3.速读全文,叙述描写了我的哪些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各有什么用意?(灯火管制、人员伤亡、城市成为火海——战争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对人员生命的戕害;依稀熟悉的学校环境——宣扬战争;炮声非常美妙动听——我处于昏迷状态,我心理扭曲;我从别人口里得知自己失去了双手和一条腿——我成为战争的受害者。)
三、给学生一架梯子,引领思维的提升
抽象思维有大量的定律、公理来印证、运用和计算,学生有法可依。语文的思维训练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就对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受阅读量和阅读内容的限制,大多学生总是心中无底,比较畏惧。如果教师的问题没有梯度,过于直接,过于粗糙,就会给学生的思维训练造成很大的障碍,学生不是不愿意思考,就是思考路径和方向不对。如果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文本特点和训练目标,遵循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设计好呈现思维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思维,就会给学生一架思维发展的梯子,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这样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乐于思考,并体验到思考的成功。因此,学生愿不愿意思考,思维发展到何种程度,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设计的问题是不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不是能够让学生达到维果斯基所发现的“最近发展区域”。
例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时是否让学生注意过“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这类句子,看似平淡,实质意蕴丰富。可以设问这一声“笑”、一句“宝玉来了”可以读出什么内涵,让学生玩味出贾宝玉与丫鬟之间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又与贾府的森严、黛玉的拘谨构成强烈的对比。教师要做的就是这样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反复品位语言,借一个设问,从而不断提高思维能力。但很不幸的是我们的教师基本上是在“铺地板”。有些教师担心自己分析不完整,就逐字逐句逐段分析,从词语到注音,从时代背景到作者介绍,从语法、修辞到逻辑,再到每一个段落。横向平铺,好像什么都讲了,什么都分析到位了。但是作业中发现,学生并没有掌握。因为什么都讲,其实就是什么都没讲:什么都讲,教师就讲得没有重点,学生的思考与接受也没有重点。因此,语文课堂上,问题的设置不能是横向的,而是要给学生一架梯子,引领思维的提升。
提问的质量,是有效课堂和有效教学的基础。它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不是一直处于同一个平面,而是不断向上、向深发展。因此,有艺术地设计问题,仍需我们不断探索,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浙江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