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不同文体教学的有效提问模式

2017-01-28

中学语文 2017年36期
关键词:项链思念散文

柳 黎

浅议不同文体教学的有效提问模式

柳 黎

教师的有效的“问”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如何有效提问也大有学问。是无疑而问还是引导式的提问;是含糊其辞的问还是有针对性的问;是随口一问还是精心设计、发人深省的问。课堂提问应该以明确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学情、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为标准。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文本特征采用不同的提问模式。下面就不同的文体,谈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散文文本的有效设问——紧扣“形神”发问

课文中最多的文体是散文,考试中选取最多的也是散文。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所以提问的时候应该紧扣“形神”。也就是让学生把握散文的内容和情感主旨,以此作为我们设计问题的“指挥棒”,所有的问题或间接或直接都与主旨有关,这样教学就有了重点。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首先问学生:散文的特点是什么?本文又是如何体现的?简单扼要的两个问题就包含了这篇文章的该掌握的主要内容。文章的“形”是作者由故都的秋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江南秋的“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由现实中对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诗人对秋的感受。而“神”就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光,抒发对故都的眷恋,流露出内心的忧思和孤独。针对具体的“形”的描写还能进一步提问:作者描写的主要对象是秋,那么主要通过哪些景物来写秋天的?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其中为什么又有关于江南的秋的描写?从“形”开始发问,既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又能体会对比表现手法的效果。既有文本内容的梳理又有写作手法的学习,这也就是最根本的两个问题“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而关于“神”的提问,还能适当地加入比较阅读。比如问:作者为什么不写故都的“春”?为什么偏偏要写“故都”的秋?“秋”的这个意象还能进一步拓展,让学生回顾诗歌中关于秋的名句。比如“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等,涉及秋的诗句中都隐含着悲伤和思念。而故都恰恰就是思念的又一明证。进而还能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如果要抒发思念的悲伤之情就可以把故事的环境安排在故乡的秋天。自然而然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融为一体。

二、小说文本的有效设问——围绕“要素”探究

除了散文,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小说。小说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围绕着一个人或几个人展开的,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载体。掌握小说的“三要素”是理解小说的关键。所以我们的提问就要围绕三要素展开。比如经典小说莫泊桑的《项链》,在学生阅读完整篇课文后,我只提了三个问题:①小说的故事情节有什么特点?②客观地评价主人公玛蒂尔德。③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第一个问题就有很多的答案:情节跌宕起伏;是以项链为线索展开的;结局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文中设有很多的伏笔等等。然后可以再进一步问学生结构技巧的作用,如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有什么作用:从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使得文章结构十分完整,并且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性格变化。而客观地评价主人公,是必须结合相应的故事情节加以分析的,人物的性格又是由人物生活的环境造成的,最后你会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是相关联的。我们只要能够把握住小说的几要素进行提问就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还能掌握小说的写作特点。

三、诗歌的有效设问——结合“意象”分析

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简单的几个意象能构成一个意境,从而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诗歌的提问要以意象为突破口,结合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去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体味诗人的内心情感。比如说《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简单的三个意象的组合,既交代了季节——秋天,还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能很好地抒发诗人内心思念的悲伤。抓住了意象也就抓住了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而且意象在诗歌中多次出现后,就会生成一些约定俗成的意思。比如“秋月”总是和思念分不开,“梧桐树”也总是带着淡淡的忧伤,“杨柳”“长亭”等都和送别时的依依不舍有关。

总之,提问的时候应该抓住文本的特点展开相应地提问。有效提问应该以针对性、启发性为总原则。针对性包括所提的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所提的问题是否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启发性就是在老师的提问后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引导学生思考。课堂提问必须事先有设计,不能信口开河随意发问。当然,有时有一些突发状况,不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之中,那么这时教师的把控课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就相当重要,有时这种突发状况会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课堂的有效提问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我们一定要在“问”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学识、有学问。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苏教版高中语文经典作品细读教学的行动研究》(批准号:B-a/2016/02/51)暨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中学语文经典文本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批准号:16A18J2SZ146)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苏昆山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项链思念散文
滋嘎嘎做项链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环京城的“月季项链”来自哪里?
丢失的红宝石项链
思念
真心假项链
君去后,酒暖思念瘦
思念那么长,寂寞那么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