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构思技巧的运用
2017-01-28唐勇东
唐勇东
记叙文构思技巧的运用
唐勇东
构思是围绕写作目的进行的一种整体性的构想。写作之前,我们需要对文章进行全面的谋篇布局:从确立主题,选择材料,到安排结构,考虑表达等等。在记叙文写作中,明确写作目的是第一位的,主题确定了,围绕主题,才来设置情节,选取材料,安排顺序。
构思手法运用有以下几种情况、几种类型:
一、在选取叙事内容时,不要作空泛的表达,如“我的母亲”“我的老师”等等,而要从具体的角度切入,选取一些较能体现人物特征或文章主题的“点”,使其成为文章的表现中心,这样,文章的内容表达就会显得更集中更有表现力。
如一些经典作品的处理方式,朱自清的《背影》,茹志娟的《百合花》,鲁迅的《药》等,都是用一个集中的物来表现主题或用一条明显的线索来贯穿始终。有些同学在写记叙文时,事件的记叙虽然比较完整,然而,面面俱到,缺乏鲜明的特征和集中的角度,文章显得大而空,这是缺乏构思的表现。如写“母爱”的文章,很多同学都会用“我的母亲”为题,内容上多写母亲为“我”做饭,为“我”送伞,为“我”在灯下缝补衣服,冬夜为“我”盖被子等,文章显得不够集中不够典型。但以下文章,在整体上显示出一定的构思,切入的角度比较细,内容上有集中的安排,写法值得我们借鉴。如《窗口》一文,写自己每次上学,母亲总要站在二楼的窗口向自己挥手告别,直至“我”的身影消失。这已经成为母亲每天的固定行为,“我”也习以为常。然而一天上学,当“我”出门回头的时候,却发现母亲并没有在窗口向自己告别,“我”内心突然产生了一种失落,开始意识到母亲这种行为的意义和对“我”的不可或缺。放学后回家,发现母亲其实是病了。母亲向“我”表示抱歉,而“我”却突然读懂了母爱的含义。以后,每次上学,“我”都大声向站在窗口的母亲告别,每次母亲出门,“我”也站在窗口向母亲挥手。这篇文章显然是有构思的,故事也比较完整,文章内容显得集中,让人读后既感受到母爱的温暖,也体验到文学表达的魅力。
二、在情节的安排上要具有起伏感,事件的展开要一波三折,文章才会显得摇曳多姿。这样,不仅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对人物的性格塑造也能起到更好的表现作用。
我们有些学生写文章时,平铺直叙,没有一点波澜,这样的文章是无法引人入胜的。一篇很好的记叙文,必定有一个相对集中典型而波澜起伏的“故事”。如《最美的心灵》,文章说“我”到城里读书,学校宿舍人多嘈杂住不下,我于是到外面租房,房东老太是一个长得矮小,看起来很丑陋的人,总到“我”的房间来探视,问需要什么东西,“我”都没好气,总觉得她要偷“我”的东西。一天放学回来,发现她用一块砖垫脚,在窗口探视,“我”大喝一声,她解释是怕下雨,帮“我”关窗户,“我”对她更起疑了。后来有一次,“我”卧床在床,父母都在乡下,在绝望的时候,阿婆来了,关怀备至,寻医问诊,熬药喂汤,守候了“我”两天,让“我”感受到了看似丑陋面容下的一颗最美的心灵,让我对生活的认识也更加深刻。选材可能源自真实,但经过作者艺术的塑造与表现,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在主题表现方面也颇为新颖独特。整篇记叙文故事完整,叙述生动,主题鲜明,发人深思。
三、通过巧妙的构思,使叙事内容和主题的表达互为幻化,情节安排集中,叙事内容与主题结合巧妙,能传递出一定的生活哲理,文学色彩非常浓烈。
在记叙文写作中,我们主张学生要掌握文学创作的一些基本手法,并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样,写作思路才能开阔,写出来的文章也才更具“文学的韵味”。如《人生的主角》一文,文章写班上要排一个话剧,开始“我”被选为主角,很高兴。但临近演出的时候,班主任突然宣布“我”改演另一个角色,主角由“我”的竞争对手小丽担任,“我”愤怒,“我”委屈。但后来在父亲的劝导下,“我”平静了。父亲说,人生的舞台其实没有主角配角之分,每个人只要尽力演好自己,人人都是自己的主角。后来演出的时候,“我”倾力去演,“我”的光芒甚至盖过了主角。文章内容和道理相互融合,相互幻化,情节生动,故事完整,主题也得到了很好的推进,可谓形神兼备。
其实,我们想说的是,每个同学都有写作的灵性,都有生活的积累,我们之所以写不好记叙文,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尝试着运用构思的技法,对记叙文写作多一点“文学的表现”,我们就一定能够写出一篇篇精彩之作。
福建东山县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