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个句子“病”在何处?

2017-01-28

中学语文 2017年1期
关键词:梅兰语病介词

这个句子“病”在何处?

邓木辉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语病题中 “有病”的一个句子是: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的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语病认定具有相对性:书面语从严,口语从宽。书面语运用有较多的时间推敲,要求尽可能做到规范与严谨,故评判的标准严一些;而口语交流快速进行,没有足够的时间字斟句酌,很难完全做到规范与严谨(人们一般都用有病用语交流),故评判的标准宽一些——对小有瑕疵的句子会无视其病,甚至认为其无病。语病认定的相对性还表现在:因人而异,见仁见智。笔者注意到:对高考卷语病题中的几乎所有病句,有人曾作过“无病”辩护。①还需指出:约定俗成、“存在即合理”在语病认定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如对“据……显示”“由于……使(致使、导致、造成)……”等的认定和使用就是如此——这些句式理据上显然有病,但因使用的人太多,常被认定为无病。

对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口语交流场合可以认为其无病,但因其出现在高考卷中且不是“没有语病的一句”,故可以“吹毛求疵”分析其语病。这个句子“病”在何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中途易辙——对“父亲”未叙述完整,又另起炉灶叙述“梅兰”;有的认为成分残缺——句首缺少介词“在”,造成双主语;有的认为搭配不当——“经历”不能同时与“苦难和幸福”搭配,“种种”不能同时与“苦难和幸福”搭配;有的认为语序不当——关联词“就算”位置不当;有的认为成分赘余——“她就算再忙再累”之“她”多余;有的认为用词不当——“例外”暗含与别人比较而句中语境无此比较……

权威人士余闻先生每年都在《语文月刊》等发文分析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个句子,他的观点是:语序不当或者成分多余。他在《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甲卷试题分析》中详细分析说:

D项错误可以归为语序不当或者成分多余。问题出在“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这个小句。对小句来说,主语是“她”,“就算……也”都应该是对“她”来说的,而下文的“也不例外”是相对于每天晚上都陪伴在父亲身旁而言的,这就产生了矛盾。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就算她再忙再累,也不例外”。前者把“她”的位置和“就算”的位置互换,“她”只和“再忙再累”构成主谓结构,和“也不例外”没有关系,消除矛盾。后者直接把“她”去掉,从上下文可以看出,主语承前省略了,消除了“她”和“也不例外”之间的矛盾,也不会对理解造成困难。②

这个分析还不能令人信服:①从语义和情理看,“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既指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父亲)的身旁”,也指梅兰“听他(父亲)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即,“也不例外”包括梅兰对父亲的陪伴与听讲,不存在光陪伴不听讲的事理,不存在陪伴与听讲的 “矛盾”,光陪伴不听讲是不合情理的;②“她就算”调序为“就算她”,违反关联词使用的位置规范,造成新的语病,因为,关联词位置要遵守“前后几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放在主语后;前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要放在主语前”之规则,而“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的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这部分以“梅兰”即“她”为主语,“她”指代“梅兰”,全句只有一个主语“梅兰”或“她”,故关联词“就算”只能放在“她”之后,不能放在“她”之前;③“她”固然可以承前省略,但也可以不省略,因为不省略不仅不是硬伤,而且有助于理解——在前面出现两个较长的分句之后,用“她”指代主语“梅兰”,更便于理解。事实上,在一些长句子中,为便于理解和表达简洁,后边常常用“他”“她”“它”等指代前面的主语。

有人说:“例外”只能用于与别人的比较中(如:父亲病重住院,几个子女都轮流陪护,老大身体不好也不例外),不能用于自身。这个看法不成立,“例外”也可用于自身。如:“父亲病重住院,独子天天陪护,就算再忙也不例外”;“他天天坚持跑步,下雨天也不例外”。这样的句子何病之有?

至于“经历”能否同时与“苦难和幸福”搭配,“种种”能否同时与“苦难和幸福”搭配,笔者认为可以,“经历苦难”与“经历幸福”都可以说,“种种苦难”与“种种幸福”也都可以说。

那么,这个句子到底“病”在何处?在以上的几种病因认定中,笔者赞同“中途易辙”及“句首缺少介词‘在’,造成双主语”的认定。其实,这两种病因本质上是一种病因,因为“中途易辙”常常由“句首缺介”造成,而如果用单句表达,消除病因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句首添加介词,让分句变成分,让几套主谓结构变为一套主谓结构。为节省篇幅,本文着重分析这个句子“中途易辙”的病因。

“中途易辙”是高考复习资料中“结构混乱”的一个小类,是高考语文经常考查的一个考点。何为“中途易辙”?所谓“中途易辙”,就是指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如高考复习资料中的两个典型病例(各种高考复习资料讲到语病中的中途易辙,差不多都会以这两个病句为例,网上搜索到的幻灯片也是如此):

1.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

2.我们学校的学生在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两个句子及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有一个共同特点:前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所以是中途易辙。

这两个句子与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几乎完全一致,仅仅是1句多一个介词“自从”,2句多一个介词“在”。有了介词,凸显语病,降低难度,便于学生辨识(学生还可以从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的角度辨识)。去掉介词,两个句子与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完全一致;既然高考复习资料将这两个句子作为中途易辙的典型病例,那完全有理由认定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是中途易辙。

再从阅读的心理机制谈谈。对1句,当读到“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所产生的心理期待是“中国人民”怎么了,可下文另起炉灶说“中国革命”怎么了;对2句,当读到“我们学校的学生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所产生的心理期待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怎么了,可下文另起炉灶说“学校面貌”怎么了;对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当读到“父亲住院期间”,所产生的心理期待是“父亲”怎么了,可下文另起炉灶说“梅兰”怎么了。所以,这几个句子是典型的中途易辙。以上对1、2两句阅读心理机制的分析,分别去掉了介词“自从”“在”,不去掉亦然。

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在语文QQ群中引起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讨论中涉及几个问题:

(一)关于“父亲住院期间”的短语类型认定

不言而喻,“父亲住院”是主谓短语,这是低级问题,无需讨论。而对“父亲住院期间”的短语认定颇有分歧。有人认为是偏正短语,但在具体切分上又有所不同:有的认为“期间”是中心词,“父亲”与“住院”是“期间”的两个定语,分别修饰限制“期间”;有的认为“父亲住院”先构成主谓短语,再作“期间”的定语。将整个“父亲住院期间”认定为偏正短语,必须以“期间”是实词(意义实在、能单独回答)为前提,但“期间”是否为实词,这似乎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退一步说,即便“期间”可看作实词类的名词(有工具书将其作为名词收录),那么,类似的,“后”“之后”“以来”(特别是“以来”)可看作实词类的名词吗?“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后”“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我们学校的学生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我们学校的学生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以来”等是偏正短语吗?显然不是。笔者冒险一些,倾向于将“父亲住院期间”看作主谓短语,因为“住院期间”是对“父亲”的陈述。

(二)关于“父亲住院期间”是句子还是句子成分的认定

在D句中,“父亲住院期间”是句子还是句子成分,大家看法也有分歧。有人认为是句子成分状语。但无论将“父亲住院期间”看作主谓短语还是偏正短语,都不好直接将其认定为状语,因为作状语的是副词、形容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介宾短语等,主谓短语或偏正短语,需在前面加介词,让其变为介宾短语,方能作状语。毫无疑问,“在父亲住院期间”“自从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在我们学校的学生深入开展 ‘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等介宾短语是时间状语(原句的“在……后”表明:时间词往往需要加介词与之组成介宾短语),而“父亲住院期间”“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我们学校的学生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等,是不好直接认定为时间状语的。笔者倾向于将它们认定为分句。

将以上句子加简化,有助于我们明确认识。且看:

3.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革命改变了样子。

4.我校学生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3、4两个句子的前一部分是状语吗?如果是,那它们是没有语病的,然而它们是中途易辙典型病例的压缩!

(三)关于“父亲住院期间”的前面是否加介词“在”

毫无疑问,在D句中的“父亲住院期间”之前加介词“在”,将其变为介宾短语“在父亲住院期间”,让这个介宾短语作状语,这一部分不会引起短语及成分认定上的任何分歧。但问题随之而来:要让“父亲住院期间”作状语,一定要在前面加介词“在”吗?可否将“父亲住院期间”看作“在父亲住院期间”的省略形式?口语乃至书面语不是有大量不加介词的用例吗?开头表达的“相对性”意思已经说明:口语场合,要求从宽,可加可不加,不加亦不算病;书面语场合(特别是在高考卷的语病题中),要求从严,不能不加,不加有病。因此,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需在句首加“在”,高考复习资料中的两句需分别将介词“自从”“在”调到句首,让它们变为介宾短语,让介宾短语作全句的状语。

综上,2015年全国甲卷语病题中的D句及类似病句,看作中途易辙更为恰当。

这些句子的病因既然是中途易辙,“治病”的办法之一就是,在句首加介词,让主谓短语(抑或“偏正短语”)变介宾短语,让分句变成分(状语),让陈述对象一致。如:

D.在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的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1.自从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

2.在我们学校的学生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还有其他修改办法,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

①邓木辉:《这些句子为什么有语病》,教学考试,2012年版第17页。

②余闻:《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甲卷试题分析》,《语文月刊》,2015年版第9期。

[作者通联:贵州福泉市县府路福鑫苑小区]

猜你喜欢

梅兰语病介词
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
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
介词和介词短语
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的语病及矫正策略研究
二十世纪美术钩沉·邓尔雅
介词不能这样用
高考语病题辨析三部曲
例谈词语语义重复的问题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病例说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