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花鼓艺术探源
2017-01-28赵丽
赵 丽
(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翼城花鼓艺术探源
赵 丽
(运城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翼城花鼓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晋南乃至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文章首先概述了翼城花鼓的起源,紧接着探讨了翼城花鼓常见的表演形式,包括歌舞表演、杠上表演、多鼓表演,紧接着从肢体动作、花鼓唱腔、服装道具三个角度分析了翼城花鼓艺术的特征。
翼城花鼓;艺术特征;表演形式
山西是中国著名的鼓乡,有着悠久灿烂的鼓文化,不同类型的鼓种广泛地分布在三晋大地上,其中最为知名者有曲沃拨浪鼓、洪洞威风锣鼓、平陆黄河敲鼓、万荣软槌鼓,当然,也包括本文的研究主题翼城花鼓。翼城隶属于临汾市,位于山西南部,因此,翼城花鼓也被称作晋南花鼓。翼城花鼓是有着独特表演形式的鼓种,融歌舞技于一体,表演时情绪热烈、动作夸张、风格淳朴,有着浓厚的黄土高原特色,翼城也因之被称作“花鼓之乡”,甚至有“人人会打花鼓,人人爱打花鼓”的说法。翼城花鼓起源甚早,历史文化价值深厚,2006年便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当然,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似,在网络化、全球化的今天,翼城花鼓在传承与保护上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问题。鉴于研究也是保护形式的一种,对翼城花鼓艺术做了相应的探究。
一、翼城花鼓概述
翼城花鼓,历史悠久,但其具体起源,今已不可考。但从今天发现的考古成果而言,翼城花鼓表演形式的雏形早已形成。举例而言,同隶临汾的侯马县出土文物中,就有不少文物上刻画有女性舞花鼓的动作,神态与当前翼城花鼓极为相似,且花鼓位置也较为接近,这些都从侧面说明了翼城花鼓的历史久远。民国年间出版的《翼城县志》载有“翼城花鼓始于晋末,发展于唐代,盛行于明朝”,由此看来,翼城花鼓也有千余年历史。翼城花鼓最初的表演形式较为单一,演员基本全为男性,后来,随着女演员的不断增多,以及表演形式的日益丰富,才逐渐发展为今天融鼓、舞、技于一体的综合表演模式。当前,翼城花鼓的表演形式主要可以分为游街表演与场地表演两种,游街表演多为民间节日庆典时的表演,动作相对简单,以烘托节日氛围为主,场地表演则指在固定场地中的表演,对演员的表演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场地表演分斗花鼓与场地表演两种,斗花鼓以鼓手间花鼓技巧争斗为主要内容,是花鼓表演中最为精彩的部分,而广场表演则配有花鼓唱腔,所唱内容则多为晋南民俗歌曲,欢庆热闹。
二、翼城花鼓常见表演形式分析
经过千余年的演变,尤其是明清以来数百年地发展,翼城花鼓的表演形式已经非常丰富,有上百种套数,不同套数的表演形式无论在舞蹈内涵还是在肢体特征上都有着不小的差异性,和谐共生的表演形式共同塑造了翼城花鼓的艺术品格。
(一)歌舞表演
所谓歌舞表演,指的是有歌有舞,其中花鼓是表演中的核心,兼有女苗子和丑角。不同的角色负责不同的工作,鼓手居中敲击花鼓,女苗子在队伍中边敲打花鼓,边变换队形,使歌舞表演更加灵活有力,丑角则主要负责逗趣,在鼓手以及女苗子中间插科打诨,当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逗乐观众。丑角通常服饰滑稽、装扮夸张、表演浮夸,在严整的表演队伍中四处流动,看似破坏了表演队伍的整齐划一,但实质上给花鼓表演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表演氛围,因此,深受观众的喜爱,不少丑角的知名度甚至超过了花鼓手。歌舞表演,自然少不了歌,通常为晋南民歌。在花鼓表演进行到一定的时候后,花鼓手会中长休息,此时便是女苗子一展歌喉的时机,女苗子在场地中央,清唱当地流行的小曲、小调,舒缓一下疲乏的身体。当然,不同于其他花鼓表演中歌唱内容的重要性,在翼城花鼓中,歌唱仅仅是中场休息时才有,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杠上表演
如前所言,翼城花鼓是一种融鼓、舞、技于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杠上表演则是体现表演中“技”的主要成分,这里的“技”指的是技巧,引申为杂技,指花鼓表演中难度系数高的肢体动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杠上表演需要演员在杠上表演花鼓,对演员的演出技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一般都是鼓手中的佼佼者才能参与到杠上表演中。杠上表演根据表演人数的不同可以分为单人上杠、双人上杠、三人上杠以及多人高低杠等几种形式,人数越多,表演的难度系数越高,其中尤以高低杠的难度为最。高低杠由两个双杠和一个单杠组成,在表演中,花鼓手边敲击花鼓边上杠,待上杠后则集中精力表演花鼓动作,并摆出各式各样惊险的造型。正是由于高低杠的刺激性、紧张性,才使其成为花鼓表演中的焦点所在,能够吸引住全场的目光。当前较为常见的杠上表演花鼓节目有《空中取酒》、《仙人过桥》等。
(三)多鼓表演
杠上表演是翼城花鼓中技术难度要求最高的表演,而多鼓表演则是表演技巧最为繁密的表演,因此,观赏价值更高。多鼓表演中的多鼓指的并非参与表演的花鼓手人多,而是指花鼓手本人持有的鼓多,一般而言,每个人至少身系3面鼓,当然,更多的情况下不止3面,7面鼓、8面鼓乃至9面鼓都非常常见,甚至有“满天星斗”的美誉。多鼓表演不同于单鼓表演,通常也难以参与到游街表演中,这和多鼓表演中演员移动不便有着很大的关系。身系数面鼓使得演员难以快速、大幅度移动位置,娴熟的手上技巧就成为多鼓表演最大的看点。在多鼓表演中,鼓手需要踢脚剁脚,多方位快速扭动、飞舞缠绕等,既灵巧多变,又非常的铿锵有力,气势十足。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翼城花鼓表演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迁,总的而言,便是观赏价值越来越高,而多鼓表演则是技巧观赏性的焦点所在。
三、翼城花鼓艺术特征介绍
(一)肢体动作的特征
翼城花鼓作为我国鼓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类型,不仅仅涉及到敲鼓,同时也与舞蹈、杂技也有着很大的关联度,因此,肢体动作的特征也迥异于一般性的鼓种。首先,就肢体特征而言,翼城花鼓要求鼓者双膝大八字站立,上身前倾45°的同时,双膝朝前呈90°弯曲。这种肢体特征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交通极为不便,老百姓日常生活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双膝大八字站立,上身前倾45°的体态,而这也是花鼓表演体态特征的根本来源;其次,就花鼓打发而言。花鼓有单人单鼓、单人多鼓等形式,多鼓表演是最为考验技艺的表演,鼓手同时背头鼓、胸鼓、背鼓、腿鼓等,鼓手此时表演极为注重双手的迅速性,在身体周边四处打鼓,声音清脆,悦耳动人。
(二)花鼓唱腔的特征
歌舞表演是翼城花鼓中最为常见的形式,但歌的作用与地位其实远远低于舞。如前所言,花鼓表演是融鼓舞技于一体的综合表演形式,并没有提到歌,歌的作用可想而知。翼城花鼓中的唱腔多集中于开场、结尾以及中间休息等几个环节,主要用来调节气氛、放松心情。唱腔的内容与花鼓表演的内容关联度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毫无关联,这也是歌作为附庸地位的一种反应。花鼓唱腔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当地民歌,主要内容不外乎男女传情、家庭关系、长辈教导等。在歌舞表演中,反映女儿回娘家,与小姑子、嫂嫂之间关系的唱腔最多,这是民间生活中总结出来,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内容,因此,深受观众喜爱,能够使人感同身受。花鼓唱腔由领唱者定调,多为清唱,并不适用乐器伴奏。《五流水》以及《动四锤》最为普遍,歌唱者众多,效果也非常显著。
(三)服装道具的特征
翼城花鼓,自然以花鼓作为最主要的道具。翼城花鼓不同于普通的鼓,它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件艺术品。花鼓通常为红色,色彩极为鲜艳,上面一般刻有黄龙或者其他雕饰。鼓帮上多为彩绘,有各色花纹,甚至鼓面上都有一些小装饰,如花纹图案等。这些装饰使得花鼓的鼓不仅具有敲打的价值,本身也就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采用此种花鼓表演,能够使人在表演中与鼓合为一体。《翼城县志》在对花鼓的介绍则为“面四寸三分,高一尺三寸,面绘云彩身绘花”,这是对翼城花鼓外形最佳的介绍。除了花鼓以外,大锣也是花鼓表演中的常用器乐,大锣与花鼓相似,造型也非常精美,比如外环配有花饰等。在表演中,女花鼓演员的服装独具特色,从头到脚都与花字相关,比如头上戴的是花冠,脚上穿的花布鞋,上身是彩花袄,下身是彩花裙。此外,女苗子以及小丑的服装也各具特征,比如小丑的服装,裤子肥大,不伦不类等。
四、结语
翼城花鼓艺术作为一门有着上千年发展历程的艺术,有着极为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历史传承价值。翼城花鼓不同于一般的鼓种,兼具鼓、舞、技三种不同的要素,其中鼓是基本内容,舞是审美体验,而技则最能吸引观众。当前,翼城花鼓面临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皆难以避免的失传风险,对此,强化其表演形式与艺术特征的探究,对翼城花鼓更好的传承意义深远。
[1]赵蓉.山西民间歌舞——翼城花鼓[J].舞蹈,2007(07):44-45.
[2]陈华强.翼城花鼓艺术探源[J].文艺研究,2007(08):128-131.
[3]贺月甜.山西翼城花鼓的艺术特征研究[J].艺术评鉴,2016(21):56-58.
[4]李茜.山西翼城花鼓艺术特征和文化旨趣探究[D].太原:山西大学, 2012.
J722.2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