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读者档案的建设

2017-01-28李鹏

山西档案 2017年5期
关键词:信用图书馆信息

文 / 李鹏

公共图书馆读者档案的建设

文 / 李鹏

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公共图书馆读者档案所存在的缺失,提出了公共图书馆读者档案的构建策略:充分发掘图书馆潜在读者,构建读者信息追踪反馈平台,开发文献资源推送服务,构建信息共享体系等。

公共图书馆;读者档案

读者档案是读者在使用图书馆文献资料、接受图书馆服务时所产生的和读者相关的所有资料,是读者在参与图书馆各项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它主要可以分为读者业务档案、读者信用档案以及读者成果档案等三大类型。读者档案的建立和开发能够让公共图书馆更准确地把握各类读者对信息的需求范围和专业程度,确立有针对性的服务策略,及时更新服务方式及内容,将被动服务化为主动服务,从根本上促进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深入和发展。然而,当前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档案严重缺失,对读者档案的构建模式进行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共图书馆读者档案的构建现状

(一)数字档案与纸质档案兼具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僵化、被动的服务理念。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档案构建工作日趋科学化和多元化[1]。现阶段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并行发展的趋势已成主流,互联网技术对公共图书馆档案构建工作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图书馆+”的诞生带来信息、资源、数据的互联互通,推动着公共图书馆的档案构建模式不断更新。公共图书馆不但构建了海量的纸质读者档案,而且构建了数字化的读者档案,移动信息终端搭建了崭新的图书馆发展平台,为图书馆客户端、网站和短信等移动服务方式提供了无限契机,实现了书面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双轨制管理。

(二)读者档案的内容详尽深入

首先,读者档案的内容面面俱到,囊括了读者的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电子邮箱、所学专业以及研究方向等多个方面。其次,读者档案的构建遵循了读者第一的原则,档案充分展现了读者对书籍的实际需求和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有关看法。最后,当前读者档案的分类非常明确,在构建过程中,档案工作者依据公共图书馆的具体情况,由采编部门以及专业档案人士进行统一、科学、规范化的管理,还根据保存的时间,将读者档案分为了长期保管类和短期保管类。

二、公共图书馆读者档案构建中的主要问题

(一)读者信用档案缺失

读者信用档案是读者档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学术界对于公共图书馆中读者信用档案的建立已达成共识。但在现实情况下,依旧有70%以上的公共图书馆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读者信用档案,致使部分读者在接受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失信现象,集中体现为所借阅的图书逾期归还或不归还;污损或破坏图书;预约图书后超期不借以及恶意地占有文献资源等。这严重破坏了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及时性,降低了公共图书馆的总体服务质量。

(二)读者业务档案缺失

读者业务档案指的是围绕读者在自身专业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所形成的有价值的资料。读者业务档案不但专业性强,而且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然而大多数公共图书馆读者业务档案的构建水平低下,即便是在构建完毕之后,读者业务档案大多也都仅仅滞留于肤浅的保管层面,并未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利用,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三)读者研究成果档案缺失

读者研究成果具体是指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所获得的受到社会承认的所有学术成果。公共图书馆的读者通过查阅书籍文献,每年度均会有大量研究成果诞生,这些优秀的研究成果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读者研究成果本应当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但是大多数的公共图书馆只是将读者研究成果视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统计数字,仅仅用于汇报工作和年终总结,甚至干脆束之高阁,弃之不用[2]。

三、构建公共图书馆读者档案的路径创新

(一)构建读者信用档案并提升读者业务档案服务理念

读者信用档案的构建必须在技术上可行、法律上允许、实践中易于被读者接受的前提下展开。一方面,应当在公共图书馆的内部设立统一的读者信用管理机构。读者信用档案的构建与管理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多个环节,如对读者的信用征信、信用评估以及信用公示等。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或是在一些职能部门下设分支机构,专门从事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归档,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需制定关于信用管理的制度;了解信用管理部门的职责、权利及个人信用信息的开放范围,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另外,构建读者信用档案时要注意内容的全面性,主要内容要涵盖读者的个人信息、读者信用记录、读者的经济状况记录以及读者所受到的来自社会的奖惩情况,并且及时对这些档案内容进行更新完善,确保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必须形成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把对读者业务档案的构建与管理作为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方法,把读者在业务工作当中形成的经验和认识,以及在各个环节自然形成的知识、数据、资料等信息成品或半成品记录下来并存档,并通过网络传递的方式展开沟通交流,成为共享知识,实现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最大限度地发挥读者档案信息隐性知识的价值。通过对读者业务档案的再组合、深挖掘,为更多的读者提供更便捷、更有价值的信息。公共图书馆应把开发利用读者业务档案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进行[3]。

(二)充分发掘图书馆潜在读者

公共图书馆在构建读者档案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读者个人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文化程度以及知识水平等,记录读者的职业性质及其信息需求特点。对于一些生活现状不容乐观的读者,需要提供相应的社会帮扶服务。对需帮扶的读者群体,公共图书馆可采用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方式向其提供上门送书的图书借还服务,免费开展多样化的技能培训活动和技术普及教育,构建新型的读者档案。公共图书馆必须引导读者利用闲暇时间开展阅读以及交流活动,提供丰富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和专业技术人员等优势,采用各种方式挖掘高校图书馆潜在用户,发挥其教育和社会服务职能,构建高质量且具有实际价值的读者档案;强化读者研究成果的收集、归纳及利用。公共图书馆构建读者成果档案必须掌握读者的基本情况,明确读者的需求和意见,档案分类准确,存取方便快捷。图书馆对读者成果的收集较为普遍的方式是通过读者到图书馆借阅书刊时请读者将成果顺便带来,制作副本后便立刻归还。公共图书馆为了全面收集读者成果,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如上门收集、展牌宣传收集、通过媒体舆论收集、利用征文活动组织收集,将读者获奖征文收入个人成果档案等。

(三)构建读者信息追踪反馈平台

公共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强化与广大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构建读者档案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对社区读者群体的行为进行科学分析,提升信息服务的协调性以及通用性。公共图书馆在推出社会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应当对社会服务的宣传和推广给予高度重视。在推出社会服务之后,公共图书馆还应当及时进行服务的跟踪与完善,从而充分了解并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公共图书馆读者档案的构建还需充分发挥学科馆员的功能,多角度收集读者的需求信息和意见,归纳读者的共同问题,拉近读者和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距离,使信息服务贯穿于读者信息需求的整个过程,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构建一个固定的信息追踪反馈平台,通过网页、电子邮件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信息追踪、反馈,通过反馈信息及时完善图书馆服务的策略和手段,构建更有效的图书馆读者档案[4]。

(四)开发文献资源推送服务

当今社会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日趋强烈,也更加渴望获取具有实际价值的信息。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当及时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开发,以方便广大读者使用,为读者档案的构建奠定基础。一方面,通过对依附于各种载体的知识信息进行过滤、重组和创新,大力开展文献信息的开发以及深层次加工,对数量可观的一次文献进行系统的搜集、分析研究、归纳整理成研究综述、专题总结等二次、三次文献供读者选择利用。另一方面,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采集其它信息资料。例如,除了提供静态的信息资源外,还可以通过参加展览会、交易会、座谈会、发布会、研讨会以及交流会等形式丰富的活动,获取多元化的动态情报信息,让广大读者能够及时把握全新、最快的学科动态,更多地创造与读者沟通的机会,从而构建科学且有价值的读者档案。公共图书馆还可以深入到一线为读者提供直接的信息推送服务,如网络推送服务、图书推送服务以及文献信息推送等,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促进读者档案构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构建信息共享体系

在读者档案的构建中,公共图书馆应当对读者群进行详细分类,并依据不同的读者群创建信息共享体系。信息共享体系是一种培育读者信息素养、推动交流与协作的新型虚拟环境。读者通过信息共享体系不仅能够享有多样化的信息服务,获取类型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可以向其他的读者或服务台寻求帮助,满足自身的个性化需要。这不但有助于普及公众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流通,改善社会面貌,而且能够真正让图书馆服务整个社会,构建更加真实有效的读者档案。另外,构建信息共享体系还能够发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整个社会的信息服务效应和合力的作用;有利于读者在相对集中的空间获得所需的全部文献,让读者档案的构建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这不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有效提升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及效率,满足了现代读者的信息需求,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档案构建的重要创新对策之一[5]。

[1]饶增阳.借力新媒体创新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J].山西档案,2014(4).

[2]张小英.学术交流视角下图书馆出版服务新模式探讨[J].出版广角,2015(14).

[3]周莉.基于读者档案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创新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2).

[4]史丽香.高校图书馆读者网上荐购的现状与思考——基于对50所高校的调查[J].图书馆论坛,2013(5).

[5]曾咏梅.昆士兰大学图书馆社会服务体系研究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6(3).

(责任编辑:虞志坚)

G270;G258.2

A

1005-9652(2017)05-0119-03

李鹏(1978-),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资料。

猜你喜欢

信用图书馆信息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图书馆
订阅信息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