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中都研究现状述评

2017-01-28周梦柯赵慧君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都凤阳研究

周梦柯,赵慧君

(1.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 淮北 235000; 2. 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

古代都城研究是历史学者和建筑学者共同关注的学术课题,它通常涉及都城选址[1]、都城类型[2]、都城制度[3]、相关政策[4]、人物[5]、事件[6]等诸多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代都城研究领域不断拓宽,过去许多被忽视的问题逐渐受到重视,有些还一度成为学术研讨的热点。然而对于陪都,尤其像明中都这样始建终弃的都城,至今仍未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明中都是明王朝建立之后修建的第一座都城,位于今安徽省凤阳县,大规模修建始于洪武二年至八年(1369—1375),其后陆续修建了演武厅、龙兴寺等,高墙建筑直到成化中期才最终定型 。明中都由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龙兴之地”,又是明朝中后期羁押皇室宗亲罪犯面壁思过之处,因而在明代备受人们关注,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清代以降,明中都逐渐没无闻。近代以来,由于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力客观上远不如明都北京和南京,明中都逐渐淡出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现代学者对明中都的有关研究,仍以已故著名史学家王剑英先生的系列论著成就最高,其后则有陈怀仁、夏玉润、孙祥宽、唐更生等人论著较具代表性,他们所取得的成果为今后明中都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下面,主要根据不同时段研究重点差异,分3阶段对明中都研究的重要论著加以梳理,在把握研究现状的同时,以期从中探索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从而有利于今后有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1 明中都研究的缘起

20世纪70年代中期,王剑英先生《明中都城考》(凤阳县文化馆印制,1975年。此书后改名为《明中都》)的问世正式揭开了现代明中都研究的帷幕。王先生去世后,陈怀仁、王红等学者将他的成果搜集、整理、汇编成了《明中都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一书,便于后人查阅。此外,王剑英先生的代表性论著还有《明中都遗址考察报告》(凤阳县明中都遗址博物馆等印制,1982年)、《〈明中都〉提要》(《建筑历史与理论》1981年第二辑)、《明中都》(《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年第2期)等。王先生对明中都城墙、宫殿、护城河、钟鼓楼、明皇陵、龙兴寺等遗址进行了较为详备地考察,搜集了许多珍贵的数据与图片,对明初营建明中都时的一些基本问题,如都城选址、营建概况、营建过程、布局设计、罢建原因、历史变迁、后世影响、明皇陵碑刻等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与探讨,并对史书中一些失实之处进行了考证,引领了该阶段的研究趋势。王剑英先生为后人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奠定了其明中都研究的开创性地位。

继王先生之后,最先对明中都进行研究的有刘思祥、王幼生、孙祥宽、陈怀仁、夏玉润等一批受王先生治学精神感染的学者。他们继承并发展了王先生的成果,对于明中都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广作用。其中,该阶段的代表性论作有以下3类。

(1)明中都罢建原因研究。明初中都罢建原因的研究是明中都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它涉及明初都城营建政策、经济政策、移民政策,以及凤阳职官制度与政策的研究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在罢建一事上,王剑英先生认为是人民的英勇斗争迫使朱元璋违心的停下了穷侈极丽、即将完工的营建工程,放弃了建都凤阳的打算。刘思祥与王幼生《明中都罢建原因初探》(《安徽史学》1986年第4期)一文从朱元璋的个人性格、明初政局不稳、臣将骄奢等不同角度,讨论了明中都罢建的多种原因,这是对王先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孙祥宽在《明太祖中都兴革考略》(《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5年)一文中则认为,削弱淮西勋贵集团势力是罢建中都的最主要原因,同时刘基的谏言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综而观之,虽然这几种说法的视角与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但它们并无太大的相悖之处,亦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该阶段对于明中都罢建原因的认识基本一致,即国家初建,内忧外患,以及太祖的深明远虑。

(2)明中都设计布局研究。王红在《明代天坛的承袭与演变》(《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一文中对于明初在凤阳、南京、北京营建的天坛进行了比较研究,她指出明初三都的祭天建筑群,既有承袭借鉴,又有发展演变,肯定了明中都天坛在设计布局方面的影响力。该文章亦是现代明中都设计布局研究中的先驱者,较具开创性。

(3)凤阳明皇陵研究。孙祥宽《凤阳明皇陵及其石刻研究》(《东南文化》1991年第2期)一文为明中都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皇陵石刻开始引起学界的注意,为后期明中都其他砖石雕刻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孙先生对皇陵石刻的数量配置、艺术特色、建置年代等进行了考证。同时,他还对皇陵碑和32对石像生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石雕艺术也进行了重点分析与研究,剖析了明初石雕艺术上承宋代,下启明清,具有元代风格的时代特征。

此阶段亦不乏有关中都的介绍类论作,它们为呼吁学界关注明中都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如刘精义《明代宫殿与陵墓的花斑石》(《史学集刊》1983年第1期)、陈怀仁与夏玉润《朱元璋的乡土情》(《第五届中国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明史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1993年)、叶恩霈《凤阳明皇陵》(《治淮》1996年第8期)等。

2 明中都研究的初步发展

经过20余载的过渡,在1997—2006的10年间明中都研究进入了一个初步发展阶段。既有邸金强、刘毅、梅林、邵若男等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加入,又吸引了一批青年学者,明中都的研究视角不断拓宽,专题化研究日趋显著,相关专著与论文也日益丰盈起来。这一阶段的具体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凤阳明皇陵研究的初步发展。其一,是对于明皇陵陵园结构的整体研究。周致元《明代凤阳的皇陵》(《东南文化》1997年第1期)一文在王剑英先生的研究基础上对皇陵的修建和管理,祭祀与影响等内容做了进一步的补充与说明。刘毅《明代皇陵陵园结构研究》(《北方文物》2002年第4期)一文则探讨了明代诸陵园结构的异同和基本特征,特别突出了凤阳皇陵对于宋陵制度的继承,以及在祭祀场所变化上的显著差异。同类研究成果还有陈怀仁与夏玉润《试析明皇陵的特点》(《首届明代帝王陵寝研讨会暨首届居庸关长城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邸金强与孙祥宽《凤阳明皇陵陵寝制度研究》(《世界遗产论坛:世界遗产与城市发展之互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等。其二,是对于明皇陵砖石雕刻的进一步研究。秦士芝《明代祖皇二陵石刻上的龙纹》(《东南文化》2001年第7期)一文以具体的龙纹为研究对象,对祖皇二陵石刻的异同进行了一次细化的对比研究,重点考证了明初皇陵龙纹的时代特征,这对于研究洪武朝及其前后的各类器物纹饰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温玉清《安徽凤阳明皇陵碑及碑亭考略》(《第三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辑》2004年)一文对一些现存明初与皇陵碑亭形制相近的碑亭实物进行了介绍与研究,主要强调了皇陵碑及碑亭的文物价值。作者从碑刻文字入手,逐层深入,直至明清两代帝陵碑亭的建制。这种研究方法亦是后人研究明初碑刻或其他遗迹文字等所应注意的,其学术价值不容忽视。谭成富《明皇陵出土砖雕古钱》(《安徽钱币》2003年第3期)一文是目前为止,皇陵砖石雕刻研究中较为新颖的题材。作者应用考古资料,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了明中都砖雕石刻的特征。同时,季永《遗珠新证洪武瓷—明中都城遗存洪武陶瓷浅论》(《收藏界》2006年第5、6期)上下篇论述了明中都瓷器、砖瓦的类型、形制等,对研究有关砖石雕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不得不提的著作是夏玉润先生的《朱元璋与凤阳》(黄山书社,2003年),该书对于明中都的兴废、字砖、皇陵石刻、官吏组成等各个领域都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可谓该阶段较为系统的研究型专著。

(2)明初午门研究的兴起。该阶段对于午门的研究,较之皇陵略显单薄。曹春平《明初三都午门之比较》(《古建园林技术》1997年第4期)是率先关注中都午门个案研究中的代表,文章不仅对明初三都的午门营建状况和午门现状进行了梳理,还对明初三都宫城午门之间的承袭关系进行了探讨。强调明初午门开一代宫城门阙之制,突出了其承上启下的地位。孙祥宽《明南京和中都的午门》(《紫禁城》2005年第3期)一文与前一篇文章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有共通之处,两文相较,孙先生的研究更加细化与深入,而曹先生的研究却更为系统与完整,但两人的研究方法、内容,以及研究成果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3)明初凤阳职官制度及其他。陈怀仁与夏玉润《明代凤阳官吏的组成》(《第九届国际明史学术讨论会暨傅衣凌教授诞辰九十周年论文集》2003年)一文对明初凤阳的政府机构沿革、官员设置与职能,以及中都相关建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探讨。两位学者经过严谨的数字统计,阐明了凤阳地区官多民少是导致百姓贫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喻学才《明初三大帝都的设计师研究》(《南方建筑》2003年第4期)一文是比较少见的关于明初都城设计师的研究。文章对于明初参与三大帝都建造的代表性人物进行了重点研究,开拓了明中都研究的又一新领域。同时,梅林与孙祥宽《论明中都遗址保护与利用设想》(《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2005年)一文从建筑规模布局、历史变迁情况、现存遗址状况、文物价值等方面论证了对明中都遗址进行保护与利用的价值所在,是近年来明中都保护与利用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对于明中都的保护与利用具有十分科学的指导意义。

此外,同类研究成果还有吴晗《朱元璋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晓原《明代第一城,气势贯江淮》(《上海文博论丛》2005年第2期)、林金树《〈明中都研究〉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1期)等。

3 明中都研究的逐渐兴盛

2007—2016的10年是明中都研究的逐渐兴盛时期,该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明中都都城整体研究。其一,都城规划设计。有关明中都建筑制度的研究,可以追溯至陈怀仁《“明前期三都”都城规划制度的创立与传承》(《第十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4年)一文只是第二阶段该领域并未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梅林与孙祥宽《论明中都的设计布局》(《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2007年)一文探讨了明中都的平面设计和建筑布局的整体特点,突出了中都建制在左祖右社方面的开创性作用。曹鹏《明代都城坛庙建筑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一文不但对明中都营建时的诸多坛庙进行了系统梳理,还对明中都的城市规划方法、思想与理论进行了探讨,重新解读了诸多重要历史遗留问题,作者的许多见解都较具开创性。其二,明中都罢建原因的重新思考。杨永康《朱元璋罢建中都与〈明太祖实录〉的隐讳》(《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一文史料详备,视野开阔,作者在深度把握朱元璋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比对基本史料,对明初罢建中都一事重新进行剖析,且发掘出了《明太祖实录》对于此事记录有意曲笔的原因在于掩盖朱皇帝的迷信思想。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元明建筑)(《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与孙祥宽《刘基谏止中都的前前后后》(《紫禁城》2012年第5期)则认为罢建中都的原因在于:刘基多次劝谏使朱元璋意识到了迁都故乡存在的自然弊端与社会隐患。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与第一阶段相比,学者们对于同一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从而也使诸如明中都罢建原因等一些问题得到了更好的诠释。此外,同类研究成果还有:陈怀仁《明初三都规划制度比较——兼析明中都规划布局对北京城的影响》(《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 2007年)、白颖《明洪武朝建筑群规模等级制度体系浅析》(《建筑师》2007年第6期)、高宜生《明代官式砖构建筑范式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孙祥宽《明成祖北建北京宫阙与南修武当宫观仿照明中都规制研究》(《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2012年)、翟志强《由〈明实录〉看明代皇家宫殿的营建顺序》(《兰台世界》2013年第2期)、彭亚茜与陈可石《明中都中轴线形态设计探索》(《规划师》2015年第9期)、周金鑫《明前期都城选址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等。

(2)明中都建筑个案研究。其一,明中都钟鼓楼再研究。时隔多年,邸金强与孙祥宽《试析明中都鼓楼的形制特色》(《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2007年)一文继王剑英先生之后,重新对明初钟鼓楼重视起来,文章中许多经实地考察得来的数据,既对前期王先生的研究做了补充,亦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夏玉润《中国古代都城“钟鼓楼”沿革制度考述》(《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2010年)一文则系统地考证了我国古代钟鼓楼制度的流变及其文化内涵,并突出强调了明中都鼓楼在我国鼓楼制度史上的巅峰地位。此后,陈怀仁与夏玉润《明中都钟鼓楼的形制、朝向及其文化内涵》(《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2010年)一文进一步考证了明中都鼓楼在形制、朝向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且开始关注“万事根本”“卍”字、三连方胜等内容,透露出该方面研究存在的巨大发展空间。其二,龙兴寺研究。邸金强与孙祥宽《朱元璋与龙兴寺》(《第十二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一文阐述了朱元璋与龙兴寺之间的深厚渊源,追溯了龙兴寺作为国内名刹的历史渊源,是为数不多的有关明初龙兴寺研究中的代表作。其三,午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辛岚《明代宫城午门形制演变特征探究:以明代凤阳及南京宫城午门为例》(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一文在曹春平与孙祥宽两位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实地考察,对明初凤阳与南京午门的都城选址、规划设计、布局特色、宫阙制度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考证、对比,是近年来青年学者研究中的代表作。

(3)明中都砖石雕刻研究。这一时期,有关明中都砖石雕刻的学术成果主要有以下2类。

一是资料搜集整理类。这类著作又分为两种;"由阚绪杭主编的《凤阳明皇陵建制与石刻艺术》(文物出版社,2012年);#是由阚绪杭与唐更生等共同主编的《凤阳明中都字砖》(文物出版社,2016年)。其中,《凤阳明皇陵建制与石刻艺术》一书对明皇陵现存石刻——石像生与碑刻逐一排序、编号、拍照、绘图,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后人进一步研究明皇陵石刻提供了许多便利。《凤阳明中都字砖》一书共收录了482块字砖拓片,并对它们整理编号。此外,对于砖文位置、书写内容、书写模式等均有记录,十分便于检索。同时,此书中还节录了前人研究成果中有关字砖的介绍和论文,意义非凡。

二是研究型成果。主要是对明皇陵石像生的研究。该阶段,学界对于明皇陵石像生的种类、数量、形制、建置年代、艺术特色、象征意义、文化内涵等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代表性论作有邵若男《明皇陵雕刻艺术》(《雕塑》2007年第1期)、王磊《凤阳中都皇陵石像生的艺术特色》(《雕塑》2008年第6期)与《明皇陵石兽的象征意义》(《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夏寒《试论明皇陵、孝陵神道石刻制度的形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第3期)、刘毅《明凤阳皇陵神道石刻研究》(《文物》2014年第5期)、郑艺鸿《明皇陵石刻宦官及服饰考》(《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与《明皇陵石刻文官服饰考》(《装饰》2015年第5期)等。此外,一些学者在研究明中都的营建、形制等问题时对砖石雕刻也有所提及,但多属介绍性质。如邸金强与孙祥宽《试析明中都鼓楼的形制特色》(《中国紫禁城学会》2007年)、陈怀仁与夏玉润《明中都钟鼓楼的形制、朝向及其文化内涵》(《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2010年)等。因这类文章数量较多,兹不赘举。

同时,随着明中都研究的日益兴盛,与中都凤阳相关的其他研究也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该阶段有关明中都的研究内容可谓“百花齐放”,除以上3种较为典型的类型外,尚有许多,如明中都遗址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朱元璋的出生地考证、凤阳花鼓戏、凤画、皇陵墓向、官窑遗址等。代表作分别有吴秀丽等《明中都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初探》(《科技视界》2015年第4期)、张英聘《地方志中关于朱元璋出生地的记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唐更生《试析明中都的兴废与凤阳花鼓的形成》(《明太祖与凤阳》2009年)等。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对于明中都的研究已初具规模,且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果,一些具体的历史问题也已明朗化,如对于明中都罢建原因的研究、对于明皇陵石像生数量和配置的考证等。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明中都研究的有关历史问题。如修建明中都的工匠来源与征调、对凤阳当地乃至江淮地区民众生活的影响、明中都与明朝中后期政治变动的关系等尚需做全面深入的研究。其二,明中都研究的有关建筑问题。如宫殿大小规模、建筑规划、材料征调、来源、运输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三,明中都的砖石雕刻艺术问题。如明中都碑刻的书法造诣、明皇陵石像生的雕刻艺术、明初上层社会的审美观与社会风尚等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笔者认为,以上问题皆与两个主要因素息息相关。一是研究队伍匮乏,目前对明中都研究较为关注的多为地方学者,明史、古都学界等对此领域仍未重视起来。二是对于明中都没有进行科学的、全面的考古发掘,限制了对明中都遗址研究的深入探索,留下了许多空白。如有关明中都的布局和设计,以往皆根据史书记载,现存遗址的地下状况仍不清楚。

[1]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夏玉润.朱元璋与凤阳[M].合肥:黄山书社,2003.

[3]王剑英.明中都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4]孙祥宽.凤阳名胜大观[M].合肥:黄山书社,2005.

[5]吴晗.朱元璋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阚绪杭.凤阳明皇陵建制与石刻艺术[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中都凤阳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见证改革开放成果,探究凤阳农业产业变化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旧凤阳花鼓
学生党网游超廉价攒机
趣味数独
趣味数独
Playing with /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