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七)
——仿佛昨天还在台上讲解《烛之武退秦师》

2017-01-28倪海霞李士金张玉兰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

艺术家 2017年7期
关键词:焦仲卿刘兰芝朱熹

□倪海霞 李士金 阎 辞 张玉兰 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

一、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

袁编云:“《九歌》中既有独唱,又有对唱和合唱,如《湘君》《湘夫人》,男女双方互表心迹,对唱的痕迹十分明显。”[1]根本与《湘君》《湘夫人》具体文本背离。试问这两首诗篇中有何“男女双方互表心迹”?有何证据说其中男女“对唱的痕迹十分明显”?朱子阐释《湘君》云:“此篇盖为男主事阴神之词,故其情意曲折尤多。”阐释《湘夫人》云:“此篇首末大指与前篇同”,即与《湘君》一样。袁编云:《九歌》在描写人物心理方面十分细腻深入,除了那些一往情深的倾诉外,还叙写了一些细节,如《湘君》言:“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由爱之深、思之切,而生焦虑疑惑之心,对痴情心态的描述可谓入木三分。上文完全是异想天开的阐述!所引《湘君》原文“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朱子阐释云:“既设祭祀,使巫呼请,而未肯来也。”“水中可居者曰洲。言其不来,不知其为何人而留也。”“本以求神而不答,以比事君之不偶”[2],而袁编曲解本篇主旨,以为描写的是男女之爱情,故大谈“痴情心态”。郝桂敏指出袁编知识点讲解缺漏的问题:第2版第1册第22页第2自然段,引《吕氏春秋 古乐》语阐释不全。“达帝功”以下,教材没有解释,直接说“反映了原始人的宗教信仰”。本文认为,既然解释前面的所引之文,后面亦应加以解释。“《上古神话》第二节中对于神话内容分类,虽然较为细致,但仍然还有缺漏。”“对于比较有特色的传奇神话,却避而不谈。”[3]编写《中国文学史》不容易,对于一首诗作、一篇散文,或许只有几行字的论述介绍,却需要花费数十年研究之功,才能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即使编写者自己是本行的研究专家,也要看其道行如何,对于前人研究成果是否把握深透。先师王运熙先生认为,他所见到的新中国成立以后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还是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为佳,虽然其中有时代局限,却都是那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沉下心来研究了数十年中国古代文学的专家学者编写的,他们的论述都不是信口而言也。袁行霈所主编之《中国文学史》有自己的特色和优点,但其中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然其比较后来许许多多各自为战的《中国文学史》又不可同日而语矣!

二、仿佛昨天还在台上讲解《烛之武退秦师》

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就存在很大的问题,老师上课死板先准备好讲义,或者ppt,然后照着读,而学生则死记笔记,一堂课的时间也许有的学生都用在记笔记上了。这些对我们学生一点用处都没有。想起高中时期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特别搞了一个小组学习的方法,五六个人一组对老师提的大问题进行讨论过再回答,回答时不用举手可以直接站起来。但是这些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就沉默了,也许一开始大家的热情还很高,后来就没有什么人继续了。现在到了大学这个问题仍然存在。老师还是照着先前准备好的读,学生听则听,不听则玩自己的。但是在所有课程中有一个例外。古代作品选,这门课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每堂课需要了解的知识,同时我们还有了自己的见解。老师上课只开个头,最后结个尾,其余的时间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个时候课前预习就很重要了,每次课每个人都有上台发言的机会。这又有另一个用意,锻炼胆识,很多人在私下里都是谈谈笑笑毫不拘束,但真正到了众人面前就会变得胆怯。所以我觉得这个方法特别的好,值得推广。有时候不想不知道,一个学期下来了,李老师和同学探究的很多内容都还记得,仿佛昨天还在台上讲解《烛之武退秦师》,还在初学诗经。一次课堂一篇文章,37个见解,有同有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陌上桑》《焦仲卿妻》以及《项羽本纪》。有些思想从很早之前就已经深埋于脑子里,但是学了这些文章之后才发现以前的认知是错误的。也许你并不知道《陌上桑》,但是当你喜欢上一名女子却发现她已有丈夫,你会用罗敷有夫来形容。这篇文章的主角就是罗敷,以前我认为罗敷定是一位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子。文章的作者也旨在塑造这样一位美女,可是从不完善的只言片语中我们看到的却是罗敷的自以为是,使君只是邀请她一同乘坐,她却出言不逊,好像自己有多了不起似的。她自己二十尚不足却嫁了一个年龄是她两倍的男子,这在古代并不正常。可见罗敷这个人并没有历史相传的那么好。再来看《焦仲卿妻》,这篇比较出名,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故事也被拍成电视剧《孔雀东南飞》。这篇致力于表现焦仲卿与刘兰芝忠贞的爱情故事。诗歌将兰芝塑造成一个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有反抗精神的一位女子。在诗中也通过县令、太守为自己的儿子说婚来表现刘兰芝的貌美。很多人认为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一大半是来自专横暴戾的刘母,但是我认为刘兰芝自己也该负很大责任。一般认为她跟焦仲卿离婚是因为受不了婆婆的压迫,忍无可忍才离婚。如果她做得够好或者当初坚持不离婚用行动来感动婆婆,他们最后的结局就不一定会死。现代家庭也有很多婆媳矛盾,但很少有媳妇受点气就要离婚的。当然,她最后以死来反抗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敬佩的。乱世出英雄。说到英雄就谈谈上一节课才结束的内容。项羽,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但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计谋的匹夫。鸿门宴上放走刘邦错失当帝王的机会。谈到项羽与刘邦的对决就是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刘邦本区区一个亭长,为人阴险狡诈,但是他能屈能伸,善于纳谏,这些优点让他走向成功,反观项羽目光短浅、刚愎自用导致失败。这些也告诉我们想要成功就得改掉自己的恶习和不好的性格。这学期的作品选课真的是受益匪浅,老师的精辟见解和同学的各抒己见让我重新了解了一些事实。希望这个方法能继续实行下去。(倪海霞)李老师学识渊博,上课生动有趣。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在课堂上说了一首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这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老师在课堂上朗诵这首诗,让我们想象进入境界,情景还在目前。还教会了我们十大能力。非常喜欢上您的课,受益匪浅!(张玉兰)一年过去了,我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和全班同学一起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学,收获颇丰。我原本只是单纯地对部分中国古代文学感兴趣,现在我明白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应该只如蜻蜓点水般做些了解,我知道了学习是要下功夫去钻研探讨的。这一年来,李老师组织同学们轮流上台讲课交流心得,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动脑,锻炼了同学们的合作探索能力。另外,李老师孜孜不倦地在微博上更新自己对文学名著的解读,并督促同学们课后阅读分享,也帮助我们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我们的课后阅读时间。有师如此,幸甚至哉。(阎辞、张玉兰)

三、为淮师文学院1308班学生而作名字五言诗

陈晨徐生双,余娟谢文婷;母月黄晓冬,孙欣黄睿卿;徐霞李秋月,张瑜唐慧敏;潘冉蒋逸飞,韩雪刘玲玲;张琪陈晓燕,蔡华肖晓银;颜磊朱梦涛,张雯贾会新;沈星刘红丹,胡慧杨宇鑫;夏茜赵媛媛,周斯雨罗钦;汪腾张俊雅,王露杨晶晶;杨娜祖菲菲,杨修国闻晶;郑筱张玉兰,闫辞潘青云;张敏王一力,翟小勉张青;蓬莱汤梦竹,纪艳红领巾;陈李娜磊落,赵静夏超群;陈林玉音妙,肖冰洲际行;陈菲菲来日,包玉洁冰心;夏商周海珍,红杏薄亚群;春秋诞圣哲,战国纵纷纭;秦汉陈雅文,周星含神韵;魏晋风骨健,齐梁作后尘;唐祖李文雅,宋金元明清;管邦丹心照,横空李士金。(李士金)四、结束语:担负起传承圣贤文化之神圣历史使命

传承圣贤文化,理一分殊。许多具体的学科,都是圣贤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朱子文学思想研究,所谓权威期刊《文学评论》发表的吴文说:“百年朱熹文学研究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911年至1949年为现代研究的开端,1949年至1978年是批判与否定阶段,1979年以后是朱子学全面发展阶段。”这段话,有两个知识性逻辑性的问题:(1)前面说“百年朱熹文学研究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后面却说“1979年以后是朱子学全面发展阶段”,那么,究竟这是回顾朱熹文学研究的阶段呢?还是回顾朱子学发展的阶段呢?“朱熹文学研究”和“朱子学”显然是有相当差异的概念。(2)说“1949年至1978年是批判与否定阶段”与作者后文对于台湾的朱熹文学研究的“回顾”内容是矛盾的,因为在台湾或者外国学术界,并不存在大陆“批判与否定”朱熹思想的阶段。而吴文的回顾范围在地域而言是明显包含台湾地区的。再比如吴文说:“十年拨乱反正期。从研究范围而言,除了朱熹的诗经学、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继续深入发展,还扩大到朱熹楚辞学、诗论、创作论、文道观、文气论、诗文作品等多方面。”显然,说1979年到1990年期间才扩大到楚辞学、诗论、文道观这些研究范围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在1979年之前,对于朱熹的楚辞学和诗论、文道观等,均有专家加以论述研究[4]。

猜你喜欢

焦仲卿刘兰芝朱熹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死因探究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朱子深衣”与朱熹
徐恒瑜连环画《焦仲卿妻》选页
焦仲卿误读现象应该纠正
谁在说谎
翻飞在性格的掌中
焦仲卿:一个被误读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