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四节气:精英与民众共同创造的简明物候历

2017-01-28陈连山

文化遗产 2017年2期
关键词:阳历淮南子历法

陈连山

二十四节气:精英与民众共同创造的简明物候历

陈连山

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阳历部分。从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历史、名称与性质看,它是一种简明的物候历,是古代精英与百姓共同的文化创造。

二十四节气 物候历 阳历

1912年,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令内务部编印新历书。从此,在公共生活中,来自西方的格里高利历以公历的名义取代夏历,而后者只在百姓日常生活中使用,并被贬称为“废历”、“旧历”,或“农历”。这就是沿用至今的“二历并存”现象。于是,作为夏历内容之一的二十四节气逐步退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视野,只在普通民众生活中得以保存和沿用。这使得我们很多人误以为二十四节气是民间文化。本文从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历史及其在后世的应用论证它是古代精英与百姓共同的文化创造。二十四节气是一种阳历性质的简明的物候历。

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的必要内容之一

中国传统历法夏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每年十二个月,每个月的长度完全根据月相的圆缺周期,为二十九天,或三十天。这就造成为平年只有354或355天,比太阳回归年大约少了11天。所以每十九年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实际上就有十三个月,为383天或384天。通过平年与闰年的搭配,这样制订的历法就最终与太阳回归年保持了一致。这种做法符合了阴阳和谐的哲学观念,满足了官方纪年的需要。但是,它每年的日期跟太阳在一年中的位置不一致,无法准确体现大地的四季变化。所以,夏历之中就必然地需要一个完全与太阳回归年保持一致的阳历性质的节气,才能准确反映四季变化,满足人们的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需要。说到底,大地的四季变化不是由人类的哲学与政治,而是由太阳决定的。中国古代所有历法的物候描述实际就是阳历性质的东西。

由于阳历性质的节气是传统历法必须的内容,所以,古代知识分子为了完善历法对此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索。二十四节气正是他们长期研究、不断改善的结果。《尚书·尧典》已经知道阳历性质的“日中”、“日永”、“宵中”和“日短”,即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而且记录了对应的天文现象。可见这些知识不是简单地测日影就能得出的结论,这一定是当时的专业学者努力探索的结果。根据《左传》记载,到了春秋时代,人们已经区分了“分至启闭”,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八个阳历节气。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体系是在战国时代创立的。起初,人们进行了各种尝试。《管子》把一年细分为三十个时节,部分时节的名称与后来的二十四节气相同或相似。《管子》的三十时节虽然细化了节气,但是作者牵合五行思想,三十个时节不能与每月一致,也不能按照四季平均分配。*参见李零:《〈管子〉三十时节与二十四节气——再谈〈玄官〉和〈玄官图〉》,《管子学刊》1988年第2期。所以,未能被后世普遍采用。《逸周书·时则训》开始有完整的二十四个节气排列。《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以十五天为一气,一年为二十四个节气:“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不过,初创的二十四节气与现在的二十四节气名称有一些差异。

沿用至今的二十四节气体系是西汉时代的《淮南子》最后确定的。《淮南子》不仅确定了后世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而且记录了与之对应的天文现象。其《天文训》用北斗星可见的指向和不可见的在大地的对应位置作为确定二十四节气的天文学依据。众所周知,北斗星在初昏时刻的指向可以用来区分四季,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是也。而《淮南子》正是利用这种天文知识来判定二十四节气。书云:

“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升(斗)*此句依据王念孙校订。王认为“升”字当为“斗”,并句读如此。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音比无射。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阳气冻解*王引之认为此句当为“阳冻解”,指地表层的冰冻融化。,音比南吕。……加十五日指壬则大雪,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子。”以上阐述了北斗星在初昏时刻的指向与全部二十四个节气的关系。

而《淮南子·天文训》还用不可见的北斗星在大地上的对应位置来判断节气:“紫宫执斗而左旋,日行一度,以周于天。日冬至峻狼之山(即南极之山),日移一度,凡行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而夏至牛首之山(即北极之山),反覆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成一岁。”这里说冬至日北斗到达南极之山,而夏至日到达北极之山,跟人类肉眼可见的北斗指向正好相反)。所谓北斗星到达的位置,我理解是对应于大地的位置。而这只能理解为淮南王刘安身边的文士们的想象。

某些星辰也可以对应于二十四节气,例如辰星。《淮南子·天文训》云:“辰星正四时,常以二月春分效奎、娄,以五月夏至效东井、舆鬼,以八月秋分效角、亢,以十一月冬至效斗、牵牛。”这里的“效”,就是出现。辰星常常在春分出现在奎宿和娄宿,夏至出现在东井和舆鬼二宿,秋分出现在角宿和亢宿,冬至出现在斗宿和牵牛宿。

我在这里如此不厌其烦地详述《淮南子》用天文现象解说二十四节气,目的是说明:《淮南子》创造了一套完整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理论体系。其中有科学性的客观内容,也有想象性的主观内容。如此复杂精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理论与想象只能产生于当时的知识分子。二十四节气的发明是古代知识份子的持续努力的结果。

由于民众在历史记录中通常是沉默的,所以,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发明是否有民众参与。不过,推想起来,民众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应该是学者们创立和校订二十四节气的基本依据之一。民众如何具体地参与到二十四节气的再创造待本文第三部分说明。

二十四节气是纯粹阳历性质的东西。它的出现并进入历法体系,保证了传统历法对于太阳回归年的准确把握,保证了在生产实践中的指导性作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二号墓出土竹简历书一份,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为汉武帝时期《元光元年历谱》。该历谱是目前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历谱。它以十月为岁首,记述当年每月每日干支与重要节气。由于原文有残缺,特根据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元光元年历谱(复原表)》引述相关部分如下:十一月己未,二十八日,丙戌冬日至。……正月戊午,十五日,壬申反立春。……六月丙戌,三日戊(子)夏日至。七月乙卯,二十日甲戌立秋。*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236页。

东汉时代崔寔的《四民月令》和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都采用了一些节气作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参考。

二、二十四节气是一种抽象化的简明物候历

《夏小正》是古代物候历,每月都有极为详细而具体的物候描述。例如:“正月:启蛰。雁北乡。雉鸡呴。鱼陟负冰。……囿有见韭。时有俊风。……田鼠出。獭祭鱼。……鹰则为鸠。”描述越多越具体,它的适用地域必然越窄,因为两地距离过于遥远,会导致物候差异过大而不准确。好在上古时期中国的疆域以黄河中下游为主,地区间节令略有早晚,但误差不会超出一个月的范围,所以,还能适应。

《淮南子》对每月的物候描述大量沿用了《夏小正》的说法。可是,《淮南子》二十四节气每个只有十五天,范围缩小一半,物候误差不能太大。所以,它用北斗星初昏时刻的指向来对所有节气加以精确定位,基本每十五天为一个节气,但是立春、立夏、夏至、立秋、立冬各推迟一天,一岁正好三百六十五日。这样,二十四节气就和太阳回归年基本保持了一致。所以,《淮南子》的二十四节气在性质上是纯粹的阳历。

作为纯粹的阳历,那么《淮南子·天文训》中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和物候描述在特定地区应该是精确的。其中,全部节气的命名都具有物候特征,有些还补充了其他方面的物候。冬至、小寒、大寒名称都具有物候特征,都无其他物候。立春有“阳冻解”(根据王念孙校改),意思是地表冰层解冻。雨水无其他物候。雷惊蛰(后世简称惊蛰),意思是开始打雷,惊动冬眠的虫子,此节气无其他物候。春分有“雷行”,即打雷经常出现。清明为“清明风至”。谷雨无其他物候。立夏有“大风济”,意思是大风停止。小满、芒种都无其他物候。夏至无其他物候。小暑、大暑都无其他物候。立秋有“凉风至”,意思是西南风至。处暑无其他物候。白露为“白露降”。秋分有“雷戒,蛰虫北乡”,意思是停止打雷,虫子都躲进背对北方的洞穴冬眠。寒露、霜降都无其他物候。立冬有“草木皆死”。小雪、大雪都无其他物候。总体看,《淮南子》二十四节气所保存的物候描述都是简略的,所以,我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一种阳历性质的简明物候历。同时,《淮南子》二十四节气的物候主要是风雷雨雪等事物,和较为抽象的二分二至与四立。跟《夏小正》相比是很模糊的,没有具体的某种植物、某种动物的活动内容。当二十四节气的物候描述更加抽象的时候,就容易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气候状况。这为后世不同地区民众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之加以再创造预留了相当广阔的发挥空间。

三、从各地物候谚语看民众对二十四节气的创造

古代文献对于民众的文化创造缺乏记录,致使我们对于广大民众在二十四节气的发明创造方面了解不够。所幸,民间谚语是长期流行于民众中的生活经验总结。其中关于二十四节气物候与生产活动的概括代表了民众对于二十四节气的创造性解释。

中国国土辽阔,南北东西的跨度都在五千公里之上,各地四时物候千差万别,农业与其他生产的需要,使得人们不得不根据各地实际物候来描述二十四节气,用不同的节气谚语来说明本地如何安排生产。下面,我以物候变化比较明显的春秋两季的节气为例来说明。

《淮南子》立春的物候为“阳冻解”,即地表解冻。现代河北保定地区谚语虽然也说:“立春一日,水暖三分。”但是,当地谚语却说要到三十天之后的惊蛰才能化冰:“惊蛰化不透,不过三五六。”该地区的易县谚语说:“惊蛰十天地门开。”甚至于河北南部的巨鹿县竟然也说:“惊蛰开地冰,清明起春风。”涉县也说:“过了惊蛰老冰开。”*以上惊蛰谚语见《中国谚语集成·河北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69页。从以上几则谚语看,河北地区的解冻物候比《淮南子》晚了两个节气,一个是立春,一个是雨水,共三十天左右。其中主要原因应该是《淮南子》描述的物候是根据中原地区的情况。到了河北,自然晚一些。《淮南子》立秋的物候是“凉风至”。这里的“凉风”专指西南风,并不是指凉爽的风。但是河北邢台谚语说:“立了秋,凉飕飕。”沧州谚语是“早晨立了秋,晚上凉悠悠。”*立秋谚语见《中国谚语集成·河北卷》,第572页。我老家河南洛阳立秋谚语也是“早晨立了秋,晚上凉飕飕。”湖北、湖南、四川关于立秋的谚语也如此。全国各地如此一致,这有些奇怪。我参考气象学的资料做出如下解释:秋季北风力量强,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横扫全国大部地区。这就是各地对于立秋的物候描述比较一致的原因。但春季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力量弱,需要慢慢地逐步吹到北方,所以河北地区的解冻物候就在其二十四节气中出现得较晚。由这些谚语例子可见,后世百姓没有考虑《淮南子》给二十四节气下的定义,更没有考虑《淮南子》的凉风是什么,而是根据本地区气候变化实际自己对二十四节气的涵义进行了再创造。

民众对于二十四节气还有另一个创造,就是直接把它跟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农业生产完全由四时决定,所以农谚说:“种田不懂二十四节气,白把种子种下地。”不同的庄稼播种日期不同。以流传颇广的清明播种的谚语为例,河南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到了河北省,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保定地区的安国县也说:“雨打清明节,豆儿拿手捏。”表示要清明播种豆子。但是同地区的容城县谚语则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比安国县晚了一个节气。到了更加寒冷的东北地区,则普遍流行“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了。

因此,各地民众在生活中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自己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使得中原地区发端的二十四节气能够逐步扩大传播范围,乃至于全国通行,对于古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责任编辑]王霄冰

陈连山(1963-),男,河南洛阳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100871)

G122

A

1674-0890(2017)02-008-04

猜你喜欢

阳历淮南子历法
从走马楼西汉简歧异干支谈汉初历法混用问题
原本《玉篇》引《淮南子》校勘学价值举例
韩国学界的《淮南子》研究
发明新历法
2020年春节,为何来得“早”
日本学界的《淮南子》研究述略*
历史上最长的一年
按阳历算的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