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皮影戏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及路径

2017-01-28崔瑾

中国轻工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皮影戏皮影动漫

崔瑾

(山西大学,太原 030001)

山西皮影戏与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及路径

崔瑾

(山西大学,太原 030001)

山西皮影艺术历史悠久,富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是中国皮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一度辉煌过的皮影艺术,在山西民间逐渐走向没落,与之相比,动漫产业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猛,取得了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此背景下,将山西皮影艺术和动漫产业在文化自觉的原则上,从不同层面进行深度地创意融合,不仅有利于原创动漫的形成、动漫IP的变现,同时对弘扬皮影艺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民众文化自信,实现三晋文化“走出去”都是有益的尝试。本文研究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施路径。

山西皮影;动漫产业;创意;融合

皮影艺术是中国古代先民充分利用光影效果,创造性地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表演等形式融于一体的光与影的舞台艺术。作为中国皮影艺术重要支派的山西皮影戏,历史上最风光的时候,一度在民众的生活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受人追捧的程度可以与山西境内的大戏相抗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娱乐文化的冲击下,山西皮影戏由盛转衰进入了鲜有人问津的发展困境。与山西皮影的衰落相比,动漫及动漫产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读图时代到来,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是当今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面对产生于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在一盛一衰间,如何将它们进行有机地融合,既为古老的山西皮影戏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又为国漫产业提供原创的文化给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和尝试的发展路径。与此同时,2016年,由中央五部委联合制定的 “‘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肯定和促进了动漫产业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方向。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山西皮影戏与动漫产业融合的背景、融合的内在机理以及融合的路径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山西皮影艺术与动漫产业融合的背景

山西皮影戏作为根植于黄土地的传统艺术,在经历了数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和创新,借鉴了剪纸、地方戏曲以及其他地区皮影戏的艺术特色后,最终形成了自己之所长,拥有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山西皮影戏按照表演方式和唱腔的差异,可分为两大流派:一为碗碗腔影戏;二为皮腔纸窗影戏。

山西碗碗腔影戏有四大艺术特色。特色一,在表演中需要形如“碗碗”的俗称“盅盅”的铜质打击乐器,用于控制节奏及参与全部的伴奏,这也是此影戏得名的原因;特色二,在唱腔上善用真假声混用,常以衬字“咦”唱出“虚词假声腔”,唱腔整体风格委婉优雅;特色三,在题材上多以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感情故事为主,代表曲目有《桃花计》《大西汉》《火焰山》等[1];特色四,在雕刻风格上,碗碗腔纱窗影以玲珑剔透、细腻精巧为主要特征,在人物塑造上有明确的生、旦、净、丑,头部造型具有大额头、尖鼻尖、小嘴巴的特色,并且脸谱头饰装饰性强,戏剧中各色头饰头盔均有所借鉴吸收,使皮影人物造型变幻无穷,丰富多彩。

相比于受陕西皮影艺术影响较大的碗碗腔影戏,因以麻纸做窗亮而得名的土生土长的皮腔纸影显得更加质朴和原生态。在表演形态上,其以小唢呐、管子和笙为主要伴奏乐器,形成了“三吹、三打、三嗨嗨”的独特表演风格。剧目内容比较特殊,多以神仙鬼怪为主要内容,最具特色的代表曲目即为《封神演义》。在人物造型塑造方面,打破了脸谱程式化的套路,多强调神似,人物善恶美丑通常善用五分脸和七分脸加以区别,且线条粗犷,色彩简洁,渲染用色中较少调和,甚至寥寥数笔着色即可,显得简洁质朴[2]。

山西境内这两种流派的皮影艺术,因其特色鲜明,历史悠久,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等先后被评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现代艺术的冲击以及自身的局限性,山西皮影戏虽有多元的文化价值,但是难以摆脱被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淡忘、遗忘的悲哀,随着其根植环境的破坏,其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即便皮影戏班与山西境内的某些景区联姻,游客转化为观众,为皮影戏提供表演平台,也改变不了山西皮影艺术关注度低、皮影班普遍演出较少且收入微薄、传承人老龄化新生力量不足的传承困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西皮影艺术,要想试图冲破传承、发展的重重困境,关键在于加大传播,吸引关注,而跨界融合是解决此问题的有益尝试。

与皮影戏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动漫产业的蒸蒸日上,动漫作品以图像为“语言”,以多元化媒介为传播载体,具有内容包容性、表达直观性、传播便捷性等特点,在互联网时代,这些特质恰与人们面对大量信息,越来越青睐于用更加直观读图方式获取信息的需求相契合,进而助推了动漫在社会各个层面,各个年龄层的渗透,助推了动漫产业的发展。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动漫行业产值仅为471亿元,到2017年我国的动漫产业的总产值预计将达到1496亿元。中国动漫行业产值保持10%以上的较高年增长。动漫产业的受众人数也呈现出阶梯型的上涨,2015年我国核心二次元用户规模达到5939万人,到2017年预计可达到8199万人,增加了15%,泛二次元用户预计也可到2亿人多。[3]

面对近年来国漫产业快速发展,仍需保持清醒认识,因为与欧美动漫产业相比,国漫产业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动漫作品是发展国漫产业的根本所在,而文化色彩鲜明、富有历史底蕴的地方特色文化可从多维度为动漫的创意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给养。作为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在情节内容、表现手法、材料道具等多方面可与动漫作品创作相契合,能够为动漫作品的创作提供新鲜的文化元素。因此,立足于共赢的基础,山西皮影戏可借力动漫获得更广泛地关注,原创动漫又可从山西皮影中获取创意资源。

二、山西皮影戏与动漫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山西皮影戏与动漫产业的深度融合是从内容元素的对接、传播目标的匹配、传播空间的拓展、融合效果的共赢等方面构建了其跨界融合的基石,使一旧一新这两种文化具有融合的可行性。

1.内容元素的对接

皮影戏是典型的融合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表演等于一体的舞台艺术,山西皮影戏以独特的皮影造型、丰富的剧目内容、博采众长的唱腔音乐、细腻传神的表演特色,展现山西乡情民俗与历史文化,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及多元文化元素的复合型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与此同时,动漫是集题材、材料、音乐、造型、场景等于一体的视觉文化艺术。其包容性非常强,不仅可驾驭多样化的题材,同时可表现多元化的艺术及利用不同的材料。正是动漫的包容性可承载山西皮影艺术的多元性,使二者从题材、音乐、表演形式、制造材料等方面实现多种元素的对接,从而使二者在操作层面上具备了融合的基础。

2.传播目标的匹配

在全龄化的动漫受众发展趋势中,动漫的传播受众仍以儿童青少年为主。如中国国产原创动漫中少儿动画占据了绝大多数,其观看人数也占有绝对优势。根据《中国原创动漫大数据报告》提供的数据,少儿动漫《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猪猪侠》分别以3666.4万人、1495.2万人、1348.7万人观看人数占据动画用户规模榜单前三位。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传播对象为全体民众,而儿童青少年更是传播的重点对象。原因在于,能够让古老的非遗在今天薪火传承,是要依赖今日的儿童少年的,唯有让新的一代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愿意了解、关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在未来走得更远。山西皮影戏保护传承也应与儿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相结合,方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年轻受众对古老皮影艺术的关注[4]。因此,基于二者传播的重点皆为青少年,其在传播目标层面上具备了融合的基础。

3.传播空间的拓展

山西皮影戏像所有的传统戏剧一样,是典型的舞台艺术,对表演观看的现场空间有严格的要求,这一特点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因素之一,局限了其只能在小范围的空间内传播。相比之下,动漫作品的传播借力于多种媒介,尤其是传播力非常强的互联网,其利用网站、APP等形式,不仅拓宽了动漫作品的传播空间,而且大大提升了大众对于动漫形象的认知。

因此,山西皮影要打破有限的传播空间的束缚,是需要借力于互联网等传播媒介的,而与优质的动漫IP相结合,可借力实现在多元化传播渠道中获取更多的关注,实现传播空间的拓展。[5]同时,动漫作品作为视觉消费品获取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是其内在的本性,因此,在动漫作品中植入山西皮影艺术元素,使其更具有鲜明的特色,增加其被不同领域人群关注的机率,进而实现传播空间和市场空间的拓展。因此,二者在发展中都在追求传播空间的拓展,使得二者在传播的目的上具有融合的基础。

4.融合效果的共赢

山西皮影艺术是原汁原味的 “黄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将山西皮影艺术与动漫作品融合,可以将原有的题材、艺术表现手法更加具体生动地通过现代影像、图画技术进行展示,并通过动漫强大的内容展现能力,激活皮影艺术“故事力”,[6]活化背后的历史、民俗文化、制作工艺等,全方位地将皮影艺术通过动漫形式充分展示给世人。同时,在动漫衍生品生产推广中,借助皮影动漫作品已有的影响力,可以通过舞台剧、体验园等形式吸引粉丝关注、再现原汁原味的山西皮影戏。与此同时,将包裹着三晋文化气质的元素注入原创动漫中,不仅使得动漫作品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而且可使熟知、喜欢民族文化的观众,在情感与文化层面形成共鸣,进而达到提高动漫作品市场吸引力的目的。因此,在追求的发展效果上,二者具有了融合的基础。

三、山西皮影戏与动漫产业的融合路径

为了达到互补共赢的效果,山西皮影戏可以通过文化授权的方式,以动漫产业的内容核心层、和衍生层为切入面,有侧重的完成二者的融合。

1.内容核心层的深度融合

内容生产是动漫产业的核心所在,在这个层面,可以在题材、材料、音乐、造型、场景等方面与山西皮影艺术进行创意融合。

(1)故事内容的扬弃

山西皮影戏有悠久的历史,现存剧目有三百多种,除了少数解放后创作的几部现代剧目外,大部分为传统剧目,并且题材广泛,如碗碗腔影戏以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感情故事等为主要题材,代表曲目有《桃花计》《大西汉》《火焰山》等;皮腔纸窗影戏以神仙鬼怪尤其是封神故事为主要内容。在对传统剧目进行去粗取精过滤筛选后,可以将精华剧目按照保持原真性的原则,用动漫制作的现代技术进行表现,使皮影人物摆脱操纵杆的控制,而皮影表演规律、唱腔等方面仍旧按照原汁原味的方式或者根据现代文化特征略作调整,且原则上保留皮影艺术的基本特征。除了可以对现有剧目进行动漫化地处理外,还可以深入挖掘山西皮影艺术背后的故事,以山西皮影艺术历史演变、传承人的故事、相关的社会风俗、制作技艺等作为题材,从社会的视角、历史的眼光,运用动漫的语言展示皮影艺术台前幕后的故事。

(2)造型设计的融合

动漫形象的脸部和头部设计是最具识别度的,它是表现动漫人物身份、性格,体现风格化的艺术元素。在动漫人物造型设计中可以吸取借鉴山西皮影的造型特征。如山西碗碗腔影戏人物面部常采用正侧面的五分像,头饰则采用半侧面的七分像,这样多视点的组合方式增强了艺术形象的表现力,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视觉感受。同时还有标志性的脸谱化的人物造型,如脸谱生的眉毛上斜,旦的眉则下弯。动漫人物造型可以通过借鉴山西皮影造型上的特点,使动漫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让人耳目一新。

(3)音乐元素的融合

音乐是动漫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拥有较强的表现张力,它对塑造人物、渲染环境氛围、推动情节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可以尝试将山西皮影戏中具有地方戏曲的唱腔以及特色伴奏乐器的声音和节奏,如山西碗碗腔影戏中的铜质打击乐器以及风格委婉优雅“虚词假声腔”巧妙的与动漫作品故事情节相融合。随着剧情的引人入胜,以及动漫作品的反复播放,这种与情节紧密相连的影戏唱腔和音乐元素也会逐渐深入人心。

2.衍生层的创意融合

山西皮影艺术与动漫产业的融合不仅可以在内容核心层进行融合,也可以在衍生层进行创意融合。动漫产业的衍生层包含内容衍生层、紧密关联衍生层和外部关联衍生层。内容衍生层主要指内容的二次出版,包括录像带、DVD以及动画图书等;紧密关联层以玩具、文具、游戏、舞台剧等为代表产品;外部关联层包括主题公园、旅游、博览会等。根据相关数据,从2015年动漫产业结构来看,舞台剧、主题公园、其他衍生品等广义动漫衍生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48.95%,占据了动漫市场的半壁江山。[7]

山西皮影风格的动漫作品在市场营销过程中被市场认可后,可以在内容衍生层、紧密关联衍生层,通过二次出版,发行相关的图书、光碟等,以及推出围绕着动漫IP而富有皮影元素的文具、食品、服装等周边产品,这也是最常见的动漫衍生品的开发模式。除此之外,可以利用动漫作品已有的影响力和积累的粉丝及受众关注度,在紧密关联衍生层打造舞台剧。通过舞台剧,利用传统的皮影表演艺术再现动漫作品内容,甚至可以进行内容的衍生拓展。同时,可以在外部关联层,选择在山西皮影艺术资源的富集地,以皮影动漫形象为基础,打造集合皮影表演、生产、体验、娱乐、消费于一体的体验园等。通过在衍生层不同层面的创意性的融合,不仅可以使得动漫在产业链的不同节点上找到新的盈利点,同时在舞台剧和体验园的板块中,又为传统山西皮影戏提供了原汁原味展示空间,实现了动漫化开发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

四、结束语

山西皮影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但是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失去了已有的生存空间,面临着传承发展困境。与此同时,动漫产业作为 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产生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此背景下,基于山西皮影艺术与动漫产业于内容元素、传播目标、传播空间、传播效果的匹配,可尝试将二者从故事内容、造型设计、音乐元素以及衍生品方面进行不同侧重地融合。这种跨界融合不仅有利于原创动漫的形成、动漫IP的变现,同时对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民众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走出去”都是有益地尝试。但是需强调的是,二者的创意融合唯有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做到不失皮影艺术原有的文化色彩,保留鲜明的艺术特色,从而真正实现二者融合的互补共赢。

[1]孔美艳.现当代山西影戏的变迁[J].中华戏曲,2004(1):162-182.

[2]陈红帅,武淑红.山西孝义皮影戏探微[J].艺术评论,2016(1):147-150.

[3]中国大数据产业观察.中国原创动漫大数据报告[EB/OL].http://www.cbdio.com/BigData/2016-10/ 09/content_5315266.htm.

[4]张艳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J].理论探索,2013(4):100-102.

[5]李钦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147-149.

[6]孙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动漫故事资源意义初探[J].学术交流,2011(11):145-148.

[7]新浪动漫.2016年中国动漫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EB/OL].http://comic.sina.com.cn/ guonei/2016-12-01/doc-ifxyiayr8699753.shtml.

(责任编辑:臧 瑞 范丽娟)

Developing Shanxi Shadow Art via Fusing it w ith Animation Industry

CUI Jin
(Business School of 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China)

The shadow art of Shanxi has a long history as well as aesthetic,historical and social values.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shadow plays.However,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it is gradually declining.At the same time,the animation industry is developing very fast in China.In this situation,the integration of Shanxi shadow art into animation industry can not only lead to the production of ingenious animation works,but also help the continu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nxi.

Shanxi shadow art;animation industry;originality;integration

G124

崔瑾(1983—),女,讲师,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学、文化产业。

2016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GH-16171)。

猜你喜欢

皮影戏皮影动漫
我们来演皮影戏
皮影戏
月光皮影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皮影戏的秘密
皮影的来历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