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苏维埃法典在四川古蔺农家的珍藏与发现
2017-01-28伍班栋
伍班栋
中华苏维埃法典在四川古蔺农家的珍藏与发现
伍班栋
1935年3月,红军从贵州茅台经过四川古蔺县丹桂镇洗马村桐子坡,留下了十分珍贵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法典》(第二集)。古蔺农家王镇坤父子两代人对该法典予以精心收藏、传承。2013年3月,法典被公诸于世。作为目前国内发现的保存久远、完好的一部苏区法典,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法典的传承过程体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和王镇坤父子良好的家国情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法典》;珍藏;发现
地处祖国西南部的四川省泸州市,是享誉中外的酒城,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泸州市辖县古蔺县,不仅是郎酒之乡,更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四渡赤水”的战略要地。1935年3月,红军“三渡赤水”,从贵州茅台经过四川古蔺县丹桂镇(原大村镇)洗马村桐子坡,传播革命火种,留下了一部十分珍贵的红色法典——《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法典》(第二集)(以下简称《法典》),留下一个感人肺腑的“传家宝”故事。
一、《法典》的来源和发现经过
1935年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1935年3月,红军从贵州茅台“三渡赤水”,经过四川古蔺县丹桂镇洗马村桐子坡,驻扎了部分红军在农民王镇坤家,并在王镇坤等农户家墙壁上,书写了宣传红军政策主张的一些标语。在离开王家时,红军留下了一本珍贵的《法典》。当时年仅22岁的王镇坤得到《法典》后,冒着白色恐怖危险,将其珍藏到1950年初古蔺县解放。1959年,王镇坤的二儿子王朝俊7岁上小学后,王镇坤将《法典》交由王朝俊管藏。此后,王朝俊参军入伍,转业到宜宾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后调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2001年退休。期间,《法典》一共在王家精心收藏、保存和传承了整整81年。王镇坤父子两代人,对该《法典》的精心保存、传承和面世,功不可没。
2005年4月11日,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退休法官伍班栋、王朝俊(系王镇坤次子)二人,随本院退休同志一起参观四川省古蔺县太平渡“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陈列馆。观展交谈中,王朝俊提及他古蔺老家曾驻过红军,留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等藏品信息。伍班栋随后进行了追踪,历时8年,终于在2013年3月见到《法典》藏品原件,并将其公诸于世。
二、《法典》的主要内容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法典》(第二集)原件一本,为铅印本,老宋体竖排,通高23.5厘米,宽13.3厘米,封面1页,原印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法典》(第二集)字样,已脱落遗损,正文76页,自然风化呈淡黄色。全书共有6个实体法、1个程序法,即:经过修改后的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1933年10月15日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1931年12月1日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1934年4月8日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司法程序》(1934年4月8日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1934年4月8日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的《违反劳动法令惩罚条例》(1933年10月5日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第25号《关于红军中逃跑问题》(1933年12月15日颁布)。《法典》的各法律文件前后,多印有1931年12月1日至1934年4月8日期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项英、张国焘”署名颁布上述各法律文件生效施行的《决议》或《命令》。
三、《法典》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据收藏人、发现人和相关专家、学者考查证实,上述《法典》原件是我国国内目前发现的保存久远、完好的一部苏区《法典》,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驱学习、借鉴、继承中外先进法制思想文化理念和传统,在认真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中央苏区颁布、宣传和施行的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苏区《法典》。
《法典》是一份十分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献和法律文化遗产。它既是红军长征经过泸州古蔺播下的革命火种和重要的历史见证,是深入研究和完善我国新民主主义法制历史的重要史料,更是奠基新中国人民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该《法典》中的许多法律制度、规定,“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值得我们珍视和继承”。如该《法典》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第一条,对雇农、苦力、劳动农民、乡村失业的独立劳动者,老弱病残孤寡者的土地分配进行了规定。又如该《法典》中颁布施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第十章,将“社会保险”列为专章。其中第66条明确规定:“社会保险,对于凡受雇佣的劳动者,不论他在国家企业或合作社企业、私人企业,以及在商店家庭内服务,不问他工作的性质及工作时间的久暂,付给工资的形式如何均得施及之。”第67条规定:“各企业、各机关、各商店及私人雇主,于付给工人职员工资之外,支付全部工资总数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二十的数目,交纳给社会保险局,作为社会保险基金。该项百分比例表,由中央劳动部以命令规定之。保险金不得向被保险人征收,亦不得从被保险人的工资内扣除。(注)社会保险基金不得使用于其他与社会保险无关的用途。”类似这些规定,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立法的社会公平性、正义性、前瞻性和现实性。
四、《法典》的传承,体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与王镇坤父子的家国情怀与家风家训
82年前,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依靠“坚定信念、不怕牺牲、坚忍不拔、团结进步、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发展的伟大成就。《法典》的传承过程,亦体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和王镇坤、王朝忠、王朝俊父子良好的家国情怀和家风家训。
一是《法典》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人民在中央苏区制定并颁布,展现了中共领导人和苏区军民的集体智慧。在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法典》伴随中央红军历经无数次的战斗,在枪林弹雨中转战数千里,最后珍藏于王镇坤家,实属不易。
二是古蔺老农王镇坤精心珍藏《法典》的过程,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家国情怀。王镇坤冒着本人和全家被国民党反动派监禁和杀害的白色恐怖危险,将《法典》精心珍藏了十五年,直至古蔺县于1950年初解放。在解放后,王镇坤又精心保存了七年,共计由他保存了二十二年。一个普通农民要完成此举实属不易。王镇坤病故前,曾多次叮嘱告诫两个儿子,一定要将《法典》好好保存和传承,因为它是红军长征留在他家的珍贵遗物,是他和他们家最好的传家宝,是对红军长征最好的纪念。
三是王氏兄弟牢记家训,精心珍藏,《法典》才得以面世。王镇坤传承给其子王朝俊、王朝忠保存。王朝俊从父亲手中接下《法典》后,整整保存了四十余年。其兄王朝忠作为一个普通农民,亦深知《法典》来之不易,将其珍藏在家中有十余年,直到2013年3月,将该《法典》从古蔺老家找出,予以面世。王朝忠、王朝俊两兄弟一再表示:他们牢记父亲遗训,将《法典》精心珍藏五十余年,这是他们的应尽之责。他们要求将《法典》作为国家档案和珍贵的传家宝,代代相传!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特将《法典》传承及发现过程加以陈述,借此缅怀革命先辈,弘扬法制,纪念伟大的长征,传承长征精神。
责任编辑:魏烈刚
The Collection and Discovery of Chinese Soviet Code in a Peasant Family in Gulin Sichuan
Wu Bandong
In March 1935, the Red Army came from Moutai Guizhou to Tongzi Po, Xima Village, Dangui Town, in Gulin County, Sichuan. They left the very preciousSovietCodeoftheSovietRepublicofChina(second episodes). It was carefully collected and inherited by the peasant Wang Zhenkun and his sons. The code was made public till March 2013. As a long preserved and intact Soviet code currently found in China, that Soviet Code has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as well 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inheritance of the code embodies the great spirit of the Long March as well as Wang Zhenkun and his sons' patriotism.
theSovietCodeoftheSovietRepublicofChina; collection; discovery
伍班栋,男,四川省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退休法官。(四川泸州 646000)
10.16623/j.cnki.36-1341/c.2017.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