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7-01-28白晓
白 晓
新疆交通职业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1401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白 晓
新疆交通职业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1401
作为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提高学生会计职业素养和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专业实践能力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首要工作。理论性强、知识点繁杂、记忆量大是这门课程具有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其教学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针对此种现状,应紧密结合时代特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的模式。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改革;混合教学改革
一、课程简介与课程作用
(一)课程简介
作为会计专业的主要课程,提高学生会计职业素养和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专业实践能力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首要工作。本课程知识点全面,涵盖了会计、结算、税收、财政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即“四法一道德”。根据课程体系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来调整课程安排该课程。
(二)课程作用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国的两种治国方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越发达,法律与道德之间的作用关系日益重要。一般来说,法律与道德是用来解决社会范畴之内的问题,作为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二者之间在性质与功能方面、在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的方法与手段方面、在其产生影响的方式和范围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出现并不断发展的。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综上所述,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规范,二者均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两者的社会作用是不一样的,其具体区别在于法律是强制的,法律能够采用惩罚的手段来制裁违法的行为,国家强制力量如军队、警察等是其强大的后盾,法律具有其特殊威力;恰恰相反,道德是软约束,不具有强制力,只是谴责人们的精神层面,但有时候精神上的制裁更痛苦,精神折磨让人更难以忍受。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就是将法律和道德两种社会规范和治国方略融合在一起,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充分体会硬约束和软约束要两手抓。当前社会,一部分会计人员法律法规观念淡薄,行为凌驾于法律之上,在工作中频频出现伪造假凭证、制造假数据等违法乱纪现象,会计人员操纵的逃税漏税现象时有出现。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的折法环境整体较差影响到会计从业人员;涉及到具体会计行业的监督程序不完善、执行不到位;制度设计缺乏,特别是一些单位的基础性工作以及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缺乏;会计工作中长期留下的有法不依、违法不追究的情况使其不具有威慑性;加之劳动力市场的趋利化使职业工作者经常忽视职业道德。在以上所述的竞争环境和营商环境中道德与经济之间的冲突不可回避,只有法律的社会作用被人们完全理解后,二者才能有效稳定社会,真正发挥其保障国家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功能;在各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涯中必定要遵守的行为准则,会计从业人员也不例外,他们往往在各单位中掌握财政大权,对会计从业人员而言职业道德是他们在从事专项工作过程要遵循的首要规范。
二、课程教学遇到的难题与挑战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要求学生理解运用知识,具有极强理论性、复杂的知识点、大的记忆量。
(一)知识点较为繁杂,使学生难于记忆
财经法规的涉及范围较为广泛,覆盖面大,其内容除了涵盖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外,还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这些知识点较为繁杂,增加了记忆的难度。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认为学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目最艰难的事就是掌握其中的法律知识点。
(二)理论性较强,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锐减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结合的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多偏重理论性,相对于会计从业资格的其他考试科目,这门课程的学些操作性不那么强,其抽象的特性使高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内容较为枯燥,因而缺乏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手段和方式有时也难以奏效。
(三)教学方式较为刻板,教材内容设计缺乏科学性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授课方式相对单一,形式较为刻板,大学分教师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方式使学生参与程度较低,师生间的互动缺乏,因而通常不活跃,课堂气氛沉闷、枯燥。而且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过渡偏重前四章法律条文、法规的教学,但是却忽略了诚信教育,给未来的会计从业人员传达了错误的指向,不利于对会计人员诚信教育的培养。
(四)教学模式较为陈旧,致使教学效果差
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长期侧重于知识内容,而忽视了相关的技能训练。教师的课堂教学大都采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满堂灌式”教学模式陈旧。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大部分学生不能发挥主体性,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记笔记、划重点,因此在学习动力小的情况下,课堂的教学效果会很差。
(五)应试教育明显,理解与应用不能很好实现
尽管目前中国早已开启了教育改革,但是应试教育大环境基本没有得到大的改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课程的功利性很强,其目的是为了学习之后能够取得一张证书,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侧重于知识的识记和死记硬背,而对财经法规知识的理解被忽略,其综合应用能力更是得不到锻炼和提高,一旦考试结束,之前所学习的绝大部分内容也被遗忘,更无法在会计工作实务中灵活运用所学习的知识点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必需的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为充分发挥传统教学优势,利用目前的网络平台,实现开放性在线学习和信息监控,对现有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颠覆性改革,通过“线上—线下—线上、课前—课中—课后、传授—内化—再内化”等阶段教学过程实践,完成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重心翻转,彻底改变现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一体化职业教育课程教学。
(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模式对教师的新要求
课堂教育是大学教学的主阵营。传统教学中,学生主体易被忽视,他们往往被动接受。教师地位过于主导,教师是主动讲授。在此教师重压情形下,学生会有厌学现象,教学效果差。因此应将线上线下课堂相结合,发挥各自优点,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乐园。对此,教师需要新的提升,以应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1.教师备课需有新提升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备好一节课,并将其传授给学生,足矣。但新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准备好本节课谈基本内容外,还要进行一些拓展课外的知识,让学生能开拓自己的眼界。这就需要教师:一是博览群书,精准备课,紧贴时代脉搏。这样在讲授时才能做到更精准地“传道授业解惑”。相对于传统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大量的时间精力查找文献、博览群书以提升自己。二是在教学设计上要考虑教学的个性化,教学要因人而异。三是教学准备过程中要把握好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异同,把控好线上教学视频的时长和画质的清晰度。整个教学过程,需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教师要据网络平台的技术要求制作挑选合适的教学资源。
2.教师组织课堂需要新提升
在课堂上的组织形式,教师组织规划学生,让学生们变成主演者,让学生从单纯地理解知,转变为培养思维和提高综合素质。一是教师需要全面准确地了解每一位学生,把控主导好课堂准确了解每位同学的学习进度,据学生情况把课堂交给学生,激发学生主动性,深入探讨解惑。二是在线下课堂总结提炼线上学习的知识,理解巩固知识。三是教师要尝试启用反转课堂,关注学生线下学习,课堂上以合作讨论、应用实践探究为主,促进学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线上线下要注重为学生解答疑惑,及时反馈解决学生问题,组织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多个主题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关主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或者教师建议选择独立探究学习或者协作学习,在此期间,教师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的难点重点详细记录,对学生的总体表现进行综合评析,以此制定符合教学重点的教学目标。
(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对学生的新要求
学生在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中,要求学生提高自身主动性、合作精神、探究精神,提升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学生应加强课前自学,提高自主精神
通过多媒体平台等资源明晰课程和教学的目标、任务以及内容。在线上课堂中,将教师提前准备视频预习理论知识,利用自组织形式参与到集体讨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基本准备好各知识应用,准备好协作式和探究式准备。采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方法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与学习经验。
2.学生应加强学习的个性化
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估,利用网络大数据,将学习程度以及效果进行科学的分析,查漏补缺,并进行有效补充和有效衔接特定知识点,将现阶段的任务或学习当前知识有效完成,能“追本溯源”,不满足于已知结果,注重学习的过程。
3.学生应将学习过程化
学生学习过程化,贯穿学期始终,注重课堂交互,答疑解惑,掌握每堂课内容,扩展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由一个知识点并加以拓展并深入思考。这种模式前提就需要自觉学习,诚信为本。学生间、组间交流,也可以在平台上提交学习疑问进行网上交流并展示学习成果。系统化设计的网络学习平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在线的自主学习,也可辅助课堂的教学,作为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1]
(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的运用
1.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较于其他教学模式,具有他自己本身的特点,又在教育教学目标有一些共性。共性方面:考虑学生个性特点,“以人为本”,构建课堂教育模式应体现育人本质,转变教师的角色为课堂的引导者,结合教育信息化和技术化发展,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模式。因为构建者考虑的不同角度和探索方式,构建的模式有以下特点。一是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前,应将各学科特点、学生个人情况和教学环境等各因素,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改革。二是找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模式重中之重,依据教学目标构建相应模式。
2.坚持双主教学原则
坚持人以为本,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教师为主导角色,引导组织和管理教师,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需要利益。以教师为主导,将教师实际需要纳入考虑范围,实施相关措施,提供一个师生和谐的好的氛围,并让教师具有自主权利,灵活地选用教材,及其教学组织和方法,并评价考核学生。学生为主体,就是要相信学生自己能力、尊重学生特点、发展学生潜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一是建构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适用学生兴趣发展,主张实现学生自身价值和自身个性化发展。二是灵活机动地建构建学环境,让大家可以更由探索交流。
3.坚持协同合作原则
协同合作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周围环境的合作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协作学习,学生群体才能发展更好,在建构课堂教学模式时,创建者也要考虑到协作交流方面。协作小组、成员、辅导教师和协作学习环境组成了协作学习的主要元素。协作学习模式的基本活动单元是协作小组,一般协作小组的人数最少不少于3人,最多不多于5人。[2]在分配协作小组学员时可依据学员性格、学员成绩学员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等因素分配。协作学习变学生被动为主动,给学习者更大自主权。
4.坚持融合原则
改革构建课堂模式,充分考虑传统创新的融合。一是融合教学环境,有侧重地分配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二是吸收传统大学优点与在线课堂两者教学模式的优势,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混合教学模式。三是是教学理念和理论的融合,不同的教学理论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行为主义侧重刺激——反应的连接,认知主义侧重人的认知作用;建构主义侧重学生的主动建构,等等,应将不同教学理论混合,取其优势,以此为基础建构有利于学生最优化的教学模式。[3]
[1]柴少明,赵建华,李克东.基于活动理论的CSCL协作意义建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7).
[2]李桂芳.MOOCs背景下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与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张杰夫.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五大革命性影响[J].人民教育,2015(7).
F
A
2095-4379-(2017)24-0272-03
白晓(1983-),女,新疆库尔勒人,博士,新疆交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与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