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神与大别山精神比较研究
2017-01-28彭润娜
彭润娜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井冈山精神与大别山精神比较研究
彭润娜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井冈山精神与大别山精神产生于我国战争年代,指导着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利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论文通过对井冈山精神和大别山精神进行学术性的比较研究,希望学界关注革命老区精神,从而指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笔者从比较史学的研究视角对井冈山精神与大别山精神的异同及其影响进行学术探讨,并对两种精神的时代价值给予科学的阐述和分析。
井冈山精神;大别山精神;当代价值
一、井冈山精神与大别山精神的内涵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性,体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①大别山精神的内涵是“不怕牺牲、不胜不休;坚定信念、必胜信心;团结奋斗,党群一心”。大别山精神,植根于大别山区,是历史传统的延续。井冈山精神和大别山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井冈山精神与大别山精神的相同点
井冈山精神和大别山精神,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孕育和发展,这两者相辅相成,具有精神内涵的共性。其相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在战争年代,无论形势多么严苛,真正的共产党人,一直都没有动摇自己心底的共产主义信仰,自始至终地坚定革命斗志,坚守革命信念。
(二)具有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别山革命根据地英勇牺牲的二十八位青年英烈的光荣事迹,他们是成千上万的为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优秀青年的代表。革命前辈们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革命舍生忘死,而人民群众也尽己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具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一个政党的力量,同它所拥有的党员和所联系的群众是密切相关的”。从共产党成立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人民群众是革命的力量之源,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时时刻刻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并获得群众的爱戴与大力支持。
三、井冈山精神与大别山精神的差异
井冈山精神和大别山精神虽然都属于中国革命精神,有着共同的革命任务和根本追求,但是两者也有各自的特点:它们各有其独特的时间背景以及孕育环境。
(一)时间背景不同
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形成,可以追溯到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并随着根据地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逐渐形成井冈山精神。而大别山精神,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为开端,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大别山儿女始终保持着满腔革命热情。
(二)地域不同
井冈山精神发源于井冈山这一革命圣地,井冈山是革命火种的发祥地。井冈山素以“天下第一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著称于世。而大别山精神,是在大别山这一特定的区域形成的,大别山脉位于中央,为历代兵家逐鹿中原的必争之地。
四、井冈山精神与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对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以及党的伟大事业是靠艰苦奋斗精神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都强调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唯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对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具有向导作用
胡锦涛同志曾经强调:“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②在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只有像井冈山时期、大别山革命斗争时期那样,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去,才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对新时期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引导作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中国青年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历史使命,更应该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
[ 注 释 ]
①郭杰忠.井冈山精神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05).
②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6月30日)[A].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535.
[1]刘孚威.井冈山精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2]刘国胜.大别山精神综述[J].党史天地,2007(12).
[3]徐向前.历史的回顾[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
信阳师范学院2016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6KYJJ44)。
D
A
2095-4379-(2017)24-0055-01
彭润娜(1992-),女,汉族,河南南阳人,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