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探析

2017-01-2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陕北文化遗产物质

李 毅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探析

李 毅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文章在对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旅游开发视角下陕北非物质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并从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开发等方面探索了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

Abstract:In this paper, in the northern shaanxi,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explores shaanxi tourism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from pay equal attentio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increasing exploration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notation shaanxi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1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在延安市和榆林市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是承载陕北民间文化的基因,造就了陕北人民与黄土高原环境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传统。我国分别在2006年、2008年、2011年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囊括了18项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舞蹈5项、曲艺2项、民间美术4项、民俗1项、传统音乐3项、传统戏剧1项、民间文学1项、传统技艺1项。2006年开始陕西省正式启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分别在2007年、2009年、2011年公布了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曲艺、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音乐、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民间文学、传统戏剧等8大类共89项。

2 旅游开发视角下陕北非物质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大量被忽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

当下陕北地方各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多与经济发展挂钩,一些经济价值不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历史原因影响,受重视程度仍然不高,再加上口头传承方式自身存在的缺陷,致使出现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人而存、因人而亡,面临濒临消亡的局面。随着网络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使得很多实用价值较低的传统技艺丧失市场,因而没有被及时的搜集和整理出来,濒临消亡。以陕北民间音乐吴起弹口琴为例,相传是从康乾盛世流传下来的,解放战争以后,人民生活稳定,弹口琴广为流传,逐渐成为当地的一种民间艺术。但是由于其弹奏方式复杂且与现代音乐风格不相符,现在只有少数老年妇人可以演绎一些比较简单的曲目,濒临消亡。

2.2 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人重视不够

目前发掘、认定非遗传承人的过程不科学、不客观;再加上各级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局限性,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管理,从而导致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益得不到保障,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性并不高,表现得相当冷漠,从而不能从根本上形成 “自觉”的传承意识。即使部分传承人有“自觉”的传承意识,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谋生方式的多样性,尤其是陕北资源型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部分民间艺人因生活压力而转向社会平均利润高的职业,作为接班人的青年人更是对从事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缺乏兴趣,陕北许多传统文化技艺出现了传承人的匮乏甚至是断层的现象。以陕北说书为例,陕北说书是陕北地区的一种曲艺说书方式,因为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而广为流传,现在多为一些老人演绎,年轻人鲜有问津,民间艺人老龄化的问题突出。

2.3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破坏性开发严重

虽然合理的旅游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但是近年来在旅游经济的驱使下,旅游经营者为迎合游客的猎奇心理,大量的民间传统文化被快速且粗糙的加工制作投放到旅游市场,夸张且过度的商业气息严重破坏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如:传统的手工剪纸大量被机械复制;原汁原味的陕北信天游被电视传媒取代;陕北秧歌也逐渐地流于陕北过大年的游街形式。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传统文化得到了重视出现了新的发展热潮,但实际上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根本性、原真性的破坏。

2.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挖掘不深刻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陕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体现了陕北人民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特色。然而,在目前旅游开发中只是低层次观光型旅游产品,主要是一般静态展示与简单旅游商品销售,忽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挖掘,体验性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以陕北窑洞为例,目前在旅游的开发上只停留在革命旧址的展示,作为红色文化的载体,讲解员在进行讲解时只以伟人旧址作为宣传主题,对“窑洞”只字未提。单纯的以窑洞文化为专题的旅游内涵的挖掘较少,因此挖掘诸如窑洞的文化的深层次含义迫在眉睫。

3 旅游开发视角下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3.1 注重旅游开发与保护并重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应充分调动陕北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保障旅游经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投入比例,建立旅游开发项目的专项保护基金,实现保护和开发并重[1]。重视传承人的教育和培养。陕北地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口口相传的特征。老前辈文化艺人的离世可能连带着这门传统文化技艺的消逝。所以,各级政府在全面清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抓紧传承人的培养,政府文化部门应专门设立保护基金,鼓励年轻人投入到文化传统的传承工作中去。旅游开发部门应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的传承人机制,保障老艺人的生活,使老艺人可以专心从事传统技艺的传承工作,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人才辈出,世代传承,永不间断。

3.2 爱国主义教育中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的开发

学生是延安旅游重要游客群体,凭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台,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的开发,既可以使前来学习的游客接受到爱国教育和传统教育,又可以起到保护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作用。陕北高校也可以结合学校实际,开办一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不仅可以丰富高等院校的授课内容,提高学生对区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也可以激发当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如在延安大学,已经开设了陕北民歌、安塞腰鼓、陕北秧歌等课程。

3.3 防止旅游市场化的过度开发

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虽然可以将文化价值直接转变成经济价值,但是过度的商品化不仅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其原真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陕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风俗,当地居民受商业化的影响,开始只关注经济利益而忽视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转变开发观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经济化、市场化和产业化[2]。因此,要想实现非物质文化在陕北旅游中的应用,就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前提,控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速度和限度。只有合理的开发利用,才能既实现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同时带来客观的旅游收入,实现双赢的目的。

3.4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开发

目前,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还只停留在表面的呈现而忽视深层次的内涵挖掘。旅游开发可以促进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内涵深度挖掘的进程,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可以满足旅游客源地寻求异地知识和文化的需求,为陕北地区整个大旅游环境注入新活力。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还不成熟,保护体系还不完善,要想取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局面,就要号召社会各界参与,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和谐发展的机制。

4 结束语

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散性与生存困难性,使得其保护和发展迫在眉睫,陕北红色旅游潜在的旅游市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非物质文化复兴提供了机遇和现实可能性。因此科学、合理、适度的旅游开发是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濒危困境,实现自我生存的重要途径。

[1]汪倩雯.基于旅游开发角度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广东为例[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2):39-40.

[2]王松华,廖嵘.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08-111.

The Analysi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bou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in Northern of Shaanxi

LI Y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716000, China)

G122

A

李毅(1977- ),女,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E- mail:yili898@163.com.

延安大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旅游视角下陕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YDS2013- 43)

猜你喜欢

陕北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党建地图·陕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