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生一体”的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2017-01-28王一萌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美丽资源

王一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 710055)

基于“三生一体”的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王一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 710055)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剧增,工业污染、生态破坏,城市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极端天气频发,城市中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这种情感驱使着人们前往乡村,摆脱雾霾笼罩下的钢筋水泥的森林,成为当下美丽乡村旅游的热点,“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文章在分析梳理“生产、生活、生态”即“三生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生一体性”的原则,并结合蓝田白鹿原主题公园的设计实践阐述了“三生资源”在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民俗文化体验3个分区的具体运用,为今后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美丽乡村;休闲旅游;景观设计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urbanization, population growth,industrial pollution, ecological damag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orsening city, frequent extreme weather, the city people's desire to return to nature, this kind of emotion that drives people to the countryside, get rid of haze under the shadow of the forest of steel and concrete,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beauty rural tourism, "tourism+" age has com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ort of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is "based on the three resources" proposed "3E1I" principle,application and design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Lantian White Deer theme park describes"Sansheng resources" in farming experience, rural tourism, folk culture experience of 3 partitions provided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leisure tourism.

Key words:beautiful countryside; leisure tourism; landscape design

1 研究背景及相关理论

1.1 国家政策

美丽乡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具体要求的乡村建设。2015年6月,国务院发布《美丽乡村建设指南》,进一步明确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与方向,更加关注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1]。

1.2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是指以农业社区为活动场所,乡村田园风光、农林生产经营活动、农村生活方式等社会文化因素为吸引源,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开展以领略乡村风光、体验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为主要目标的一种乡村旅游活动。目前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主要分为以下5种模式:产业发展型模式、生态保护型模式、城郊集约型模式、文化传承型模式、休闲旅游型模式。

1.2.1 产业发展型模式

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点明显,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集聚、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1.2.2 生态保护型模式

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并且生态优美、污染小的地区,这些地方生态环境优势明显,经济优势潜力巨大,并具有乡村特色和田园风光,较适宜发展生态旅游[2]。

1.2.3 城郊集约型模式

其特点是基础设施、便民设施较为完善,主要存在于大中城市的市郊,因此交通较为便捷,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种植效益高、农民收入水平较高,成为市中心重要的“菜篮子”基地[3]。

1.2.4 文化传承型模式

其特点是具有优秀非物质文化及民俗文化、且乡村文化资源丰富;传承模式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优势突出,经济基础强,带动作用明显,产业化更集中,基础设施相应更完善[4]。

1.2.5 休闲旅游型模式

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特点是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这些地区适宜发展乡村旅游,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相应比较完善齐备[5]。

1.3 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

渠长根、胡雅敏在《开发红色文化 建设美丽乡村——以浙江桐庐为例》一书中指出:“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是依靠‘三生资源’,即农业生产、生活、生态资源,集‘三生资源’为一体的复合型美丽乡村类型”[6]。

1.4 “三生资源”内容

“农业三生资源”指能投入体验活动的农业生产资源、农民生活资源、农村生态资源。“三生农业”要紧扣“三生”主题,基于“三生农业”的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不仅依靠生产农产品增加体验性,而且可将农业生产过程、自然生态变成商品出售,城市居民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满足其愉悦身心的要求。

1.5 基于“三生资源”的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活动类型分析

农业“三生资源”种类繁多,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资源简单且涵盖了所有农业资源,更进一步引伸出不同的休闲活动类型,因此把“三生资源”作为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活动类型分类的依据,针对生产、生活、生态三类资源在每项活动类型所占比重不同进行分析,将活动类型分为原始农耕、田园观光、民俗文化体验3类[7]。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从基础设施入手,努力提高以及完善公共场所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具体的实施方法是首先要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为游客解决好交通、住宿、餐饮、卫生、通信等一系列问题;再则各地方如果有条件话的可与旅游、交通、等部门开展深度合作,并以乡村旅游为主题展开试点,还可以设立旅游专线等措施。在整体的建设上,一定要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注意景区以及居住区的环境卫生标准,并且改善当地住宿、水电等硬件设施[8]。

(2)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农业旅游功能的重要性,重视乡村农业旅游的必要性,切实的让本地区农民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中获得应有的收益。再则要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地方产业结构,加大力度规范发展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科技旅游等旅游项目核心内容,突出解决“三农”问题,以帮助地区农民提高经济收入,改善单一的经济来源。

(3)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实施。首先要做到不以破环当地自然环境为出发点,不以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代价。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农业资源、农业生产、种植习惯等存在差异,因此在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时要突出本地特色,科学实施。对种植区要科学规划、最大限度地开发游客喜爱的农产品和观光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开发区位、资源或市场优势同时,要注意结合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互统一,做到产业开发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

2 实践项目研究

2.1 项目概况

本案例为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地处陕西秦岭北麓,是西安市辖县。蓝田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蓝田玉是中国四大美玉之一,蓝田美食著名,是著名的“厨师之县”。白鹿原主题公园位于蓝田县滨河西路西侧白鹿原坡脚处,总占地约1 km2,北至灞上田引桥,南至西河桥,西至坡源,东至滨河西路。

2.2 场地优势

课题选址优势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农业生态资源的运用,占地1 km2的白鹿原主题公园建设位于塬上,有着得天独厚的黄土苔原地形地貌优势,设计中可营造丰富的视觉效果;二是农业生产资源的体现,白鹿原特有的农作物及瓜果蔬菜资源,可用于农业耕种园及农业观光的开发;三是农业生活资源的利用,考虑到基地有部分古村落,可将部分原始风貌较好的村落给予保留和改建,部分给予拆除与重建,可考虑建设民俗文化商业街。

2.3 设计原则

在农业生产资源、农民生活资源、农村生态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三生一体”的原则并运用于蓝田县白鹿原主题公园中,“三生一体”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原生态的乡村情怀,是“三生资源”的典型特征;②都市的居民可以体会到多姿多彩的生活趣味。包括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乡村节庆、舞蹈楹联、曲艺杂技等;③感受怡心怡情的生产体验性。农业“三生资源”具有开发体验性项目的条件,参与躬耕田野,了解农作物生长知识和生产加工过程,感受参与体验的欢乐,回味与感怀农耕文化与农业文明,满足回归乡野的梦想。

2.4 项目总体设计

2.4.1 总体规划布局

方案的规划设计紧扣“三生一体”理论,农耕体验区侧重农业生产及生态资源运用;田园观光区侧重农业生态资源展示;民俗文化商业街运用生产、生活、生态设计原则,突出农村生活资源。

2.4.2 农耕体验区

农耕体验区中集中展示农业生产资源、农村生态资源。农业采摘区中果蔬采摘、经济作物的认知,引导孩童充分了解生产资源中农作物生长知识和生产加工过程,唤起对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追忆,感受这一份浓浓的乡村生态情。从白鹿原生产资源角度着眼,充分利用白鹿原特有的生产资源开设核桃园、大杏园、樱桃采摘园,让公众在采摘过程中尽享田园之乐,生产体验,创意农业“DIY”。

2.4.3 田园观光区

田园观光区集中展示农业生产资源、农村生态资源。田园观光区内容丰富多彩,利用白鹿原特有的黄土苔原地貌形成独特的梯田景观,形成大地艺术景观。以土地和大自然为载体,把艺术和大自然结合创造出一种具有艺术整体性的视觉艺术景观。主要功能包括:麦田观光区,油菜花采摘区,户外婚纱摄影基地等,让公众充分接触大自然,尽情释放天性,乐享山水田园之乐。

2.4.4 民俗文化商业街

民俗文化商业街是针对农业生产收获、农民生活状态、农村生态体验集中展示的区域,是链接相邻区域的纽带,在整个总体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民俗休闲商业街是休闲商业街发展模式的一种,它是借用对传统民居街区的改造,在提升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不断充实休闲和购物功能,形成别具民俗文化特色的休闲商业街,进而发展成为以仿古建筑和民俗特色建筑为基调而新开发建设的休闲市场。民俗文化商业街作为充分体现农业“三生资源”的区域,继续延续白鹿原美丽乡村总体设计中生产、生活、生态即“三生一体”的原则,商业街集中体现“三生资源”中的生活资源,充分将本土居民的原始风貌加以还原,给公众展示白鹿原淳朴的民俗风情,品味传统美食,感受传统文化内涵,满足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追忆。

3 结束语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与美丽乡村、美丽中国观念的提出,农村传统产业的时代已经过去,新型产业时代的到来使乡村建设由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一产业为基础,持续推进第二、三产业发展”的新型美丽乡村建设,因此,发展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是一种趋势与导向,“三生一体”的原则为美丽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与方向。

[1]中国乡村-图文[EB/OL].(2016-08-09)[2017-05-09].http://wenku.baidu.c.

[2]农业项目:“十大模式”创建“美丽乡村”[EB/OL].(2016-04-17)[2017-05-09].http://www.aiweibang.

[3]十大模式共建美丽乡村,创新推动农业发展-宜农科技.[EB/OL].(2014-03-14)[2017-05-09].http://blog.sina.com.

[4]全国美丽乡村创建主要模式.姚传奇[EB/OL].(2013-12-26)[2017-05-09].http://blog.sina.com.

[5]美丽乡村博览会23大看点[EB/OL].(2016-10-25)[2017-05-09].http://fanwen.chazid.

[6]渠长根,胡雅敏.开发红色文化 建设美丽乡村:以浙江桐庐为例[J].观察与思考,2015(3):76-80.

[7]郑文堂,邓蓉,华玉武,等.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J].现代化农业,2015(2):46-48.

[8]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美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EB/OL].(2016-12-04)[2017-05-09].http://www.360doc.co.

Study on the Design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Landscape Design of Leisure Tourism Pattern Based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Life-Ecology Resources”

WANG Yimeng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5, China)

TU241.5

A

王一萌(1991-),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景观设计方向)。E- mail:2877292078@qq.com.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美丽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资源回收
我们创造美丽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