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在听觉规律与器乐演奏能力研究

2017-01-28鲁佳男

北方音乐 2017年8期
关键词:竹笛器乐演奏者

鲁佳男 远 方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内在听觉规律与器乐演奏能力研究

鲁佳男 远 方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音乐听觉是以内在听觉为中心,每个人都拥有,但从事音乐专业的人,内在听觉比常人更敏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更强、更加结构化、理想化。内在听觉是听觉意向在心理过程中的实施,它与器乐演奏能力相互制约、促进,强大的内在听觉能提高演奏能力,演奏能力的增强也能促进内在听觉水平的提高。

内在听觉;器乐演奏;想象力;音乐作品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演奏者想要使听众听到动人心弦的声音,必须依赖自己极高的音乐听觉去辨别、调控。听觉包括外部听觉和内在听觉。外部听觉是指耳朵听到外部声音的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内在听觉,研究它与器乐演奏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希望演奏者能正确运用内在听觉,去提高自己的演奏能力。

一、内在听觉与器乐演奏的概念

(一)内在听觉的概念

内在听觉是听觉意向在心理过程中的实施,人在无声的状态下,能够在心里想象出音高、节奏、旋律、音色、音响效果等,它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心理活动,与音乐感知、音乐记忆、音乐想象等心理过程有一定的联系。

(二)器乐演奏的概念

指用乐器进行表演。器乐演奏必须建立在基本功的基础上,准确演奏出谱面的所有表情记号和演奏记号,全面分析理解作品,把演奏技巧和对作品的认识渗透到每个音符,使情感自然地流露,完全进入作品的意境。

二、内在听觉三要素

(一)内在听觉中的音乐感知

拥有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是学习音乐的前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听音乐喜欢听流行风格,他们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学习,但他们知道如何区分好听和难听的音乐,认为音乐整体的旋律优美,符合个人喜好,就是好听的。这就是一种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他们不懂节奏、调式、音程、和弦等专业知识,但他们对音乐有感觉。专业演奏家或者是音乐工作者,他们听的往往不只是单薄的旋律,作品里的和声、织体、配器等才是他们注意的重点。这正是因为,从事音乐专业工作的人音乐感知能力比普通人强。

对于演奏者来说,听觉尤为重要,内在听觉首先要用耳朵聆听,多听有助于获得良好的音乐感知,只有作品听得越多,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拥有敏锐的听觉与正确的分辨能力,能把握好什么是真正好的声音,才能提高内在听觉的标准。小提琴家卡托·哈瓦斯(K.Havas)曾说: “我们如果训练自己能在内心中听到正确的音高与音质的话, 那么手指就会按照内心的要求去工作。”

(二)内在听觉中的音乐记忆

音乐记忆很重要,对学音乐者来说,背谱演奏是基础,在日常练习中大脑反复记忆,把谱子深深印刻在心中。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一首歌很久不唱,没有刻意的去记,但只要那首歌的旋律响起,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这就是音乐记忆的魅力。

(三)内在听觉中的音乐想象力

专业音乐者对音准的把握,音响效果了然于心,看到乐谱,就能在不碰乐器,不发声音的情况下,通过想象出的音色、准确的节奏、强弱等在心里完成一部作品的演奏,他们知道运用的演奏技法在实际演奏中会产生什么样的音响效果,并且预判这种效果是否符合甚至推动音乐的发展。同时,演奏的要打动人心,必须先感染自己,演奏时就要发挥想象力,把自己沉浸到乐曲的情境之中。

三、器乐演奏的能力

(一)扎实的基本功

要想完美的表达乐曲,实现内心对声音的要求,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以竹笛为例,要通过控制口风、口劲、风门,来达到音准的准确、音量的强弱、音色的统一。竹笛最重要的就是气息的控制,气息缓而粗,就能吹出柔美、深沉的音色;气息急而细,就能吹出激昂高亢的音色。乐曲的内容和情感要表达出来,必然少不了力度的变化、离不开强弱的对比,毫无张力的音乐是平淡乏味的。强弱的变化,要靠风门、口劲来控制,风门集中,口劲大,音量就会变得响量,音色结实有力。竹笛的音准靠气息、口风决定,口风夹紧,气流急时,音注意不能偏高;口风松,气流平缓时,音不能偏低。这就依赖于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在日常练习中,一定要带耳朵听,听到了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时思考、改正,长期这样训练,演奏能力才会不断提升。在演奏前,内心要有对音乐的音高、强弱等的预判,演奏后要与内心的声音进行比较,这样可以同时训练内在听觉能力。竹笛的基本功除了用嘴巴控制气息,还有许多技巧,如打音、颤音、垛音、琶音、双吐、单吐等等,就不一一说明了。

(二)把握作品风格

学习一首作品前,首先应了解乐曲的风格,才能不跑偏。每个作品的风格是不同的,弹什么就要像什么,不能千篇一律,平时应该把各个时期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都进行学习,使自己的音乐视野得到开阔,积累不同风格的情感体验,使得自己能够更好的驾驭各种风格的音乐。

以德彪西为例,他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的代表,他受到印象派画家的启示,用音乐描写世间万物的瞬间变化,像印象派画家的画一样,他的作品不追求旋律线条的清晰,着重描绘色彩和声,调式多用全音阶、五声调式,和声模糊,营造朦胧、神秘的氛围。如果学习前没有对他的作品风格进行了解,演奏出来的音乐一定不是那个“味道”。

(三)把握作品情感

演奏一首作品,不单单是呆板的音符音响的重现,最重要的是能够表达作品的情感。应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手法和思想,运用良好的内在听觉,积极地去吸收音乐作品里的信息,并自觉的整合,抓住作品的内在,揣摩它的乐思,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在原谱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我国当代二胡演奏家刘长福对音乐内心听觉的体会作如下的叙述:“音乐内心听觉在二胡演奏中的一般情况是,在学习二胡演奏时期先把各种演奏技巧(音准、音色、运弓、揉弦等)、感情和风格等在内心一一积累起来;以后在演奏时,在内心听觉的提示和引导下,把各种技巧和感情等表现出来。”因此,内在听觉直接关系到演奏的质量,影响着作品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四)想象作品意境

当我们前期对乐曲进行了背景、创作手法等一系列的了解,在练习时就要注意把自己带入音乐的意境,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悠扬的旋律和丰富的演奏技巧通过联想、想象使自己产生共鸣,结合自身对作品的理解,精确地把音乐表达出来。这一切都需要依赖内在听觉的运用,如若没有敏感的内在听觉,音乐的内容就没有办法准确的理解,也就无法想象出作品的意境。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文化修养,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生活阅历,进而加强想象的广度和深度,有助于内在听觉的提高。

例如竹笛曲《深秋叙》,这是作曲家穆祥来创作的一首经典的笛子曲,描绘了一幅秋风瑟瑟,黄花遍地的秋天特有的景色,这凄凉的画面仿佛勾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我们在演奏此曲时,应细细体会。这首乐曲是复三部曲式,合理应用了幅震音,描绘了秋风萧瑟,落叶纷飞的场景,之后就进入了音乐的主题段落,秋日的景色引起了作者无尽的回忆与感叹,所以这一段演奏的要深沉,速度稍慢,节奏要稳,之后的小快板是回忆到少年时期的画面,短暂的愉快,小快板后进入全曲的华彩段,转换指法,改变调性,并通过滑音等技巧的使用,表现了主人公激动抗争的情绪,音乐逐渐激动,再运用急促的幅震音,像是把心中难过的一下子发泄出来一般,之后音乐突然弱下,侧面证明主人公回到现实,最后一段变化再现了主题,在悠长渐弱的长音中结束全曲,似乎伤感、回忆仍在继续。穆祥来老师曾经与一位笛子专业的研究生谈话时说道:“《深秋叙》不是写愁,倘若你能从中感受到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对美的蹂躏,自己又无力去解救的感慨,对逝去时光的遗憾等,那你一定能吹得超过所有的演奏家。”

演奏者在演奏作品时,要将自己身临其境,想象出音乐的画面,加上自己的理解,想象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只有将内在听觉的调控融入其中,才能打动人心,使人形成共鸣。

四、总结

综上所述,内在听觉的培养是为了让演奏者有比较高的听觉感受能力,它的提高使演奏者对声音更加的敏感,同时运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表现和内容,从而使器乐演奏的能力提高。贝多芬在失聪之后仍然能够创作出举世闻名的音乐,就是依靠他强大的内在听觉。因此,内在听觉与演奏能力密不可分,音乐学习者应不断培养内在听觉水平,使演奏能力更上一层楼。

[1][匈]卡托·哈瓦斯,张世祥译.小提琴演奏的新途径[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27).

[2]阳静.浅谈小提琴教学中音乐内心听觉的培养[J].艺术教育, 2010(02):84-85.

[3]周枫.浅析器乐演奏中的内心听觉与意境[J].丝绸之路, 2012(24):95-96.

[4]胡琳.关于培养器乐演奏中积极的内心听觉[J].成功:教育版, 2008(08):243.

[5]刘晓鹏.竹笛演奏的《气息控制》法[J].黄河之声,2012(01):104-105.

[6]韩文艺.笛曲《深秋叙》的演奏体会[J].大众文艺:学术版, 2011(23):17.

[7]仝紫堂.笛曲《深秋叙》曲式结构及其演奏技巧探析[J].北方音乐,2013(10):129-130.

J627

A

鲁佳男(1996—),女,江苏镇江人,扬州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师范)本科生;远方(1958—),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美学研究。

猜你喜欢

竹笛器乐演奏者
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研究的理论建构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My Mother
唢呐演奏中的呼吸技巧及其训练方式探讨
我的坚守
关于双排键电子琴即兴演奏学习方法之分析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探究音乐主题记忆 突破器乐欣赏难点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