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多芬奏鸣曲的演奏方法及对作品OP.53《黎明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分析
2017-01-28孙曼
孙 曼
(大连市计算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辽宁 大连 116000)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的演奏方法及对作品OP.53《黎明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分析
孙 曼
(大连市计算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辽宁 大连 116000)
贝多芬被世人称之为“乐圣”,他是近代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8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期也被称为“奏鸣曲时期”,在1803-1804年写成了《华尔斯坦奏鸣曲》OP.53,又被称之为“黎明”。
贝多芬;演奏风格;《“黎明”奏鸣曲》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生于波恩的一个音乐之家。贝多芬13岁便成为宫廷剧院乐队的羽管键琴手。贝多芬的创作体裁很广泛,有交响曲、钢琴曲、弦乐四重奏、协奏曲以及独唱、合唱曲等。其中最主要的是钢琴奏鸣曲。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还被奉为钢琴音乐中的“新约圣经”。贝多芬不仅冲破了形式和贵族趣味的重重束缚,把人的主观情感和个性表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在音乐创作上付出了极大心血,他总是努力在作品中展现出独创性。从1802年到1816年是他的“中期”创作的时期,最主要的作品就有《“黎明”奏鸣曲》(作品53号)。
贝多芬奏鸣曲的篇幅通常较大,充满戏剧性的冲突;对比和张力,虽然在他的某些早期作品中,还较多的承袭了莫扎特的衣钵,但很快他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贝多芬奏鸣曲OP.53《华尔斯坦奏鸣曲》又称《“黎明”奏鸣曲》是献给贝多芬最好的朋友卡尔•范•华尔斯坦伯爵。它也是钢琴艺术史的高峰,通常被钢琴家们奉为“圣经”。其中第二十一首,作品OP.53《黎明》,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活力,清新的气息和抒情的诗趣。罗曼•罗兰说:“这支奏鸣曲是《第六交响曲》之先声,也是田园曲。”该作品写于1804年,是他的奏鸣曲作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末乐章“回旋曲”(Rondo)由一个“柔板”(Adagio)引子奏出,这个引子代替了慢板乐章。欢快的气氛使人想起伴着快乐歌声的乡村节日,此曲气势恢弘,篇幅庞大,适合在音乐会上演奏。
第一乐章C大调4/4拍有活力的快扳奏鸣曲式。这是个庄严雄伟,极为堂皇的乐章,它很好地发展了奏鸣曲式的各部分,激情与机智地使乐章充满了动感,尽管节奏多种多样,可是由于它以始终不变的脉动统一起来了,赋予作品丰富的内在涵义。C大调的主要主题以短促跳跃的节奏型,先在低高域以弱音登场,很快又在高音域弹出闪耀般的动机,犹如鸟鸣,我认为在乐曲第一乐章的第4小节,可以想像为作曲家贝多芬突然听到一丝的音响,而后又消失。运用前倚音,形成变化多样的节奏型,节奏明快、交替使用,它的主题动机得到了短短回答,填充了主题基本线条的停顿,表现出清新的鸟鸣音响画面。从35-41小节是温暖明亮恍如冬日的阳光,在音色的控制上要非常注意音质的集中与透明,力量沉下去,指尖要抓住键子,像“浮雕”般清晰。在这个时候,手掌和指尖要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运用大臂的力量,贴键将和弦往下送。在保证下键整齐,内声部音色统一的情况下,将重心移到小指,以突出旋律声部。从82-85小节、88-91小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昂的情感,带有沉思、诉说性的。注意连线处的第二拍也是四分音符处要加重语气,加强乐句感,保持乐句的连贯性和歌唱性,不要出现不必要的重音。以上这些均为呈示部。展开部是从92-157小节,这部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贝多芬全部的作曲技巧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将呈示部的材料从旋律、节奏、力度和色彩等方面进行各种变化,对主题进行了精细的处理和多彩的转调,调性的频繁变化,加深了色彩,运动也加快了。从94-113小节右手的每一个短的乐句结束,踏扳也应缓缓的抬起,将这些小的乐句连成一个长乐句的感觉。每一个长乐句也要有语气强弱的对比,根据音区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强弱。从113-143小节由三连高的节奏型组成,如大然五光十色、变化异常的音响带有浓郁的光高采烈感觉,充满澎湃的力量。可以运用踏板的变化来增强音乐的音响效果。从144-157小节,注意以四个音为一个单位,突出重音,像人的脉搏跳动一般,有一定的节奏性,具有生命力。为了更好的推向高潮,在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沉住气,不要过早地渐强,在最后双手的持续的反向进行中再逐步地推向顶点。节奏要稳住,不能越来越快。再现部是从158-247小节主要主题还在原调上,副主题是A-C调的转变,还有移调重复部分。其它的演奏方法和音乐表现方面都同呈示部和再现部一致。第一乐章的尾声是从251-304小节,旋律转向了左手,注意踏板要同左手的旋律共同起落。在273-276小节处左手可以用落提的方法来演奏。此乐章在短小而精力充沛的音响中爆发,在充满活力的音型滚滚向前中结束,大自然的伟大力量最终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整个乐章的节奏在统一的基础上又变化多样,几种典型节奏转换频繁,给人以深刻印象。以其内容和形式来说,《黎明》贝多芬最精妙的奏鸣曲之一,它完全称得上是举世闻名的钢琴音乐杰作。■
[1] 刘悦编.古典音乐欣赏指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6.
[2] 肖复兴.音乐欣赏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
[3] 音乐欣赏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
[4] 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6.
[5] [美]Patricia Fallows-Hammond.钢琴艺术三百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6] 哈罗尔德•C•勋伯格.伟大作曲家的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