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扩散理论关照下的意志趋同
——以影片《十二公民》为例

2017-01-28张晋辉

唐都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陪审员陪审团态度

张晋辉

(西安文理学院 艺术学院,西安 710065)

【文学艺术研究】

创新扩散理论关照下的意志趋同
——以影片《十二公民》为例

张晋辉

(西安文理学院 艺术学院,西安 710065)

影片《十二公民》改编自美国影片《十二怒汉》,该片剧情的演进发展,符合传播学中的创新扩散理论。从人员构成、剧情发展和转变直到最终实现意志整合,都可以在创新扩散理论中找到对应表现。从传播学角度重新审视《十二公民》,是对电影批评的一种有益补充。

创新扩散理论;传播学;意志趋同;叙事模式;影片改编;《十二公民》

影片《十二公民》是徐昂2015年电影导演处女作,该片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而且获得该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影片的故事脱胎于1957年美国西德尼·吕美特执导的影片《十二怒汉》。后来在2007年俄国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重拍影片《十二怒汉:大审判》,给了这个故事的俄国版本。对于这部著名影片的改编,导演徐昂表示:中国社会之所以不能达成“常识与通识”,是因为这个社会在急速发展中产生了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巨大的落差,即贫富分化导致的偏见问题。大家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是如此不同,可又都那么正确,几乎不可能调整到同一个视角去看待问题[1]。正是因为有这种偏见和认识分歧,而且形成原因又具有中国特色,让该影片的中国改编成为可能。这种策略不同于美版设定的法律制度的胜利和个体的胜利;也不同于俄版带有的宗教仪式感,以及随之而来的上帝视角;中国版故事的特色在于,决议形成更多依赖参与讨论者是否获得其他人的认同。

《十二公民》里的无罪认定最终得以一致通过,与传播学中“创新扩散”的实现过程有很多一致性。创新扩散理论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之一,由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E.M.Rogers)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侧重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罗杰斯认为,创新是一种被个人或其他采用单位视为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创新扩散是指一种基本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观感受到的关于某个新语音的信息被传播。通过一个社会构建过程,某创新的意义逐渐显现*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nkd9rZqoUANSEv8VckypjPlmBqYC_VZpsKz-BsLdc9N0HURZk5VxN-iID-qk1NIXZV1YC1YQLpcJHY9vh6Lz_。以《十二公民》为例,陪审团成员对犯罪事实绝大部分做出“有罪”认定,而8号陪审员提出的“无罪”意见,从信息性质看,具有足够的新颖性,是对同一问题的完全相反评价。从陪审团初始意见分布的11∶1,到接下来的各个成员逐渐被说服或同化,直到结尾形成一致看法,符合创新扩散理论所描述的“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这样的信息接收模式。

一、创新扩散的特征表现

创新扩散理论看来,能称之为创新的对象,应该包括的特征有: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可观察性和思维可变性。这些特征在《十二公民》中均可找到对应表现。

第一,相对优越性。认为某项创新优越于它所取代的旧主意的程度。影片中表现为,8号陪审员与整个陪审团其他成员意见相左。对于富二代疑犯杀人罪名是否成立,具有检察官身份的8号陪审员更愿意从理性而非直觉做出判断。他所坚持的观点是:不能随便给一个人定罪,面对严肃的法律问题,应该认真讨论,把事实弄清楚。这种态度与3号陪审员动辄标榜的道德评判、10号陪审员的地域歧视相比,属于具有说服力和可靠性的深刻判断。相比于其他陪审团成员的从众心理、个别人具有的轻易定性心理相比,“无罪”意见成为社会上具有巨大价值的保护机制。从事件演进的最终结果看,身为检察官的8号陪审员,代表着具有引领性的思想观念和认知水平。这些可以在他面对质疑、不合作、威胁性质的侵犯时的表现得到证实。虽然,他的观点在一开始未必成全他“意见领袖”的身份,但作为中坚人物(hard core)显示出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态度表明的强烈性,可以对多数派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已有的合意并形成新的合意[2]。

第二,兼容性。认为某项创新与现有价值观、以往经验、预期采用者需求的共存程度。8号陪审员提出无罪认定后,陪审团的11个成员中,依据理性判断,愿意了解更多,希望讨论能够有效进行的意见是存在的。第二轮投票结果能说明问题,包括在讨论过程中5号陪审员(急诊科医生)表态:“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赞赏你的态度”。学者埃弗雷德·M·罗杰斯认为:“相容性指一项创新与现存价值观,潜在接受者过去的经历,以及个体需要的符合程度。比起与一个社会系统的价值观和标准相容的创新,不相容创新的采用速度慢很多。”[3]14实际上,每个改变自己原来态度的人,愿意转变态度的原因是不相同的,有的是因为自身经历,有的是因为缺少尊重,有的是因为身份认同,还有的是由于随大流。但从结果来看,陪审团成员作为群体,对富于创新性的8号陪审员的看法实现了认识上的兼容性。

第三,复杂性。认为某项创新理解和运用的难度。在陪审团模拟辩论中,不断出现对严肃辩论有效性的质疑。其中3号和10号作为主要反对者出现,有时候7号也会插科打诨,用个人偏见、感性情绪等因素作为判断依据,对严肃的法理逻辑进行攻讦。就像影片中8号陪审员评价7号:他什么也听不见。这几位陪审团成员,作为参与讨论的学生家长,或者说单纯的社会人,面对决定一个人生死存亡命运的严肃事件,更愿意听凭直觉,或者顺应个人情绪下结论。这些行为让本来就处于绝对劣势的创新意见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不唯如此,12号陪审员(天津口音)表态出现四次变更,反复不定,从投票结果反映了对法律事实认定的艰难和复杂。创新在扩散过程中,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反对意见,创新扩散理论用S曲线来表现创新扩散在时间维度观测下的变化。曲线的坡度越陡,说明创新扩散的速度越快。在《创新扩散》的作者埃弗雷德·M·罗杰斯看来,S形曲线形成的一个原因是,一旦系统中观念的领导者采用了一项创新,他们会将自己对该创新的主观评价传达给系统中的其他成员,这些成员因此被影响也采用了这个新思想[3]62。之所以是S型曲线,一则证明了创新在扩散过程中会出现曲折反复;另一方面说明,任何一种创新都需要“时间”才能实现传布扩散效果。

第四,可试验性。某项创新在有限基础上可被试验的程度。本片中的实验表现为“罪案现场还原”,在辩论过程中出现两次:一次是模拟老年证人,从听到争吵到走到门口发现疑犯逃走,所用时间和证词描述的发现时间是否一致,属于用实验的方式证明证人提供的观点存在误差。第二次是对物证“刀具”刺杀的方式和效果进行演示。向下向内的刺杀,由矮个子儿子向高个子生父发出,从效果看实现困难较大。而且通过5号陪审员的讲解,观众和陪审团成员才认识到,伤口显示的刺杀方式与正常的方式不同,需要换手一次才能做到向下向内的伤害效果。这种还原现场的做法,让原本貌似坚固确凿的证据不再铁板一块。导演创造性地利用虚拟的场景,配合案发当时真实的声音效果,实现了虚拟与事实之间的有机连接,让整个实验过程变得有效可信。

第五,可观察性。某项创新结果能为他人看见的程度。对证物“刀具”的独特性分析,对刀刺效果的直观展示,对罪案现场的复原演示,这些都是应8号陪审员的倡议开始的,只有用事实摆在眼前的方式,才有可能改变其他成员或多或少的认知偏见,包括有些人的认知误区。影片中的物证“刀”具有独特性,看起来不是一把平常普通的刀,看一眼就给人很深的印象。为了说明物证“刀”没有特殊性,8号陪审员直接在陪审团讨论现场拿出一把与犯罪凶器一样的“刀”,不但让物证的唯一性丧失,而且对疑犯是否使用物证产生质疑。由此可见,8号在参加讨论前,就已经对整个案情产生怀疑,在辩论开始之前已经做好准备为疑犯伸冤了。

第六,思维可变性。规定的思维模式不可能有创新的成果。陪审团中的成员,除了9号老人外,其他人很难体会老年心态。因为年龄和经历的原因,感受老年证人的深层心理会有困难。但不同的陪审员个性差异和性格区别,让最终的统一意见出现成为事实,这里面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让每个人放下自己的偏见。3号坚持百善孝为先,在他后来的诉说中才知道,形成顽固认识的原因是心灵深处对长幼有序的思维定势;10号有强烈的地域歧视,断定有罪的主要理由就是疑犯是河南人;7号主张快点完事节省时间,至于事实原委,是否有道理,都不是他关心的问题。所以,作为坚持有罪认定的代表人物,三个陪审员的思维都有局限性,但同时也存在发生转变的可能。

二、创新扩散的实现过程

在创新意见出现之后,扩散是分步进行的,其中包括获知、说服、决定、实施、确认等步骤。在不同的创新内容和扩散范围中,扩散的步骤会出现适当的变化。在《十二公民》这部影片中,主要表现为获知、说服,进而影响成员的决定。

第一,获知。接触创新并略知其如何动作。对于不同意见,11个陪审员的反应差异很大,5号表现得少言寡语,基本不发表意见。但在影片中,当他发言的时候,受到的干扰是最少的,而且基本没有被质疑。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一方面因为他相对神秘的行为举止,另一方面在于他的态度代表了讨论成员态度发生转变的倾向。与他的沉稳相比,10号每次发言都很积极,也很激动,反而最容易被忽略。一半原因由于其人色厉内荏,另外也在于他的发言内容大多都是些个人琐事,既与案情讨论无关,也不符合当时讨论议题,是一种无意义的信息。这种反差显示了评审团形成小群体认知意识,在12个人中虽然并没有出现传播学上的意见领袖,但是至少也出现了具有整合效应的主导意识。比如同属于知识分子的4号和6号陪审员,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更趋于理性,对待不同意见(含有鲜明的创新意味)在态度上是温和的,也是愿意听取的,并且可以与创新形成有效互动,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让陪审团的活动变得有效,符合组织的形成设定。

第二,说服。有关创新的态度形成。整部影片就是一次说服过程,由8号陪审员单枪匹马变成陪审团全票通过“无罪”,说服过程一直在进行。其间,有的成员是被推理折服,至少是没有出现具有说服力的反对意见;而有的成员是自己对事实真相认定后的自我改变,其中2号和12号基本可以归为同一类,两人在整个讨论中属于安静的一类,但他们的转变意味着整个组织倾向性的转变。3号陪审员是坚定的反对者代表,也是最后举手赞成“无罪”的人,他在态度转变之前的倾诉,与其说是被真相折服,不如说是孤掌难鸣时的自我反思。在笔者看来,他转投“无罪”并不代表理性的回归,而更像是万般无奈顺从集体的勉为其难。如果他是心悦诚服,应该像身边的4号陪审员所说的:向真理低头是个幸福的事情。排除3号陪审员的固执偏见,其他陪审团成员态度转变,证实了创新意见得到了有效扩散,也即众人被先后说服。

第三,决定。确定采用或拒绝一项创新活动。每一次投票都是决定。从固执己见到服膺真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4号陪审员所说的,是一种幸福。否定自己是困难的,尤其是成年人在对自己的判断自信很有把握的时候。起初认为有罪是一种判断,后来改投无罪,则是一种决定,这个决定是经历多轮投票和不断辨析之后形成的,相比于第一轮投票的初步判断,是一种明显的进步。扩散理论学者瑞安和格罗斯认为,个体在采用创新的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如认识阶段和说服阶段)。在创新决策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的传播渠道起不同的作用[3]84-85。从产品销售看,早期采用者更愿意相信销售员,而晚期采用者更愿意相信邻居。《十二公民》中,最早接受“无罪”意见的是9号空巢老人,他希望获得关注;而对创新意见而言,真正的早期接受者,应该是6号这位急诊科医生。他是真正被8号陪审员的理性推断说服了。最后改变态度的3号陪审员,从行为上看,不排除受到“邻居”4号态度转变的影响。

第四,实施。投入创新运用。在被逻辑严密的论证说服后,9号陪审员站在支持“无罪”的一方,而且在女证人的证词是否有效的辩论中,指出了“眼睛近视”这一条具有说服力的理由,从原来的意见采用者变成创新扩散的推动者。讨论开始的时候,9号是创新的对立面,而后经过换位思考,体会到老年证人缺乏关爱,在心里产生强烈共鸣,变成创新扩散的较早采用者;继而在反对方提出有力证据的时候,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也成为创新的一部分。

第五,确认。强化或撤回关于创新的决定。本片中是对个体意见的最终认同。真理是否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法治精神得以体现。8号陪审员的坚持,众人对事实的演示和最终认定,为整个影片的结果确认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作为创新的“无罪”判断,成为得到强化的一致认识。

三、创新扩散的对象分析

《十二公民》里的创新性意见——无罪认定——属于不相容创新。“无罪”的观念与其他陪审团成员态度之间存在着基于经济水平差异导致的价值观分歧,也有身份地位接近带来的相近性认可,还有每一个成员不同的个体需要。从职业看,1号是研究生,2号是数学博士;3号是出租车司机;4号是房地产商;5号是冤案受害者;6号是急诊科医生;7号是小卖部老板;8号是检察官;9号是空巢老人;10号是北京土著小市民;11号是外籍保安;12号是保险推销员。陪审团成员的身份符合罗杰斯关于同类采用者的评价:同类采用者具有许多共同特征。晚期采用者的社会地位低,几乎不接触大众传媒,而只是通过人际关系渠道从与自己相近的个体处获取新观念[3]19。这12个成员中,晚期采用者是2号、12号,他们对创新意见的接受就属于同类采用者,他们对“无罪”意见的接受是从相近个体获取的。3号、7号、9号、10号、11号基本属于社会地位较低的一类,他们对问题判断的依据主要通过人际关系渠道。如7号顾忌的学校老师,10号提到的租房者,害怕儿子成为民工等。

在创新扩散研究中,罗杰斯认为,创新的扩散不仅是一个技术事件,也是一个社会过程。为了区分接收对象对创新的接受过程,作者把扩散的对象按照对待创新的态度分为五类:

其一,创新者。大胆热衷于尝试新观念,且具见多识广的社会关系。8号说,自己并不觉得疑犯无罪,只是从常识思考,几乎所有人都认定的事实,往往不可靠。这种观念带有明显的批判性思维特质,也是陪审团成员意见中富于创新精神的表态。

其二,早期采用者。地位受人尊敬,通常是社会系统内部最高层次的意见领袖。在12个陪审团成员中,6号的急诊科医生属于较早改投无罪的成员,是对创新意见的早期采用者。5号处于自身经历以及强烈的道德意识,经过8号陪审员的详细有据的推论后,也成为较早转变态度的成员。9号空巢老人转变态度,是扭转整个讨论走向的关键人物,正因为他投出的关键一票,才使得陪审团讨论能够继续沿着创新扩散的路径进行下去。然而他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基于理性,而是从个人经历角度出发的换位思考,他的无罪认定更多的是情感成分。从接受创新的时间上看,他是早期采用者,但是并不意味着是早期采用者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成员。

其三,早期众多跟进者。深思熟虑,经常与同事沟通,但很少居于意见领袖的地位。1号陪审员作为整个讨论的组织者,是法学院的研究生。他对辩论过程中出现的意见分歧一直持谨慎态度,表现得较为理性。以他为代表,包括2号数学博士、7号小卖部老板、11号外籍保安,还有12号保险推销员,都属于对创新的跟进者。这些成员中,基本属于被说服后的态度转变,而11号外籍保安属于例外,他转投无罪更像是被激怒后的赌气,因为3号出租司机的讥讽嘲笑,让他愿意挺身而出行使自己的权利。

其四,后期众多跟进者。疑虑较多,通常是出于经济必要或社会关系压力。影片中4号房地产商、10号北京土著小市民两人属于后期跟进者。4号是出于理性,他自己坦言被说服;而10号,原本作为创新意见的主要阻挠力量,坚决认定有罪,之所以改变态度,更多的是基于群体压力。同为后期采用创新的跟进者,在采用创新时的态度存在差异。

其五,滞后者。因循守旧,局限于地方观念,比较闭塞,参考资料是以往经验。3号陪审员作为最后转变态度的成员,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被说服,他的表态更像是在处于孤立情形下的自我保护,加上对自身过往经历的回忆反思,让他不再坚持有罪判断。对创新扩散的采用来看,与其说是同意无罪,不如说是勉为其难被动接受,是标准的滞后者,甚至可以作为反对者。在传播学中,人们接受某种意见很多时候是屈服于群体压力。从信息角度看,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信任态度。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趋同心理,即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从而避免因为孤立而遭到群体制裁。在模拟陪审团中,并不存在制裁,但是3号陪审员在面对群体压力的时候,从一开始的顽固对抗,到后来的逐渐软化,乃至转投无罪,不难看出群体压力对他意志的重要影响。

在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看来:能否顺应多数意见,是对一个人的道德规范与社会是否相容的一种“检验”[4]。换句话说,人为了进行有效的社会合作,需要对多数人的意见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和退让,极端个人主义是不符合社会道德的。8号陪审员起初面临的群体压力,只能建议投票解决;而3号陪审员面临的局面是多轮投票和讨论之后的最终选择,已经没有回避余地了,继续顽抗已没有意义。

综上所述,运用创新扩散理论读解影片《十二公民》,从特征表现、实现过程和对象分析三个方面可以感受到,影片中的故事走向与创新扩散理论不谋而合。一方面,通过相对进步观念的推广逐步实现了全体成员的意志趋同;另一方面,用电影化的手法展示了创新扩散理论在具体法律问题上的有效使用。

[1] 徐昂对话徐枫.当“对话”成为大银幕的主角[J].当代电影,2015(3):75-81.

[2] 小关八重子.少数派的影响过程[G]∥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3.

[3] 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辛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 See Elizabeth Noelle-Neumann.The Spiral of Silence[M].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72.

Will-powerConvergenceBasedontheInnovationandDiffusionTheory——ACaseStudyofFilmTwelveCitizens

ZHANG Jin-hui

(CollegeofArts,Xi’anUniversity,Xi’an710065,China)

TwelveCitizensis an adapted film from an American film,TwelveAngryMen, its plot development well conforms to the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All those, ranging from staff composition, plot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to the final will-power integration, can find its corresponding reflections in the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munication studies, the reexamination of the adapted film is greatly supplementary to the film criticism.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theory; communication studies; will-power convergence; narrative pattern; film adaptation;TwelveCitizens

J902

A

1001-0300(2017)05-0079-05

2017-05-12

张晋辉,男,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讲师,艺术学博士,主要从事电影史及其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王银娥]

猜你喜欢

陪审员陪审团态度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关于建立“人民陪审团”制度的构想
纽约州“审判陪审员手册”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装模作样的家伙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