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特色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7-01-28刘均敏刘霞张丽
刘均敏 刘霞 张丽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沧州特色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
刘均敏 刘霞 张丽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近几年,特色小城镇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经过几年的努力,沧州小城镇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就,也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基础,但是从总体上看,尚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建设特色小城镇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因此探讨沧州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寻求一条适合本地小城镇发展之路,对加速小城镇建设,推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沧州特色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规划和执行的科学性
目前沧州地区,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工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结构还不够完善,规划理念不先进,尤其是农村发展规划滞后。 小城镇规划执行差强人意,建设难度巨大。规划布局还停留在法律的层面,并未扎实推进,许多人对它的认识仍然停留只是修整乡村道路,改变城镇房屋外貌阶段,各种违规建设行为屡禁不止,纠正违规建设难度大。然而,特色小城镇建设要注重城镇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只有先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小城镇建设才能健康、有序地进行。
(二)缺乏资金投入
从大的方面看,国家在城市建设中,政策、资源、资金等向大城市过度倾斜,越到基层投入越少。目前,沧州小城镇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民间投资,沧州地区一些县、乡两级政府财力不足,投资能力有限,财政性投入资金缺乏保证,也没有形成多元化投入的格局,尚未形成有效的小城镇投资的调控手段。在小城镇建设上,基本没有运用市场手段,没能吸引多方资金的投入,致使小城镇建设长期存在资金缺口,资金短缺成为阻碍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政府必须广辟资金渠道,改革现有投融资体制。
(三)建设规模小、基础设施差
沧州小城镇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处于较低水平,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能适应小城镇发展的需要。许多小城镇的供水、供电、道路、绿化、卫生、教育、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偏低,甚至有些项目尚未提上建设日程。小城镇规模小、基础设施差,导致小城镇的功能不齐全、不完整,城镇结构单一,就业渠道不畅,缺乏对外地企业和农村剩余劳力的吸引和凝聚,没能辐射和带动农村经济。
(四)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工作薄弱
沧州小城镇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使小城镇建设工作缺乏具体管控,有的小城镇虽然设立了管理机构,但由于没有编制、缺少经费,导致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部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此外部分管理人员法制意识淡薄,普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疏于管理的现象,难以适应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要求。
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一)高起点规划
特色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耗时、耗力、耗钱,其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沧州的整体经济生活的发展,关系重大,必须着眼城镇化,统筹兼顾,系统规划。因此,规划上要高标准,严要求,对小城镇建设要有准确定位。要制定特色城镇短期发展计划,还要有10年至15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制定年度计划中提出具体的方案、措施和目标,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最终的目的是要改善民生,推进沧州地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
特色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建立和完善财政对特色小城镇建设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并出台相关配套扶持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增强沧州地区投资的吸引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建全资金保障机制。政府必须广辟资金渠道,加大地方特色宣传力度,改革现有投融资体制。依靠财政资金的引导、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吸引外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建议在政府参与的基础上,寻求战略性合作,鼓励国内外各类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特色小镇的设施建设中去,形成特色小镇建设合力和资金的有效保障机制。
(三)高标准建设 、高水平管理
要严格按照规划方案高标准建设特色城镇。调集精干力量,组建强执行力的工作人员。聘请高水平、高资质的规划单位和设计人员,制定规划,与城镇建设、土地利用和生态环保等规划要相融合,城镇布局科学合理,各项基础建设统筹安排。充分发挥特色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充分挖掘小城镇的地域优势、特色优势。 要加强城镇规划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执行,落实特色城镇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小城镇市政管理,促使城镇管理工作迈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四)培育特色产业 、提供人才保障
沧州特色小城镇建设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走错位发展之路,应注重发展自己的主导、特色产业。注重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培育并壮大小城镇特色经济。根据当地的区位、资源、交通和产业基础条件,突出发展独具特色的产业型小城镇。人才方面,特色小镇引进的各类人才、项目均优先享受市委、市政府相关规定的各项政策,加大相关人才的引进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对特色小镇急需的高端人才、特殊人才,采取“特事特办、一事一议、一人一议”;并将整合现有各类人才资金与特色小镇发展结合起来。
三、结语
总之,特色小镇顾名思义要有特色,但是在遍地开花的特色城镇建设中,目前,沧州的城镇建设依然缺乏自己的特色,作为一种新模式,特色小镇发展前景,需要人们要用长远的眼光发现和挖掘。如能做到大手笔规划,高起点实施,在不久的将来,特色小镇一定会让沧州百姓引以为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