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民族舞蹈编排原则与技巧
2017-01-28张晓娜葫芦岛市群众艺术馆125000
张晓娜 (葫芦岛市群众艺术馆 125000)
再论民族舞蹈编排原则与技巧
张晓娜 (葫芦岛市群众艺术馆 125000)
编排是民族舞蹈作品创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编排对切实提升民族舞蹈作品创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促进我国民族舞蹈编排工作发展,切实提高我国民族舞蹈创作水平,笔者在总结阐释民族舞蹈编排基本原则等内容基础上,从舞蹈编排所涉及的题材、音乐、动作和结构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民族舞蹈编排技巧问题,并探索性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
民族舞蹈;编排;原则;技巧;创作
近些年来,我国民族舞蹈发展速度与水平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提升,很大程度上缘于民族舞蹈编排与创作方式、方法的改进,特别是科学编排对民族舞蹈创作起到了很好的“锦上添花”作用,民族舞蹈编排也因此受到越来越业界及专业人士的重视。为了更好促进我国民族舞蹈编排工作发展,切实提高民族舞蹈的创作水平,笔者在总结阐释民族舞蹈编排所坚持基本原则基础上,从舞蹈编排所涉及的题材、音乐、动作、结构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民族舞蹈编排技巧问题,并探索性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
一、民族舞蹈编排要坚持的原则
(一)民族性与现代化原则
民族舞蹈是典型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之一;所谓“民族性”是指“利用本民族相对独特的艺术形式、特点来展示‘民族生活’,是其他民族或者艺术形式所稀缺的”,这种独特、稀缺性可以理解为“民族性”的象征。民族舞蹈即是在上述“民族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是一种体现民族文化艺术风格的重要形式;所有关于民族舞蹈编排的方法、技巧也应该同样具有“民族性”特征,其不同于大众化的、一般艺术形式的编排。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深入,作为重要民族文化艺术形式的民族舞蹈,亦不能不受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其同样需要考虑与现代社会的融合问题,这也是保证其在现在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简言之,就是民族舞蹈编排同样需要注意体现其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特点,即“现代化”特点。
(二)艺术性与生活化原则
民族舞蹈是一种典型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其具有很强、很明显的艺术性特点,这也使得相应任何形式的编排都不能脱离“艺术创作”本质;艺术性是民族舞蹈编排所必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就民族舞蹈起源而言,其源于民间,反映的是人们的真实生活,表达的是普通劳动人民最真挚的情感,是融合了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人们生活情感与内容的、纯粹的艺术形式;民族舞蹈的产生、发展、创作、编排等都与民族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民族舞蹈编排时,要注意或者说更多的考虑相应民族的生活内容,确切的说是相应民族的文化生活内容,即本着“生活化”的原则进行民族编排。
(三)本土性与动律化原则
民族舞蹈的形成、发展,除了与特有的民族文化相关外,还与民族生活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及人文历史环境有关,这使得民族舞蹈不仅具有民族性特点,也同时具有“本土性”特点,为了更好改进民族舞蹈的编排,有必要充分考虑民族舞蹈的“本土性”特点,编排过程中有必要更多采用有本土特色的艺术手法,是保存民族舞蹈民族特色的重要方式,避免因为对民族舞蹈的重新编排而导致“特色”丢失。民族舞蹈编排另一个需要坚持的原则就是“动律化”,这里的“动律”是指民族舞蹈所特有动律,这一动律是在人们一接触该民族舞蹈就能感受到的,感受到民族舞蹈与其他舞蹈确有不同,编排过程中决不能丧失掉这一“动律”,其是民族舞蹈与其他类型舞蹈的重要区别所在。
二、民族舞蹈编排技巧及其改进
(一)民族舞蹈“题材”的编排技巧及其改进
“题材”是衡量民族舞蹈艺术作品优秀与否的重要与关键条件,其形成于舞蹈编排人员在对从社会生活素材进行充分提炼、升华和加工基础上;民族舞蹈编排人员要想切实提高艺术作品的质量,就必须重新走入、深入作品所涉的日常生活,再次从作品所涉日常生活中寻找新的灵感、内容,将其作为重要的编排素材进行再次的甄选、提炼。在重新甄选、提炼民族舞蹈编排素材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对素材的影响,既能体现民族性又体现现代化特点。再就是要注意所甄选题材可能对观众联想产生的影响,观众由于看到所选题材内容而产生“情景交融”之感,引发观众更多的“联想”,进而影响民族舞蹈作品的艺术表演效果。
(二)民族舞蹈“音乐”的编排技巧及其改进
音乐之产生,舞蹈也随之产生,可以舞蹈的目的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表现音乐及最大限度的诠释音乐;但民族舞蹈音乐以与一般音乐不同,其同时有着属于舞蹈艺术自身的特征与形式。民族舞蹈编排人员在对民族舞蹈作品进行音乐编排创作时,音乐选择需要充分考虑舞蹈作品中特定舞蹈形象塑造之需要,旨在借助于音乐更好表达民族舞蹈内涵。民族舞蹈音乐的编排,还需要注意对音乐节奏快和慢、强和弱、平和及高潮的合理搭配与把握,力争做到音乐的乐风、特点与民族舞蹈形象、动作等的相得益彰。还有就是部分民族舞蹈编排人员在选择音乐时往往会选择数十首音乐“杂糅”在作品中,这时一定要注意不同音乐之间衔接、过渡的干净、自然。
(三)民族舞蹈“动作”的编排技巧及其改进
所谓民族舞蹈动作,其是指表演人员全身或者身体某个部位的活动,目的是塑造、展现特定的舞蹈形象。民族舞蹈动作基本都可以拆解为若干单个动作,是若干单个动作的组合;这也就是说单个舞作是构成民族舞蹈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这就要求民族舞蹈编排人员在进行创作时,要充分考虑单个动作的难度及在舞蹈作品中应用的价值。鉴于不同民族舞蹈动作所表现的涵义、营造的氛围不同,就需要民族舞蹈编排人员选择与氛围营造相适应的动作风格,如速度快、力量足、视觉感度大的舞蹈动作可以用来展现欢快、热闹、喜庆、紧张气氛,速度慢、动作悠扬、力量较为轻柔的舞蹈动作可以用来轻松、伤感、哀怨。
(四)民族舞蹈“结构”的编排技巧及其改进
第一,要确保民族舞蹈内部结构的完整性;民族舞蹈作品的结构、情节是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作品主题的重要与有效手段。一般情况下,民族舞蹈作品的结构、布局要同时符合客观生活发展需求和观众的艺术审美需求;在进行民族舞蹈编排时,首先力争做到作品结构、情节的科学合理、浑然天成,再就是考虑到作品主题表现、舞蹈形象塑造需要,应该兼顾情节的跌宕起伏、层次分明及富于变化特点。第二,注意民族舞蹈外部结构的和谐美;这主要鉴于舞蹈外部结构对观众艺术审美角度的影响,要求在对民族舞蹈作品进行重新编排时,要特别注意民族舞蹈作品外部结构与作品主题内容、人物思想的相适应。
[1]孔姿燕.浅谈舞蹈编导应具备的专业素养[J].北方音乐,2017(05).
[2]张晓宇.民族舞蹈编导技巧的探讨[J].艺术品鉴,2015(05).
[3]孙梓晶.群众舞蹈的编排研究[J].大众文艺,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