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7-01-28贺文兵湖南省湘潭市群众艺术馆411100
贺文兵 (湖南省湘潭市群众艺术馆 411100)
儿童美术教学的几点体会
贺文兵 (湖南省湘潭市群众艺术馆 411100)
孩子们刚一来到这个世界时,就象白纸一样洁白无瑕,具有无限的可发掘潜能和可塑性。但由于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各不相同,孩子的爱好、性格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养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呈现出显著的偏爱和强烈的选择性。当孩子专注一个方向,不论什么场地、什么工具,拿起来就涂,随手就画,不知疲倦地、不厌其烦地反反复复地涂涂抹抹,这正是萌发儿童绘画兴趣的起点。家长如果对孩子的这种最初作画行为当作淘气的表现加以呵斥、指责的话,那实在是对孩子的不理解。于是,在儿童美术兴趣班,儿童一听到要搞创作就望而生畏,不知所措;家长看到孩子的画就低声叹气,横加指责;老师对指导儿童创作也感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在二十多年儿童业余绘画教学工作中,我在5—9岁的儿童中间摸爬滚打,品尝了个中的酸甜苦辣,特就此谈点体会,就教于方家。
一、掌握儿童画的特点与规律
我们在观察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一旦能下地行走时就会挑选自己喜爱的有色彩的玩具尽情地玩耍。当他们看到圆圆的茶垫就认为是圆饼而送进嘴中;看到圆圆的苹果,会当成球往地上丢;看到水滴到桌子上、地上,会用手指头故意地画来画去;会拿着画笔在白墙上、白纸上随意涂画一些歪歪扭扭的变了形的属于他们自己认识的东西,嘴中不停地说:这是太阳,这是苹果,这是香蕉。所以有人说:儿童画画是一种游戏,是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是人的爱美天性在幼年时的反映。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一旦接受比较正规的美术教育,加上他们对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具有初步的辨别能力,他们就会直抒胸意,将孩提时代那种天真无邪、稚拙可爱的天性表现无遗。
儿童画是直观的。他们绘画时是不太考虑常识性的东西,往往是眼睛看见的与画出来的物体不相符。如从外往里画物体时,会把被遮挡在里边看不见的物体全部裸露地画出来。《等汽车》一画,小作者就将汽车画成了“透明”的,汽车里坐着的乘客、司机都画得清清楚楚;将穿着衣服的人画成可以看见里边的肌肉……
儿童画是平面的。因为儿童尚不具备构图、透视、结构、比例等知识,儿童描绘的实物就只有将大概的轮廓线条平铺在纸上。他们会将长在池塘四周的树画成放射状躺在水池的周围;将坐着或躺着的人画成直的姿势;教室里的课桌,画成跟黑板一样“挂”在墙上。
儿童在用色上是随心所欲的。他们在绘画过程中,不受物体固有颜色限制,喜欢根据自己的偏爱,毫无顾忌地使用红、黄、蓝等各种颜色。如《游乐园》一画中,小作者就把画中的整个地面、天空画成了深蓝色,池子里的水也是深蓝色的,只用白色画上波纹,人物、凳子、电动火车等景物都画成了红色、黄色、橙色。《我想长出长辫子》一画中,小作者把头发画成了五颜六色。
儿童画画在使用工具上是不拘一格的。在同一幅画中,把水、水彩、蜡笔、油粉笔、钢笔、铅笔、圆珠笔等工具随意使用。由于表现手法无拘无束、灵活,画面往往会出现奇特的意想不到的稚拙的肌理效果。
儿童从最初的好玩、好奇到有兴趣的涂涂画画,是纯属自然的。儿童绘画从涂鸦阶段到表现阶段和再现阶段之后,逐步进入到写实追求阶段,这就是儿童绘画的基本规律。如果我们不遵从儿童绘画的特点和规律,强迫孩子跨越他们应该经历的发展过程,或强迫他们去机械地呆板地临摹那些大画家的作品,那只会获得“拔苗助长”的效果。
二、让孩子们在提问中学知识
发现孩子有了绘画兴趣,喜欢到处随意乱涂乱画,我们便不失时机地找来一些绘画工具,让他们认识纸张笔墨,告诉他们绘画时的正确姿势,改掉那些喜欢涂涂擦擦、借助尺子、三角板画画的不良习惯。因为这些工具用多了会使孩子不相信自己、不敢大胆绘画,不能保持绘画时的连续性,落笔随便草率。至于孩子爱画什么,不爱画什么,家长、老师不要过多地加以干涉,顺其自然,只要看到孩子画画时充满欢乐就可以。一段时期的涂抹后,孩子会不满足于只用笔涂画线条,他们会开始提问:“老师,桌子怎么画?”“你们记忆一下,家里的桌子有些什么形状?”老师反问。孩子们会七嘴八舌地大声说:“我家的饭桌是长方形的”、“爸爸打麻将的桌子是正方形的”、“我家有张放花的桌子是圆的”……这个过程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了桌子该怎么画,而且还认识了各种不同形状。“老师,我把这双手带上白手套!”“行,不过白手套容易脏,还可以给它们准备几双有颜色的手套。”“好吧。我还画几只红色的、蓝色的、黑色的……”孩子会边画边自言自语。启发式的辅导是涂鸦阶段的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他们的画造型简单、原始,色彩鲜艳,基本上采用单色,创作单纯、属自由拼凑。
三、让孩子们在听故事、玩游戏中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
儿童们囿于生活范围所限,生理和心理诸多方面不成熟,在他们画中表现最多的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学以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和玩具等。这样,通过听故事、玩游戏来打开孩子的思路,启迪他们的想象力。例如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时,老师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绘声绘色的讲解故事,然后让陪读的家长也参与其中,可选年轻漂亮的妈妈扮张开双臂保护身后小宝宝的鸡妈妈,身后的小鸡由学生自己扮演,身材魁梧的爸爸扮凶猛的老鹰。整个过程,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老师则在一旁不停地提醒孩子们注意观察游戏开始是怎样的,玩到高潮时是怎样的,结束后又是怎样的……,然后要求孩子们按游戏的整个过程画几幅不同情景的创作画。可以是记忆画,可以是想象的情景,也可以是记忆、想象结合的画。老师的作用是提供各种良好的框架,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充实填补。有了亲身体验,孩子们画画时便会把游戏时的情景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显现出来,再由大脑指挥手用笔在纸上画出来,嘴里还会发出摹拟爸爸学老鹰的吼声,手舞足蹈地学扮老鹰。画画过程,脸上洋溢着无尽的喜悦。画面上的色彩也慢慢出现了混合色。至于画面成功与否还并不在意。在孩子们的眼里,每幅画都代表他们的一个美好的梦想。由于孩子们心理上对外界事物认识较粗浅,对故事里的细节理解不透,画面虽有情节,但人物造型采用的是夸张的手法。画的人物的两只手会直接从头上、腰上长出来,躯干短小,下肢僵直,两只鞋尖方向相反,往往忘记把头上的两只耳朵画出来。这一点,家长、教师在辅导时要正确认识和理解。我们的目的意在引发孩子们观察自已身边发生的事物,培养孩子们有主见,有信心,有主动性,有创造精神;培养儿童在日后的创作中会选情节里的人物造型,会配表情,会摆动作的能力。鼓励他们多一些亲身体验,让他们觉得绘画过程是一种享受。
四、让孩子走出家门,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增长见识
有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绘画方面有所成就,不惜花费较高的价钱聘请家庭教师上门辅导。其实,孩子学画要有年龄相仿的画友,长期让孩子一个人画画,其兴趣不会长久的,所画的东西也比较单调。若定期地让几个小孩聚在一起或送进美术兴趣班画画,他们就会激发出强烈的画画意识,互相比着画,这样孩子的画画内容会日渐多样,所画质量也会日益提高,而那种下次再比高低的心理会激发出极为宝贵的学画热情和动力,其促进力是家长、老师难以代替的。
在激发孩子们学画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越画越丰富,越画越深入,越画越完善,有意识地引导和提示他们画自己所不熟悉的,未看见过的东西,培养多种兴趣爱好。经常和孩子一起交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写生。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讲解万物之变化,带他们去打雪仗、堆雪人;带上救生圈、穿上泳装一起去游泳;共打一把雨伞去雨中散步,看雨中你来我往的行人;去看树叶飘落,环保工人们忙着扫街的情景;去水池边看柳枝吐芽,画枝条随风飘舞的动姿。节日里,带着孩子上公园、动物园,认识亭台楼阁等景观,认识犀牛、孔雀、斗鸡等动物的生活形态。家里人过生日,带孩子到书店、各大小商场选购不同年龄的人所需要的不同礼物为他们庆贺。假日里,带孩子去旅游,去爬山,去乡村,带他们参观各级各类的美术展览,欣赏古今中外的名画,培养他们能吃苦、不怕累、懂得尊重人等等,为他们在今后的绘画创作中积累大量的素材。孩子的画画兴趣和艺术见识便会自然生成和提高。
五、老师正确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是关键
记得有一次上孩子们的创作课,要求他们用橙与蓝这对互补色画一幅题为“兴奋”的创作画,要求形式不限,自由发挥,大胆创作。有个学生画了一些抽象的形体,同时运用一些色彩构成,很快完成了一幅画,画面中没有表现一群具体的物体,只有色彩的形。放学后,家长来接孩子,看了孩子看似不成规矩的画,嘴上虽然没有当面责备孩子,但行动上却给孩子和老师沉重的一击。因为孩子辛辛苦苦画了几个小时的画,本想夹在画板上背回家的,可被妈妈残忍地把作品丢弃在教室的地面上。我目送母女俩离开教室,默默地拾起画,思绪万千。要使孩子画好画,就要肯定孩子的成绩,改变家长的错误想法,于是我坚信地把孩子的色彩托在一张洁白的纸上,使色彩更加突出,增强画面的美感,端正地贴在教室最引人注目的墙上。第二天上课前,特邀家长听课,在课堂上我克制住内心的激动,用平常的心态,按常规检查了学生的家庭作业,表扬了一批作业完成得好的学生,并指出了每个学生作业中的不足之处,然后进入到新课,新课题是巩固先一天画的橙蓝这对互补色。我选了几张色彩完成较好的作品进行评讲,其中就有被丢弃的那一张。我话匣子一打开越讲越投入,学生越听越认真,昨天受委屈的那位学生和家长用眼交流情感互相示意,孩子心花怒放。下课后,家长独自找我作了一次长谈,并诚恳地向我提出要求做孩子的陪读生。在这位家长的影响下,许多学生的家长也要求做孩子的陪读生。家长提高了绘画知识,了解了儿童画的特点,认可了老师的教学。家长成了儿童的家庭辅导教师,成了儿童出外写生的陪伴,成了老师的信息反馈者,给老师的教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又一次,我带领孩子观察了解舞蹈班学员上课,要他们用记忆画一幅画。结果每张画都是压腿、仰卧、踢腿……。虽然画的惟妙惟肖,但整齐划一,呆板机械毫无生动活泼之气。于是我总结了孩子的优点和成绩,并要求孩子们用《舞蹈班的学员》为题,画一幅既有表现舞蹈学员动作又有舞蹈场景的画,希望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不重复现有画面的作品。心有灵犀一点通,第二堂课交的作品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画面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六岁董思的画面想象力特别丰富,七个不同性别的舞蹈学员手舞足蹈,小辫子时左时右,时上时下,舞姿轻盈舒展,形态自然,却别出心裁地在画面背景上画几根不规则的交叉射线。她妈妈惊讶地问:“这乱七八糟的线是什么?”董思娇声怪气而略显幽默地答道:“老师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添加环境,我这些线画的是舞台灯光照下来的光。”妈妈称道不已。
创作一幅成功的儿童画,还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们不断进行修改。七岁的陈倩创作的《下棋》,是源于生活中的一个场面,构思效果挺好,只是色彩较单调,我便鼓励她修改色彩,她妈妈也极力配合,她修改了一张又一张,一张比一张进步,终于在2001年的“全国蒲公英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荣获金奖。因有家长的积极参与配合,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创造出一批优秀的儿童画作品,在2001年举办的“全国蒲公英少儿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由我辅导的作品中有4件获省级选拔赛银奖,一件获全国金奖。
儿童的眼睛是单纯的,儿童的心灵是洁白的,儿童的梦想是美好的,绝大多数儿童的绘画兴趣是浓厚的,关键在于家长、老师在儿童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能否给予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