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电影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传播与接受

2017-01-28王文斌武汉大学艺术学院430072

大众文艺 2017年1期
关键词:电影周阵营战士

王文斌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 430072)

新中国电影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传播与接受

王文斌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 430072)

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欧美国家之间形成彼此冷战的两大阵营,因此新中国电影的国际交流与互动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通过国际电影节、海外电影周、电影展映、电影合拍等交流方式,新中国电影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甚至部分西方国家中进行了较为成功的传播实践,在国际舞台上建构了“红色中国”与“魅力中国”的多元化国家形象,为今天“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文化战略提供了重要启示。

新中国电影;社会主义阵营;电影传播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政治景观与民族寓言: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电影的文化研究”(16YJC760054);武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东欧电影研究”(2016YB020)。

一、国际电影节

国际电影节尤其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卡罗维发利等社会主义国家举办的电影节,成为新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舞台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参赛影片代表着国家形象,因此中方历来十分重视相关的组织及选片工作,国际电影节也的确为新中国电影的国际亮相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为例,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0年代与苏联交恶、断绝与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文化交流为止,也就是大约从第5届电影节到第13届电影节的12年时间内,中国每一届都有重要斩获。1950年第5届电影节,新中国首次参加便获得很大成功,共获两项大奖:《中华女儿》获“自由斗争奖”,《赵一曼》获“最佳女演员奖”,标志着新中国电影海外获奖零的突破;1951年第6届电影节,《白毛女》获“特别荣誉奖”,《钢铁战士》获“和平奖”,《新儿女英雄传》获“特别荣誉导演奖”,《翠岗红旗》获“摄影奖”;1952年第7届电影节,《人民的战士》获“争取自由斗争奖”,《内蒙人民的胜利》获“编剧奖”;1954年第8届电影节,《智取华山》获“自由斗争奖”,《梁山伯与祝英台》获“音乐片奖”;1956年第9届电影节,《桂林山水》和《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共获“纪录片奖”;1957年第10届电影节,《祝福》获“评委会特别奖”;1958年第11届电影节,《边寨烽火》获“青年演员奖”,儿童片《风筝》获“荣誉奖”;1960年第12届电影节,《聂耳》获“传记片奖”,动画片《萝卜回来了》获“荣誉奖”;1962年第13届电影节,动画片《大闹天宫》获“短片特别奖”。

本文认为,在参加国际电影节方面,新中国政府的选片方针及传播策略可分为几种类型:(1)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如《中华女儿》《赵一曼》《白毛女》《钢铁战士》《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人民的战士》《智取华山》等,其中,《中》《赵》《新》反映抗日战争,《人》《钢》《智》反映解放战争,《翠》反映红军时期的斗争;(2)民族特色影片。少数民族题材影片颇受青睐,《内蒙人民的胜利》《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边寨烽火》分别展示了蒙古族、藏族、景颇族的民族地理风情与优美的自然风光,它们的民族风情画卷对渴望了解中国的外国观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3)名著改编及人物传记片。例如《祝福》改编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无产阶级大文豪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风采,《聂耳》展现了无产阶级先锋队战士、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事迹,使这个不朽形象受到国外观众的喜爱;(4)戏曲片、动画片、儿童片、风光片等其它类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萝卜回来了》《大闹天宫》《风筝》《桂林山水》等,呈现了优秀的中国古代民间传说、英雄神话、戏曲文化等,打造了多元化的中国形象。

二、海外电影周与电影合拍

除了国际电影节之外,中国也通过在其它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发行放映电影、举办电影周、进行电影跨国合拍等活动,以达输出新中国电影、塑造和传播新中国国家形象的目标。

例如,捷克斯洛伐克是中国建国后就立即开始与之互映电影、互办电影周的兄弟国家。早在1952年,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就举办了第一次中国电影放映活动,共放映了《中华女儿》《白毛女》《赵一曼》《桥》四部影片。后来应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请求,中国政府又提供了《上饶集中营》《人民的战士》、纪录片《边疆战士》等影片的拷贝。1953年10月,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电影部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规模较大的“中国电影周”,名为“中国人民的光荣——我们争取和平道路上的朋友与同盟”。电影周取得了很大成功,共放映中国影片490多场次,超过十万名观众观看。1954年,15部中国电影在捷克斯洛伐克进行了发行和放映,包括《钢铁战士》《上饶集中营》《边疆战士》《胜利重逢》《团结起来到明天》《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南征北战》《六号门》《抗战的越南》《白毛女》《中华女儿》《赵一曼》等。根据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官方档案材料,这15部中国电影中,放映最多场次、观看人数最多的是《白毛女》,在短短三个月时间中就有超过一万一千名观众观看。而其余14部影片的观看人数约为2500名1。此外,电影合拍也是社会主义阵营电影互助的重要方式。例如,中、捷共合拍了5部纪录片《战争中的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来自伟大国家的祝福》《中国之春》《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它们都向海外观众展示了中国的国家形象。

本文认为,在对社会主义阵营进行的海外放映活动方面,新中国政府的选片方针及传播策略可分为几种类型:(1)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如《中华女儿》《赵一曼》《人民的战士》《钢铁战士》《新儿女英雄传》《南征北战》《翠岗红旗》《胜利重逢》《上饶集中营》《白毛女》、纪录片《边疆战士》等。究其原因,革命战争题材电影既能够服务于新中国的国家政策,也最符合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意识形态宣教目的。(2)工人题材作品。如《桥》《团结起来到明天》《六号门》等。究其原因,应当是中方考虑到捷克斯洛伐克是东欧的发达工业国家,而新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家,因此工业题材电影应当比农村题材电影更容易引起捷克人民的共鸣。(3)兄弟国家合拍片。如《抗战的越南》就是一部中国援助越南、与越南合拍的纪录片。选择本片明显是为了向捷克观众展示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互助精神,帮助其建构“共产国际”的想象共同体。

三、结语

综上,新中国在对包括社会主义阵营在内的海外世界进行电影传播的过程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国际电影节、海外电影周等不同传播类型在受众、渠道、媒介等方面的区别,制定了“差异化”的选片策略。“多元化”与“单一化”并举的电影输出策略,使新中国电影得以在国际舞台上有效塑造和传播了中国形象。

注释:

1.HanaHernandezSucha.20世纪5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与中国的电影合作[D].厦门大学.2015年.

王文斌,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影视艺术。

猜你喜欢

电影周阵营战士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第六届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8月启幕
沙漠中的“战士”
抓落实要“心无旁骛”——要当战士,不要当“绅士”
绿茵小战士快乐友谊赛
鸡蛋战士
顺丰联手“三通一达”反水对抗阿里菜鸟阵营
魅力女星电影周(二)
刘德华电影周
动作明星电影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