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运动空间训练对青少年身心教育的开发意义
2017-01-28北京舞蹈学院100000
刘 燕 (北京舞蹈学院 100000)
舞蹈运动空间训练对青少年身心教育的开发意义
刘 燕 (北京舞蹈学院 100000)
运动是生命的本质,是整个有机世界各类生命体存活的基本保证。在人类的各项生产活动中,舞蹈作为“生命的最高表现形态”的艺术形式,通过其有节奏的、充满韵律美的、表情丰富的运动过程,展现人体的力与美。舞蹈体现着人类自身的生命状态,运动牵连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从运动方式的角度切入,运动的存在则离不开其所依托的时空因素。舞蹈作为运动在时、空、力三者间的完美诠释者,成为运动空间最高层次的主要体现方式。卡西尔在《人论》中将空间与时间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有机体的低级时空状态、知觉空间的中级状态及符号思维空间的高级状态。空间的多元层次将我们引向更为复杂运动分析,而舞蹈则以其运动的时空特性为人们开拓了一条研究途径。
最早将舞蹈运动空间训练纳入研究领域,将舞蹈研究提升为科学量化分析层次的舞蹈理论家是鲁道夫•冯•拉班。他将人体运动的空间划分为内外两个部分,提出“球体空间”的学说,通过“动作阶梯”的层级模式将人体运动的活动范围总结为二十四面体的12点运动,并与两种三个平面的动作面体分析相结合,将舞蹈运动空间的研究提升至科学规范的体系。舞蹈运动空间的科学化与舞蹈运动空间训练的日益成熟使得其对于舞蹈教学、舞蹈创作、舞蹈分析等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
在针对青少年身体教育的开发方面,舞蹈中的运动空间训练同样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在青少年身心教育的双方面,舞蹈运动空间训练能够产生的教育引导功能和教育教化作用可谓举足轻重。当然,这与舞蹈自身的艺术特性有关,同时,更与空间运动训练的逻辑方式密不可分。青少年位于少年与青年的的交界,在其年龄层次上具有极为特殊的象征意义。青少年阶段是一个健全者在身心发育过程中的核心阶段,也是其成“人”的决定性阶段。以青少年族群为对象,将舞蹈运动空间训练的重要意义逐一分析,对于舞蹈教育走向科学化,对于青少年人才的健康发展和创造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一、身体意识与空间感知
拉班将运动空间分为内空间和外空间两个部分。正如康德所说,空间是我们“外经验”的形式,时间是我们“内经验”的形式。在这里,空间的概念将不止于单纯的物理空间概念,它还包括内在的感知与想象。对于青少年而言,初步的空间训练在概念上略有抽象,因此,逐步的导入与教学是运动空间知识传授的主要途径。
首先是身体意识的培育。在人体运动的空间中,“身体”是人运动的载体,“体现”着运动者和表演者的一切。通过大量的“身体”运作,我们可从中获取有关其运动主体的相关信息。故此,身体于空间中的独立意识是个人感知空间的第一步。身体意识的良好培育,是空间感知的前提。面对青少年发育迅猛的身体,不断变化的身高体重和性成熟带来的身体变化,青少年相应的身体活跃度和敏感度也较其它年龄层更明显。身体意识的感知训练可以使青少年活跃躁动的身体趋于平稳,通过身体的认知、身体的感知平息过于旺盛的气质,以和谐的节奏体悟身体的存在。学习身体教育的第一课。
再者是空间感知的训练。空间是运动空间训练的核心,是人体运动操作的主要范围。认识空间,也是舞蹈教育的基础。根据拉班的运动空间学说,在外部空间的形式上,“球体空间”的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具有三个维度的立方体,人体在其中运动、舞蹈,在二十四面体的空间中作“离心”状或“向心”状的运动姿态。我们可以根据青少年的身体特征设置不同幅度的空间感知训练组合,使组合中涵盖的面体与点位有层次的叠加而上,使其全方位的感受空间的多样性与可能性,开发其感知力、创造力。在内部空间的形式上,“空间内部和谐”理论运用肌肉的缩展、气息的流滞将脏腑运动和人体表情区域的状态充分表现,通过想象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创造实现心灵与肉体一体化的目标。这种空间内在感知与内在体验的有效训练对于青少年阶段的练习者而言具有着心理学意义,在以往的运动生理学功用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开放学生对于动作精神内涵的理解与体悟。从而提升青少年对于空间的感知能力,更合理的利用空间资源表现生命。
二、身心合一与空间想象
舞蹈不仅是一种肢体运动,同时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舞蹈以“修其身”的肢体语汇“养其性”,使得舞蹈者在身体运动的过程中自然体悟其情感的变换。有研究表明,人体运动中所产生的“多啡肽”等分泌物质可以使人的心理产生一种快感。舞蹈作为一种表情艺术,在其节奏鲜明、韵律流畅的运动中更能使人感到身心愉悦和放松。就名称定义和功能意义来说,古埃及称舞蹈为“hbj”,希腊人称其为“Choro’s”,世界各地的语言都把舞蹈归为“快乐”的代名词。舞蹈的独特属性证明,舞蹈有助于人的身心的健康发展,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
舞蹈运动空间训练包括内空间与外空间、负空间与正空间的科学环节,是身心一体化的充分体现。对于空间的训练将突破生理学的单一运动空间,与充满想象的心理空间相互结合。身体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相互联系,身体的外在感受与内在感知相互交融,气息的吐纳与筋骨的舒展相对应,舞蹈肢体运动的语言魅力尽显其中。从身体训练的角度讲,身体正空间的训练将有助于青少年肢体发育的健康发展,是青少年拥有健康体魄和阳光心态的保证。从心理思维的角度看,身体负空间的训练将有利于青少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是青少年通过身体力学空间寻找自身表达途径的有效办法。
舞蹈运动空间训练中的“负空间”想象与“舞蹈意象训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即通过人脑的想象和心理的感知对欲表达的动作进行模拟,产生出相应的空间效果。身体可运用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可能性,运动者的想象也将获得最大满足。这种较为“抽象性”“内向性”的运动方式将对青少年的心智发展开拓更多价值,对青少年的心理空间发展也将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负空间”的想象训练摆脱日常苦于模式思维、应试逻辑的束缚,为青少年真正提供一个自由畅想的体验尝试。通过“舞蹈意象训练”给予青少年展示身心真实感受与诉求的表现方法,从而推动青少年身心和谐的健康发展。
三、多维空间与多元训练
美国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其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学说中曾提出了身体智能与空间智能的概念。舞蹈作为一种肢体活动,是身体智能的最好体现。在身体的运动过程中,大脑运动神经皮层与身体的运动信号形成感应,运动已不是简单的肢体活动,脑部的思维反射则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舞蹈运动空间的训练基于舞蹈运动的本质,对于人体脑力思维的开发与身体本身的智能开发意义并重。对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而言,智能的开发与身体的训练皆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可通过大量的身体训练实现大脑智能和记忆力、反应力的提升。
此外,霍华德的空间智能理论也为舞蹈的运动空间训练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人体的右脑掌控着空间方位的判断,空间感知的多元训练可以为人体右脑的开发及其空间智能的提高提供重要依据。舞蹈的空间意识练习和运动中的空间观念同样受大脑神经的影响,故此,舞蹈的运动空间训练是多元的、身心合一的智能训练。对于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智力发育而言,舞蹈运动空间训练无疑是身心双项开发的有效途径。
相对处于二维、三维领域的艺术展现形式,舞蹈往往被称呼为存在于“四维”空间的艺术。尤其是现代舞,其时空性特征足以证明其“交响化”“共时性”的内在要求。多维度的空间概念使得舞蹈空间表现呈现出丰富、深刻的样貌,时间的概念进一步与空间紧密结合。这种复杂多样的空间维度训练为青少年探索人的心理空间与情感空间提供了流畅的通道,为青少年展开思维、发挥想象地参与身体运动的各项训练准备了条件。
四、结语
舞蹈运动空间训练原理是舞蹈科学量化分析的重要途径。对于青少年阶层的训练对象而言,身体空间的感知与心理空间的探索具有着重要的意义。舞蹈运动空间训练可以通过空间感知、空间想象、空间维度等多个方面将空间的概念传递给青少年年龄层的学习者,使其通过系列空间的学习实现身心智能的多元开发。在这种身心合一的科学训练中,空间意识被充分的解析,多维训练与多元化的人才培育成为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键突破口。毋庸置疑,运动空间训练对青少年身心教育发展的意义不容小觑,有关运动空间理论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