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内鲁本斯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7-01-28何东亚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25000

大众文艺 2017年9期
关键词:鲁本斯巴洛克艺术

何东亚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225000)

关于国内鲁本斯研究的文献综述

何东亚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225000)

鲁本斯是油画史上抹不去的一笔,在美术史上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研究鲁本斯为研究十六至十七世纪的巴洛克美术风格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关于鲁本斯的研究层出不穷,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有很多不足。如在结构上没有整体性,在方向上没有一致性,在深度和广度上良莠不齐。本文参见了建国以来国内对鲁本斯研究的文献,择取较有影响力或有价值的文献整理综述展开论述。

鲁本斯;绘画;色彩

鲁本斯(1577-1644),是活跃在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的伟大画家,是巴洛克美术的代表人物,其创作题材多为宗教和神话,笔法超然自如,具有强烈的整体感。鲁本斯绘画的特点是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乐的气势宏伟、色彩丰富,并具有强烈运动感的独特风格,创造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作品。

一、关于鲁本斯研究的历史研究概述

关于鲁本斯的研究历史,应从上世纪下半叶算起。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至世纪末,新世纪初至今。从内容上看,又分为鲁本斯艺术风格研究、鲁本斯艺术作品研究、鲁本斯绘画思想研究,抑或兼具此三种研究。法国美术史家丹纳说:佛兰德斯只有一个鲁本斯,正如英国只有一个莎士比亚,其余的画家无论如何伟大,总缺少一部分天才。对鲁本斯的研究对外国美术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历史上看,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鲁本斯并没有专题性研究,通常都是放在西方油画历史大背景下粗粗带过。这就造成了材料不全面,研究不深入,分析不彻底等问题,这也是历史大环境人物研究的局限性。但是这个阶段的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后至上世纪末的研究中,研究的目光和重点逐渐转向了鲁本斯的个人风格、作品、和绘画思想。最早出现的是1982年常又明在《世界美术》中发表的《画家鲁本斯》一文,在文中作者指出鲁本斯是十七世纪佛兰德斯最杰出的画家,是继文艺复兴诸大家之后,为欧洲近代绘画开辟道路的巨匠之一。文章首次将鲁本斯本体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1984年劳诚烈在《新美术》上发表了《鲁本斯》一文。文章中指出鲁本斯(继承和发扬了佛兰德斯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吸收和融贯了文艺复兴以来意大利艺术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以非凡的天才和无比的勤奋,破除了十六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盛行于欧洲的因袭模仿、矫揉造作的风格主义习气,开创了一种既有戏剧性又有装饰性、富丽堂皇而又气势磅礴的新画风。文章重点介绍了艺术史上称之为“巴洛克”的新画风,这种画风风靡了欧洲整整一个世纪。这两篇文章都介绍了鲁本斯和鲁本斯的艺术特点,这也是我国开创了我国研究鲁本斯和研究佛兰德斯艺术的复兴的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张小元在1992年《当代文坛》发表的文章《王维的芭蕉与鲁本斯的光线》一文中首次将中国艺术家与鲁本斯对比,这种比较方法有助于开拓思路,形成新的学术研究方向。但这个时期的研究方向较窄,思路不够开阔,资料也比较少,得出的结论也存在漏洞。

二、关于鲁本斯在本世纪的研究概述

从新世纪开始,对鲁本斯的研究从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新的提高。这不仅仅是改革开放后的学术氛围更加宽松的必然结果,也得益于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对学术界视野的拓展。在2001年,鲁枢元在《中州大学学报》上发表《鲁本斯之争与南宗、北宗——一个生态文艺学的案例》一文,将中国的南北宗之争与鲁本斯之争作比较,开启了鲁本斯研究的新思路。从这里我们也能一窥国内学术界对西方美术的认知有了更高层面的认知,或者说已经开始对比中西艺术差异与共通性了,这是很好的开端和尝试。这也是本世纪学术界研究的普遍趋势,对比中西方文化与艺术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分析中西方精神层面的内涵。

除了中西对比,学术界还开始对西方进行纵向对比,如2006年闫伟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发表《鲁本斯与伦勃朗宗教主题同名作〈下十字架〉分析与比较》一文中,就将鲁本斯与伦勃朗进行了比较,得出的重要的结论,为后来的鲁本斯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与此同时,2006年东北师范大学的闻卓以《鲁本斯的巴洛克风格——兼论巴洛克精神在现代派文学中的体现》为毕业论文,开始了高校毕业论文对鲁本斯的研究。论文通篇阐述以鲁本斯为代表的巴洛克风格的特点,重点研究巴洛克精神在现代派文学的体现,这是将艺术与文学作品想关联,这种关联的方法可以启示我们关联更多的学科,所以将巴洛克精神与现代派文学的关联是不俗的尝试。

吕哲的《试论两种绘画艺术的情感表达——以鲁本斯和科柯施卡的儿童画为例》阐述了鲁本斯的绘画情感。绘画情感是审美体验的重要基础,艺术创作的要素之一就是对于情感的表达。孙锡祝《鲁本斯与伦勃朗色彩艺术比较》着重论述了鲁本斯与伦勃朗的异同。二人同为17世纪尼德兰画派的代表画家,他们一南一北,各领风骚,都是擅于驾驭色彩的大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在色彩语言的理解、运用方而体现出相当大的差异。尚辉的《鲁本斯的写实与写意》文章从多方面、深层次、宽领域对鲁本斯的艺术技法或艺术作品的特点,对比了鲁本斯与其他艺术家或艺术流派的艺术风格的异同。正是因为鲁本斯的艺术成就高超,决定了其承上启下的艺术地位,才有了巨大的研究价值。

三、鲁本斯研究的缺陷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国内对鲁本斯的研究虽然起步晚,但从研究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虽然成绩巨大,但是仍要看到研究的缺陷与不足,例如没有联系到欧洲自宗教改革后对艺术的推动性、对鲁本斯的影响。封建神学的土崩瓦解下诞生了大艺术家,这是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和社会背景的,对此领域,尚未有专门探索,大多数论文中都是一笔带过,极为精简。再如鲁本斯研究中,关注的重点始终是作品、技法、艺术思想和承上启下的继承传递发展关系,却忽视了艺术与社会的反馈和对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此可以参考高居翰、巫鸿等作家对中国画的研究方法,将时代背景的社会思潮、文化、哲学思想融入研究是跨地域研究的新方向和新趋势。要不断发掘新的材料、寻找新的课题,站在全局向下看,关联相关学科,横向对比世界同时期优秀艺术家或优秀艺术作品、技法、思想,考量其异同;要灵活辩证对待文化差异,理解西方视角,深入研究历史背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家的催生和推动;要开阔视野,打通思路,敢于创新,不能局限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走前人的道路,而应该另辟蹊径,走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道路;要勇于挑战,打破权威,不能只看到了取得的成绩而被禁锢,也不能妄自菲薄宣扬不可知论,只要努力探索,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向前,就能够取得新的成绩,完成新的突破。

何东亚,男,汉族,河南开封,学历研究生在读,单位: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方向:美术史论。

猜你喜欢

鲁本斯巴洛克艺术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暗调巴洛克之二》
纸的艺术
浅谈鲁本斯的绘画贡献及影响
古典主义绘画的技法及特点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巴洛克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