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学生心理特征,上好美术鉴赏课

2017-01-28董贝贝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430060

大众文艺 2017年9期
关键词:梵高美术心理

董贝贝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30060)

把握学生心理特征,上好美术鉴赏课

董贝贝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30060)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不仅与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更与人类的文明和文化起源、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美术教育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美术教学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和规律,适当地运用心理学的技巧和方法,对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引发其学习兴趣,为美术鉴赏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学生;心理特征;美术;鉴赏课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我们社会生活有着联系,与人类的文明和文化起源、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1正因如此,教师在美术教育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在发展心理学中,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2美术教学有自身的学科特点和规律,适当地运用心理学的技巧和方法,对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引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等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五年一贯制大专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作为青春初期的学生,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身体的迅速成长,生理趋于成熟,使得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成大人,具有成熟的生理和心理。其实不然,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并不同步,使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认识上呈现脱节,不能准确的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

例如,在学生二年级时,我选择了梵高的作品进行欣赏,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不能对艺术作品做出准确的判断。梵高是后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对绘画艺术有着自己独特见解的艺术家。梵高是用心在画画,3他认为,艺术创作是表现个人主观情感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他的作品里有明亮的色彩,跳动的笔触,把对生命的热爱展现的我们眼前。虽然,他在有生之年大众并没有接受他的艺术,但是经过历史的沉淀,他成为现代艺术的奠定人之一。丹纳曾在《艺术哲学》一书中说过,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必须与地域,种族和环境相联系起来,才能够读懂一位艺术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作品内涵和艺术成就,我通过梵高的经历来解读他的艺术作品。如他的穷困、不被理解,情感坎坷等等。当讲到梵高情感的坎坷时,学生笑起来了,说可以换一个女朋友嘛,怎么可以这样的死心眼。讲到身体被疾病折磨的痛楚时,说那为什么还要割耳自残。当讲到他必须得受弟弟接济才能生活时,说为什么不找个工作赚钱养活自己,之前不是工作嘛,为什么要辞职。当讲到他一生只卖出一张作品时,说为什么还要执着当艺术家,为什么不转行。当讲到不能被众人被理解时,说他本来就是一个疯子等等。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她们不是在听一位艺术家不凡的经历,而是从内容上根本就不能理解。而这种教学经历在五年一贯制的教学中是经常遇到的。

据罗恩菲德的理论,学习者的艺术发展受到心理发展的限制,呈现阶段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反思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发现这是和学生成长的心理发育是紧密相连的,在学生人格化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美术作品虽然具有客观的艺术价值,但是美术鉴赏是一个依赖于欣赏者个体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如果忽视群体的心理发育水平和生活经验,仅仅是从美术作品本身去介绍,就难以收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一、从教学实践中反映心理状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主导教学活动,基本上老师是主体,学生学习较被动。美术鉴赏课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互动,那么就很容易受到学生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智力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三种较为常见的干扰教学的学生心理状态:

1.逆反心理。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青春期心理发育的常见特点,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青年期也就是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往往总是分裂、不调和的……一个人已经不满足于自然的意识和朴素的感觉。”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学生经过十多年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下,已经习惯了被动的学习。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在心理的成长与这种模式正好相悖,但是迫于升学的压力,学生在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之下不得不接受这种标准单向式教育模式。美术鉴赏作为互动教学,就成为学生宣泄的场所。我们仍以梵高作品鉴赏课为例,对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们可以多渠道获取信息,所以对梵高不可能一无所知,正是由于这种逆反心态就出现了在美术鉴赏课堂上的各种问题。

2.对鉴赏课程的不重视。对于大专的学生来说,技能的实用性占据了主导作用,实用才是硬道理。对于美术鉴赏这样的课程没有实用性,产生了可学,可不学的心理。其次,对于五年一贯的学生来说,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形成了课堂上比较松散的情况。

3.教学要求与学生心理的不协调。美术鉴赏是观者和美术作品产生共鸣的一种活动,与鉴赏者的学识、修养和阅历有关。在美术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当马蹄斯的作品出现在大众视野时迎来了嘲笑,说那是野兽的色彩;杜桑将小便池搬进美术馆,并与安格尔古典主义油画《泉》同名,杜桑的作品极具现代风格,给当时的主流艺术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其实,艺术作品并没有一个精确的标准,而是随着时间历史的推移所产生的艺术价值,给人们以新的启示。面对我们还正处在青春期的少年,很容易被快餐文化所干扰。凭借学生自身的能力来鉴赏艺术作品,是不能准确的判断出作品的真正价值。对美术教师而言,备一节美术课需要查阅全方位的资料,才能真正理解艺术作品的价值和艺术内涵。让学生们在没有大量知识背景的情况下,来鉴赏作品是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促进美术鉴赏课形成良好氛围的几点意见

学生青春期的发展,他们的行为是必然的,任何方法与方式的改进都不可回避青春期发展规律的事实。叛逆期的成长也是学生自我意识的一种表达,他们希望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成长规律上的变化,不能用简单的方式来要求他们。因此,在美术鉴赏课上,应该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通过各种途径来满足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的好胜心和自尊心,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多样化,来满足学生们的课堂需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形式。

1.尊重学生独立个体性,激发她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这也是他们所学专业的需求,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是引导幼儿,开启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那么,这也就要求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上让学生们具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对同样的作品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例如,欣赏毕加索《格尔尼卡》时,画面采用的是抽象表现形式,作品不是对客观再现,而是主观意愿符号性的表达。如果直接给学生讲解艺术作品,学生可能难以接受。那么,我们从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着手,《格尔尼卡》是反映二战时期的作品,我们可以由展示二战时期战乱的图片入手,让学生感受二战给人民所带来的各种痛苦情绪。再拿出作品《格尔尼卡》,就很容易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抽象符号的内涵。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可以各抒己见,拥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尊重学生们独特的精神空间和内心感受。

2.直接切入诱发学生逆反心理的话题。在美术鉴赏教学中,首先要想到学生会做出逆反心理的作品或者艺术家有所准备,不能总是以回避的方式来进行处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教育方式的不同,我们的学生在赏析美术作品时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如在讲述古希腊雕塑时多以裸体形式表现,我们可以将“海洋文明”的起源加以讲解,学生们就会轻松的理解作品并感受雕塑的美,从而使美术鉴赏课得以顺利进行。

3.采取“轻松”的教学方法。美术鉴赏课是非技能课,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实践和欣赏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感受绘画,并不是技法的简单模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重点是感受,使学生能够在绘画的实践中感受到艺术的美。再如,现代艺术的抽象主义,学生很难懂它到底是什么,想表现什么的内涵。我们可以借助图片资料或者是画家自述的影像资料来辅助教学。

4.灵活的教学方式。打破常规的老师是主体的教学形式,可采用老师布置课堂任务,学生分组课下准备来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自己来进行教学,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进行总结,再组织学生小组间进行讨论,提出异同点,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渐形成自我发现,自我探讨的能力,使学生们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

5.灵活运用教材。在五年一贯的教学中,书上所列举的内容比较广泛,既有各种门类的绘画,也有民间的传统工艺等等。如果我们直接按教材内容来讲,形式上比较枯燥,学生在理解上有存在一定的难度,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可打破常规的按时间,画种分类的教授方式,可采用比较中西绘画,或者比较同时期主题绘画的形式等等。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习,采用局部或整体临摹的绘画方式,感受艺术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看法和见解,学生们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逐渐消除学生们懒散的状态。

总而言之,开展有效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除了课堂教学方法之外,还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现实教育状态。对此进行仔细地分析,就可以化为促进教学有效进行的推动力。心理发展是每个学生的必经之路,老师们要根据学生们心理发展的特点,学习并有效地运用心理教育原理,点亮学生们美丽的心灵天空。

注释:

1.《名人名言》.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32.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18.

3.欧文.斯通《梵高传》.中国人事出版社,1995:54.

[1]张宏如,曹雨平当代大学生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有智,欧阳伦.心理学基础[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4]陶国富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5]贺新宇,万彩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5.

[6]伍新春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梵高美术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梵高的世界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梵高的坟茔
心理小测试
美术篇
心理感受
闯入梵高的世界
我就是梵高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