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美育的国际化教学

2017-01-28刘亚斌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310023

大众文艺 2017年9期
关键词:国际化美育精神

刘亚斌 (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310023)

传统美育的国际化教学

刘亚斌 (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310023)

面对全球化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趋势,如何提升传统文学艺术的作用,让其美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在与其他文化的平等对话中将其特色彰显出来,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外语类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实现传统美育的国际化教学,必须立足于文化传统的基础性,其文化精神成为核心。国际化教学的目标在于文化实践,在传播文化实践的活动中以身作则,突显传统文化的美育特色。

传统美育;国际化教学;文化精神

传统美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审美素养、气质胸襟和精神旨趣,使人得以全面发展。党和政府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了重要部署,对高校美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民族根基和血脉的传统文化艺术,作为发挥对外交流窗口作用和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外语类高校,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在积极参与各种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交流时彰显传统文化艺术的美育特色,培养学生优秀的精神品质,是外语类高校美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文化传统是传统美育国际化教学的基础

对外语类高校而言,其国际化定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与学校自身性质分不开,亦与当前社会越来越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密切相关。但是,时代的发展趋势离不开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撑作用,它要求民族文化与艺术的精神回归,以传统文化思想去教育人,用古典艺术去熏陶人,让民族精神去涵养人。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扎根于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挖掘其深刻内涵,激活其生命力,才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展开平等的、有价值的交流和竞争,取得与时代共同的发展。首先,围绕传统美育的学习和实践要求,加强传统文化与艺术的课程建设。在美学概论课程中增加传统审美内容,在传统文学文化课程中强化美育知识的学习,在各门艺术课程中加大传统艺术技能的训练。传统美育需要优化院系资源配置,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科学处理,建设有效的课程体系。其次,传统美育的课程设置充分合理。考虑到传统美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其课程设置须有针对性和系统性,既要在传统文化、古典文学、国学经典、外国文化和文学等相关课程贯穿传统美育,又要使学生在具备中外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系统的美育学习和实践活动。最后,美育授课具有国际化视野。在多元文化和艺术的交流与碰撞中培养学生宽容、平等与对话的文化观念,在对比各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育观念中保持并发展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美育特色。如在讲述自然美时,可以将中西自然美的观念进行比较;在讨论小说女性婚恋悲剧时,可对比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小仲马的《茶花女》;等等,这些国际化视野有助于学生体会不同文化文学的美育功能,理解其审美内涵,提升其道德品质。

二、文化精神是传统美育国际化教学的核心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和创造出来的产物,其文化精神贯穿在物质生产和知识创造中,作为民族和地区的精神支撑,指导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文化精神成为传统美育国际化教学的核心。为此,要做到四个方面的统一。其一,语言知识与文化内蕴的统一。外语类高校往往存在着语言的误区,认为学生只要掌握语言即可,其学习也主要是语言的社会运用,注重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语言所蕴含的文化,文化对语言起着支撑和涵养的作用,如汉字与传统文化相关联,而印欧语系也是由其文化决定的,两者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在各种美学概念和关键词的背后,蕴含着各种文化知识,孕育着各种文化精神,如传统美学范畴“意境”就是典型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精神的写照,而“崇高”范畴则是西方近现代美学和文化精神的体现。其二,物质存在与意识观念的统一。在美育教学活动中往往只注意传统文化艺术的观念和思想的讲解灌输,忽略了其实体性的物质存在,对考古文物与各种艺术品,既缺乏图片、视频与录像的介绍,也没有实体场地的考察。文化与艺术的物质性重视不够,导致其文化精神的理解落不到实处,美育课程显得空洞乏味,学生对其学习与实践渐生厌倦情绪。只有将视频图片、艺术作品、考古文物、实地考察、语言符号和意识观念等方面结合起来,才能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其三,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的统一。传统文化与艺术并没有现代的学科分类,不同门类的知识都是贯通的,其“六艺”是为培养儒学仁德服务的。要进行美育的国际化教学,需要将不同门类的知识和实践在美育的目标下统一起来。如作为武术的太极拳,亦可作为传统美育的有效手段,既可以欣赏其美感表现,又能在练习中体味到自然与主体的和谐,以及感官、身体与意识之间协调的深层美质。其四,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统一。外语类高校有其语言方面的优势,不同语言之间的互动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之美,同时赋予其文化一种国际性视野,在反复的对话、比较和分析中,真正捕捉到传统文化精神,将其从全球化时代中突显出来,为世界文化的推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文化实践是传统美育国际化教学的目标

文化和艺术实践是美育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任何教学活动最终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实践中检验和运用知识,才能彻底地掌握知识。对于美育教学来说,更应该重视社会实践,因其涉及到人的素质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人的精神素养的提高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证明,只有经受社会考验,才能成长为具有高尚品质、与时俱进的人才。因此,文化实践是美育课程国际化教学的目标,其含义在于美育课程国际化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践,在各种美育实践活动中提高文化知识,体悟文化精神,并最终将其贯穿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国际交往中以身作则,彰显民族文化的道德涵养和精神气质。

现有的美育活动多数集中于课堂教学,对于课外的实践活动重视不够,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来促进传统美育的实践化,致使学生无法知行合一,而纯粹的知识讲解和灌输,没有相应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亲历其中,也就无法使人真切地领悟审美实践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传统美育的国际化教学要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四级”实践平台;第一级是校内实践平台,在课程设置上增强实物展示、图片阅览、幻灯播放、视频录像等方面的内容,积极开发各种兴趣小组,创立实验区和工作坊,培养学生美育实践的能力。第二级是校际实践平台,与各级学校、兄弟院校共同建设各种实验合作区,充分利用校际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实践活动;第三级是校外实践平台,与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学艺术协会等文化机构打造美育实践的社会平台,举办各种座谈、讲座、参观、创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悟传统文化与艺术,培养其人文精神;第四级是国外实践平台,积极与拉美国家、非洲地区以及欧洲等国建立联系,灵活多样地创建各种合作交流形式,在文化比较中体认传统文化艺术的美育优势,以身作则,体现高素养的文化传播活动,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总之,传统美育的国际化教学的目标在于学生既有家园意识,又有国际情怀;既有知识能力,又有精神素养,成为新时代要求下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应用人才。

刘亚斌,单位名称: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学院,职称:副教授。

猜你喜欢

国际化美育精神
聚焦港口国际化
论公民美育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陈抱一谈儿童美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