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艺术选修课程的推广与普及

2017-01-28孟丽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45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9期
关键词:师资院校艺术

孟丽强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450000)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艺术选修课程的推广与普及

孟丽强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 450000)

现阶段,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教育除了注重学习成绩之外,也将艺术选修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艺术选修课程是实现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创造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以及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职高专院校艺术选修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学生设置艺术课遵循的原则,如何对艺术课程进行管理以及进一步推广艺术课程。

高职高专;艺术选修课;原则;推广普及

近年来,随着各地高职院校开展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学校中出现了许多艺术社团,号召学生学习艺术,在艺术中彰显自己的个性,培养了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养,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另外随着学生选修的艺术课也在开动学生的大脑,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前途广阔,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进行推广和普及是很有必要的。

一、开展艺术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艺术选修课程,就是为了让艺术专业之外的学生也能接触到艺术的魅力。因此,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各普通高校已经陆续开展艺术选修课程,包括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但是由于各校师资力量不同,学校、老师和学生认识的差异性,都造成这项教育前进困难,有些学校教育成色不大,有些学校还处于应付阶段,没有贯彻实施艺术教育。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我国高校和西方国家相比,没有将艺术教育重视起来,没有落实艺术课程,甚至没有一套完整的艺术教学机制。其次学校没有足够的艺术师资力量,另外由于学校扩招,学生人数逐年攀升,所以就更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还有由于个别学校认识不足或管理无序,院校没有将艺术选修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以上都是现阶段我国普及艺术选修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说这是发展新事物过程所不能避免的,存在矫正的空间,但是这样的情况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需要人们进行反思,以加快艺术选修课的推广。

二、开设艺术选修课遵循的原则

1.人文性原则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艺术选修课程,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或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而是涉及到人文教育的一门课程,是人类文化的沉淀和创造力的结晶,具有很高人文价值。开设艺术课程就是为了教育学生做人最基本的礼仪和教养,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素质教育和专业教学的不同。

2.系统性原则

在开设艺术选修课程时,要未雨绸缪,提前将学科专业选择好,进而决定该艺术教学设置多少课程,先修哪一科,后修哪一科,哪些是核心重点课程以及每一课程的课程时间等问题,将这些问题妥善的解决好,就不会拖延整体教学计划和统一课程的进程。另外就是在进行艺术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不同学科领域相关的知识问题进行适当的融合,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发他们的智慧,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最后学校要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开设一些提高型、应用型、研究型、开拓型等课程,多角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应变创新能力。

3.通识性原则

院校开展的艺术选修课程与本身存在的专业艺术课有所不同,它面对的是非专业的学生,但是艺术选修课既要传授非专业学生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又要使学生体会超越专业知识的通识性和其他研究方法。因此这就要求学校设置的教学大纲和老师提出的问题要适合全体学生学习,先将一些简单的易于理解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在艺术教学课堂上,老师可以选择一个既定的角度,一个特殊的题材,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进而提出解决方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培养。

4.体验性原则

在某一程度上,我国有一些院校存在着轻视艺术实践的现象,这是对推广普及艺术选修课程进展的一种阻碍。国家强调的艺术课程学习并不仅仅是旁观欣赏而缺乏心理感受的教学,如果是只讲解皮毛而没有实际感受的学习,那么艺术教育也就是纸上谈兵。真正的推广艺术教学,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重视培养学生艺术实践动手能力,使理性与感性相融,加深学生对艺术知识的理解,并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艺术选修课程众多,学生总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门艺术,亲手制作能够彰显自身个性的艺术品。

5.弘扬民族精神原则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五千年时间的沉淀,形成了爱国、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在开设艺术选修课程时,应当充分将民族精神融入艺术教学中,使学生继承和发展民族精神。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与时俱进,向同学们讲述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事例,关注时事发展,要将不同艺术领域的新成果、新信息和新趋势体现出来,尽量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创新。

6.稳定性原则

在开设艺术选修课程时,也有积累经验,通过一些淘汰措施,优选出适合学生素质教育的优秀课程,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艺术教学体系和稳定的师资力量。实际上,高职高专院校艺术选修课程重心在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树立学科意识以及训练思维方式,并不是专注在艺术学科琐碎复杂的知识点上。

三、保障艺术选修课推广普及的措施

1.审核制度

老师在编写艺术教学大纲时,要遵循课程设置的原则,不能偏离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之上,学校可以安排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评审,评审依据是按照国家的规定,做到有理有据。审核过后才能进入下一撰写讲稿阶段,每一环节都要把好关,不允许教师将艺术选修课程变为工作量不足补充的借口。

2.激励措施

目前投入到艺术选修课的正规教材比较少,因此就要求主讲老师加大对该艺术教学的投入,同时学校也要在教材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现阶段在教育过程中,专业课、必修课和艺术选修课呈现三足鼎立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出艺术选修课程的重要性。学校激励的措施包括提高教师的课酬或补贴。

3.师资力量

在学校课程建设的要求下,需要多层次多方面的开设艺术选修课程,但是真正落实执行的院校很少,大部分院校的师资队伍都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因此,这就要求学校除了挖掘现有隐藏的潜力、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实行激励措施之外,还应当充分的利用相邻高校的师资队伍或社会人力资源,来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由于艺术世界丰富多样,若与艺术学科种类相比,估计任何高校艺术师资都不能完全匹配,总是有限的。所以为了本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要善于利用毗邻的高校、艺术组织与团体等有关艺术机构里的人力资源,可以将他们聘请到自己院校,现在大多数高校都是这样做的。

四、总结

艺术选修课程的设立,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彰显个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艺术教学又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具有艺术本身所具有的情感特色和独特的创造性。另外对于教师来讲,艺术教学也可以开阔他们的教学视野和教学思路,增加创新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更好的教育学生。

[1]陈荣荣.高职院校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平台建设研究--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学理论,2014(6):233-234.

[2]陈峰.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艺术欣赏课的必要性——以美术欣赏课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31-133.

[3]李曾辉.高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探析[J].才智,2016(36):101-102.

猜你喜欢

师资院校艺术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