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美学风尚研究
——以《世说新语》为例
2017-01-28郭银华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系610021
郭银华 (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系 610021)
魏晋美学风尚研究
——以《世说新语》为例
郭银华 (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系 610021)
作为中国国学的经典,魏晋时代哲学与美学的结晶,《世说新语》由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孕育而成,书中人物所表现出的独立的人格、方正的品质以及人与自然相处“天人合一”的境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尝试从美学的角度研读《世说新语》,对《世说新语》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自然审美以及当代价值进行深入探讨。
《世说新语》;美学风尚;历史文化背景;自然审美;当代价值
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社会和个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裂,个人本身也产生了性格的分裂。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认为,“只有审美才是人实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中国美学到魏晋时代才真正起步,魏晋独特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文化内涵对人们审美自觉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世说新语》中蕴含的自然主义与个性主义、自由的精神、独立的人格、人与自然之和谐,现代都市人都可从中找到慰藉。
《世说新语》——一部笔记体小说集,作者是南朝宋刘义庆(403~444),主要记载了东汉末年到东晋末年二百多年间的士族阶层逸闻琐事,全书分门别类地表现了魏晋人的人物品藻、容貌、德行、生活等各个方面,表现了魏晋人的言行举止、道德情操与生活雅趣,也体现了魏晋时期社会、历史、文化、艺术和审美等特色。本文以《世说新语》为例,分别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自然审美、当代价值等方面探讨魏晋美学风尚。
一、《世说新语》之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新书》,简称《世说》,成书于南朝刘宋时期,全书记事一千一百三十余则,按内容分为三十六门,每一门表现魏晋人生活的一个方面,各门综合,可以窥见魏晋人的精神生活全貌。《世说新语》中一个个具体形象生动的故事,记叙了魏晋人的言行举止和精神世界,是那个时代历史的见证,保留了时代气息,深得古今文学家、史学家的青睐,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亦是一部审美代表作。
(一)社会历史背景
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看,魏晋是一个政局动荡的时代,当时士族在动荡纷扰的社会中常常感叹生存之艰难,从而更希望超脱尘世,心灵寻一处世外桃源,达到个体精神自由的理想之境。从政治方面来看,皇权与士权相互制约的格局,大大削弱了长期以来的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弱化了文化独裁主义,使得魏晋文学艺术发展的土壤相对比较舒适。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大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时而三国鼎立,时而南北对峙。南北朝对峙时期的南方和北方,也出现了不同的分裂割据局面。秦王朝统一中国数百年后,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战争导致了人口的迁移,间接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二)文化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自觉的时代,战乱及分裂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对文化发展的限制,也促进了各文化间的交流与学习。具体表现为对儒学的批判、对印度佛教及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和包容,从而促进了中国文化从重伦理向重审美的转变。
佛教起源于印度,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汉时逐渐发展,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通过宣扬教义——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等,把人们从现世生活的痛苦与无奈中转移到神秘遥远的来世幸福上,让劳苦大众在对渺茫“来世”的幻想中消除对生老病死的痛苦、无措与凄凉,从而得到短暂的安慰。
魏晋主要的哲学思想表现为玄学思潮,魏晋玄学对美学发展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就来自老子、庄子、《周易》的影响。玄学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探索与讨论,最终对哲学的中心也转向对个人自由的研究上来。《世说新语》中士人“无所为而为”的生活态度即是体现,如王子猷雪夜访友的故事。
(三)文学艺术发展
魏晋时代,文学艺术不再被看作朝廷进行伦理教化的工具,而被看作个体人生意义价值、个体生命生存境遇的审美表达。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放在文艺自身审美特征的探索。
魏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大都热心于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日见丰富,文艺理论也得到了发展。
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迁,学术思潮以及文学观念的变化,文学的审美追求,带来了诗歌的变化。除文人诗外,还有南北朝乐府民歌、辞赋、小说、文论等。
艺术和美学与人类理性认识的高峰——哲学相比,在反映社会与时代面貌方面,要更加直接、形象,也为魏晋士族文人宣泄内心苦闷找到了出口。
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艺术发生了空前的发展。其中最突出的艺术发展要数石窟艺术、绘画艺术以及书法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人与文自觉的时代,是文学艺术大发展的时代,民族的融合、佛教的东传、统治阶级的引导、南方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都推动了这一时期文艺的蓬勃发展。
二、“天人合一”——自然审美
在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人与自然是一种对立关系,自然界对人类而言是神秘而不可知的,人们既敬畏自然,又想掌握自然规律。对自然美的真正发现当在魏晋。人效法天地自然,人与天地自然达到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一切文艺中诗情画意涌动的根源。在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的今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尤其重要。
魏晋时期社会动乱,儒学衰微,老庄思想盛行,文人士大夫开始研习老庄,崇尚自然。自然山水开始成为魏晋人的审美对象后,进一步积累了审美经验,丰富了主体的审美趣味。
在《世说新语》中,能够看到许多魏晋士人自然审美的例子,如《言语》第87、88、91则所记:
林公见东阳长山曰:“何其坦逸!”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王子敬曰:“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忘怀。”
支遁、顾恺之和王献之三人分别通过赞叹、描述和畅谈的方式,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当自然秀水青山作为单独的审美对象时,迸发突涌出空前的生命力与活力。再如:
《容止》第24则
庚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庚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许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后王逸少下,与丛相言及此事,压相曰“元规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右军答曰“唯丘壑独存。”
显而易见,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秋高气爽、景色清幽的秋夜。这里的“丘壑”,原意指山峰与河谷,是隐逸、游玩之所在,这里指闲暇、超然的雅趣。
“世说新语时代”自然审美意识的发展离不开魏晋玄学的影响,玄学思想促使人们用新的眼光来欣赏自然山水,将自然之美看作是“道”的显现,从而获得审美愉悦,推动了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与发展。
再如,《言语》篇中两则观赏“雪”的故事: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谢安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谢道蕴则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第71则)
道壹道人好整伤音辞,从都下还东山,经吴中。已而会雪下,未甚寒,诸道人问在道所经。壹公曰“风霜固所不论,乃先集其惨澹郊邑正自飘誉,林抽便已皓然。”(第93则)
谢道韫以漫天飞舞的柔美柳絮,形容洋洋洒洒、银装素裹的美丽雪景,无论是从意境还是审美趣味来看,她的回答毫无疑问更富有审美情趣和意境。蒋凡先生进一步表明“柳絮随风飘忽飞舞,变幻万千,正与文学创作那悠远而丰富的想象和意境相类似。因此,‘未若柳絮因风起’可借用来描述当时士人其文学意趣之所在及审美心态。”
综上,从《世说新语》中魏晋士人对自然山水的描述可以看出,“审美关系是以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为基础的,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虽然其具备自然物质的审美属性,但只有在人的审美意识觉醒之后,方能真正被人们所观赏和发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世说新语时代”审美意识的慢慢觉醒,使魏晋士人开始用全新的,全面的视角来发现自然、审视自然、赏玩自然。在他们眼中山川景物处处是美,美不胜收。这种“天人合一”自然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与人类人性的解放是离不开的,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显著意义。
三、《世说新语》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世说新语》的美学思想主要可以总结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发现,对审美化生活的追求,对自由生命力的推崇。主要表现为对“天人合一”自然美的向往,对人格美的追求。这些美学观念对达到人本的复归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与完善当代理想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世说新语》所体现出的美学思想主要是对“天人合一”自然美的向往、对审美化生活的追求。这正是现代都市人最缺乏的,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促使人们习惯了埋头挣钱,盲目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亦忽略了精神上的愉悦与追求。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天人合一”美学观的体现,也是放松自我、聆听心声、解放个性的良方。魏晋文人士大夫将自然作为一种精神寄托,贴近自然,抛却一切繁重的社会负担。他们将这种审美态度融合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具备了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与价值。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存,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学习魏晋人的自然审美观,使自然审美观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群体意识,意义重大。
其次,《世说新语》的人格美学思想对现代人实现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大有裨益。《世说新语》体现了作者刘义庆及其同时代人对人的整体认识以及人格美学追求,对现代人进行人物品评、完善自我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最后,要想达到人生的完满,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人生的艺术化和艺术的人生化来实现。总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完善的现代人格,应在主流文化的引导和督促下使人们自觉追求生活的审美化,追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自身的超越与平衡。这对于实现“中国梦”、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无疑意义重大。
郭银华(1991~),女,汉族,湖南岳阳人,学生,艺术学硕士,单位: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系,研究方向:艺术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