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微生物的教学

2017-01-28李淑贤唐山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8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禽流感多媒体技术

李淑贤唐山学院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微生物的教学

李淑贤
唐山学院

微生物这门课程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科自身特点,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式、引导式、归纳总结式、多媒体辅助式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将微生物教学有效开展下去。

微生物教学;食品;启发教学;多媒体技术

微生物学是食品专业学生专业课学习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微生物的学习效果关系到以后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开展。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广泛、复杂琐碎,尤其对于没有任何学科知识基础的学生来说,更容易在学习时候抓不到重点,变得毫无头绪。很多学生会反应这门课学习起来太枯燥,逻辑性很差,很容易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面对这样的难题,作为微生物学教师,就需要从分析学科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反馈出发,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解决当前教学中的弊端,提高学生对微生物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接下来,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有效开展微生物教学,希望给各位同行带来有益的借鉴。

一、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对微生物学课程的重视度

一般来说,一门课程开课之初,我们都会通过课程概述部分,向学生传递关于该门课程的基本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从而给接下来的学习打个好的基础,开个好头。

首先向学生介绍这门课程的知识框架,知识的特点,让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有个全方位的了解,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微生物学领域的新的发现和进展来开展教学。从微生物学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来促进学生对这门学科兴趣的提升。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将一些新进展的视频、图片、数据等资料应用到课堂中来,用这些更为直观具体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微生物的世界,让学生建立对微生物学的基本直观感受。

教师可以与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欢迎学生在第一次课的时候提出一些自己对这门课的疑问和好奇,学生提出以后,教师再进行专业的解答,这样一种互动模式效率更高,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在课前先进行一些问卷调查,以便更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

二、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中,教学的过程就是知识从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输过程,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导致学生课上积极性不足,注意力容易分散,直接降低教学效果。而如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探究的过程,提高知识的理解度和知记度。

如在讲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时,先告诉同学通过染色后,菌被分成了两类:呈现紫色的革兰氏阳性菌和呈现红色的革兰氏阴性菌,学生会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此时教师并不急于回答,而是接着讲细胞壁的构造,引导学生自己从中找到答案。这样可使学生学会融会贯通前后所学的知识,并且准确掌握了“革兰氏染色的原理”这一知识点。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摆脱课堂知识的枯燥乏味,提高了知识的可接受程度。

三、结合信息多媒体技术辅助微生物教学

传统教学中,进行微生物教学要依赖一些微生物的放大图片,这些图片大多为手工绘制,上课时候运用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微生物的形态和一些微生物世界的发展过程,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却比较耗时费力,给教师课前的备课也增加了劳动量。如今,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我们就可以更加直观简便的来开展相关教学。例如,在“病毒增殖”章节,将病毒的增殖过程以FLASH动画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通过短短几分钟观看动画的过程,学生对病毒有了全面直观的认识,既掌握了病毒的形态、结构、组成,又掌握了病毒的增殖过程等,这种方式是传统的图片或挂图教学所无法比拟的,教学过程节省了时间,也可以快速反复的翻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有利于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放在课程的组织和呈现方面。因此,作为微生物学的教师要熟练掌握信息多媒体技术,并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多媒体技术运用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顺势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微生物学教学

微生物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几乎每天社会中都发生着一些微生物学的热点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也会引起学生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对于那些与微生物有关的热点问题,教师如能“趁热打铁”,则可引导学生用已知的信息建立联系,获得相关知识,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如禽流感病毒流行时,教师在讲到“病毒”章节时,正好可以结合禽流感疫情来讲解,例如,先简单描述禽流感的流行概况,此时同学们表现出兴趣浓厚、互相交流,接着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大家思索和讨论:禽流感的病原体是什么,此次流行的型别是什么,H和N都是什么含义,针对禽流感采取什么措施等,这样就造成了一种互动的教学情境,既可使同学们有目的地去学习,又可活跃气氛,调动思维,教学效果大幅提升。

又如,讲到“伴孢晶体”时,可简单说明现在环境污染的状况和“生物农药”,这样可以很好地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新知识点的讲解。总体来看,微生物学的教学特别适合结合热点问题来进行教学,教学中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由于互联网信息互通的便捷,教学中图片丰富、内容详尽、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而深受学生欢迎,这种授课方式,既可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总之,在进行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组织不当,就容易让学生丧失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降低学习效果。因此,微生物学教学如何有效开展是一项重要课题。在结合微生物学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微生物学的教学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巧妙借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展现微生物学的趣味性、科学性、严谨性,让学生在微生物学的世界里充分享受收获和发现的快乐。

[1]周笑犁,何劲,杜斌.微生物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36):129-131.

[2]李忠玉,吴移谋,唐双阳,余敏君,刘良专.研究型教学模式下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1):195-197.

[3]杨超,杨传秀.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杂志,2009,(01):87-88+40.

[4]朱宏飞.微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07,(01):173-175.

[5]缪静,梁建光,屈慧鸽,张海涛,刘新海.多媒体在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04,(03):168-171.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禽流感多媒体技术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禽流感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探讨多媒体技术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发现禽流感
一部高水平的精品教材——评《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