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极限思维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2017-01-28王鹤颖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4期
关键词:物理题滑块习题

王鹤颖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高一13班

探讨极限思维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王鹤颖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高一13班

极限思维法,指的是把特殊情况与极端情况作为探究物理问题的着眼点,上述思维法关注了极限与特殊的状况。在高中物理中,很多题目都会涉及到上述的极限思维。遇到特定的题目时,很多同学通常都无法迅速联想到极限思维,因此延误了解答物理习题的时间。为此,在平时解题时就要更多运用极限思维来思索某些物理问题,进而给出相应的解答。

极限思维法;高中物理解题;具体应用

引言

在高中的各门学科中,物理学科应当属于其中的核心,同时也占据了高考中的较大比例。高中生如果要顺利破解物理习题,则不要局限于单一化的物理思路。这是由于,某些习题需要借助极限思维来进行剖析[1]。实质上,如果能把极限思维运用于物理解题,就能探寻其中的各种规律,进而迅速破解了习题。具体来讲,解答物理习题运用的极限思维方法涉及到如下要点:

一、极限思维法的基本特征

极限思维运用于解答物理习题,指的是先要找出物理题目涉及到的各种极限状态,在此前提下再去运用特定的推理方式来探寻潜在的规律性,进而归纳得出详尽的结论。在高中阶段,物理学科较多运用了极限思维的思考方法。从目前来看,很多同学在面对多变并且复杂的物理题时,通常都会感觉到迷茫与困惑,无法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出破解题目的突破口。出现上述的现状,就是由于很多同学并不会借助极限思维来思考特定的物理现象,因此也无法运用多样化的物理推理思路。由此可见,同学们如果能把极限思维运用于自身解题的实践中,那么将会拥有全新的解答思路[2]。

观察最近几年的高考题,可知高考涉及到的物理题目也融入了更多的极限思维。同学们如果能够借助极限思维来观察特定的物理现象,就能获得全新的解答视角。因此从本质来讲,极限思维本身构成了很关键的一类数学思维,因而同样可以适用于解答某些难度较高的物理题目。

二、具体的解题运用

(一)迅速获得突破口

对于多数同学来讲,物理学科的整体难度还是相对较大的。这是由于,物理学科不仅包含了复杂度较高的学科原理,同时还会涉及到多样化的物理题目。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果能把极限思维渗透在整个解题思路中,同学们将会迅速发现此类题目蕴含的突破口,从而减小了解答题目的难度。

例如给出如下的物理题:某个滑块移动在气垫导轨的特定位置上,滑块本身具有a的加速度。某同学把遮光板安装在了滑块上方,遮光板具有0.6厘米的总宽度。在遮光板的牵引下,滑块表现为直线加速的匀速运动状态,借助传感器记下了滑块进入第一个与第二个光电门的精确时间,二者分别为0.05秒以及0.02秒。如果光电门之间相隔1米的距离,那么需要同学们解答滑块本身的加速度a。经过分析可知,在遮光板的作用力下,滑块通过每一个光电门都会消耗很短的时间,以至于只有零点几秒。这种状态下,滑块的通过速度实际上很接近瞬时状态的滑块速度。如果通过时间几乎是零,那么可以借助瞬时速度来探寻滑块的极限速度,进而求出其加速度[3]。

(二)转变解答思路

高中物理本身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定理,其中也会涉及到多样化的解题模式。然而如果单纯运用同种思维来解答多样化的物理题目,那么很显然是不足的。在特殊情况下,如果要节省同学们解答某道物理题的时间,通常可以将其转变成特殊的解题思路,例如极限思维。因此可知,极限思维还可以用来节省同学们解答物理习题的时间,摆脱了僵化的解答思路。

例如:假设有两个相等高度的光滑斜面,二者具备相同的斜面长度。然而相比于第一个斜面,第二个斜面却在斜坡的位置上设计了一个转折点。此种状态下,如果同时在两个斜面的上方自由下放某个小球,那么哪个小球最先接触到地面?很多同学一旦面对此种类型的题目,通常就会感觉很难下手,这是由于同学们在日常演练习题时并没有遇到上述类似的习题。对于第二个斜坡来讲,无法借助力学中的一般公式来寻求解答。因此为了迅速破解题目,就可以借助极限思维来转化第二个斜坡的物理特征,将其转变成理想状态中的极值,然后再去进行相应的推算处理。

(三)对于解题速度进行提高

某些物理题目可以借助常规思路或者常规公式来实现解答,但却消耗了过多的时间。为了提升解答物理题的速度,同学们可以尝试把极限思维融入解题过程。如果能够转变长期以来的解题思路,就能发现极限思维实际上更适合迅速解答某些难题。在尝试过程中,同学们也将获得成就感与乐趣。

结语

经过分析可知,高中生如果要拓宽自身的解题思路,那么不能缺少极限思维。如果能把极限思维法灵活运用在日常解题中,那么有助于发现物理题目的深层规律。实质上,针对不同类型的物理习题,与之相应的破解思路都是各异的。具体在解题实践中,同学们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在适当情况下就要借助极限思维来思索问题,确保自身思路的灵活性。

[1]周志宏.极限思维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6):88-90.

[2]肖锦瑜.浅析微元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1):92-94.

[3]程志龙.极限思维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01):140.

猜你喜欢

物理题滑块习题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滑块”模型题解题方略
一道连接体物理题引出的重要结论
快速求解物理题 验证结果须注意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门把手消毒滑块
滑块相对静止相对运动的判断方法及应用
谈初中物理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