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模式构建的思考

2017-01-28林美琴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4期
关键词:预设数学课堂教学

林美琴

福建省厦门市公园小学

对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模式构建的思考

林美琴

福建省厦门市公园小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有效课堂模式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效课堂教学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个性,以此来满足长远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分析与研究工作,应用有效的课程模式构建措施,提高教育的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模式构建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堂模式;构建思考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教育模式也开始进行了更新,旧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的教学需求了。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好教学分析工作,找准教学的契机。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小学数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构建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师来说,想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就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准确,所以说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中能否有所收获。I但是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学目标上存在着内容空泛等特点,这样也就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想要确保教学的质量,教师就要制定出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可以说在教学目标中教学效果是可预期的,所以教师就要从具体性与明确性入手,避免出现空泛等现象。如学生在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目标就显得过于空泛了,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要综合分析好教学目标中的评价功能,实现目标与评价上的结合,处理好课程总体与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确保教学可以满足实际的要求[1]。

二、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只有选择适宜的教学资源,才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给学生展示出适合学习的资源,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提供有效的素材

第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上来选择素材。可以说借助学生所熟悉的、比较现实的素材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从而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认识,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二,要提供出可以满足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素材。在这一阶段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模式时就要从教材上出发,挖掘出可以满足学生特点的素材,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如游戏等。第三,要给学生提供可以促进思维发展、产生学习兴趣的素材。受到学生自身年龄特特点的影响,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喜欢挑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出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思考的内容[2]。

(二)利用好生成性的资源

第一,要利用好预设性资源。可以说预设与生成资源是对立统一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预设的参与,同时也需要生成的参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在预设的同时利用好生成资源,找准教育的时机,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二,要结合非预设性资源。课堂教学属于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详细的预设也难以对整个课堂教学细节渐进性预测。如果按照预设来进行,就会忽视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课堂教学也会陷入到机械呆板中。且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意外,一旦出现了这种非预设性的生成,教师就要避免局限于教学方案中,而是要利用好这一生成,或是将学生所出现的错误转变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以此来实现有效的教学。第三,要设计好教学中的问题。活跃的问题可以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主要是因为不论是针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是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都是需要从问题上来进行的。因此,可以说问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同时也影响到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首先,教师就要保证问题是有价值的。其次,是要保证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只有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才能让学生进入到思考中去,从而满足学习的需求。最后,教师要保证问题具有明确指向。人的行动是需要在明确行动指向后来进行的。所以教师就要确保问题的指向性与针对性[3]。

三、创建出学生主动参与的空间

第一,要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那么教学也难以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在活动中提高感悟与体验,从而掌握好知识。第二,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对于学生来说,探索活动已经成为了学生的重要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就要让学生有时间进行探索,实现思维的发展。第三,要给学生提供出可以交流的机会。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有限的,尤其是一些教师更喜欢跟优秀的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也就使得其他学生很少有机会与教师进行交谈。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使得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打击,逐渐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正确的引导学生,组织其进行交流活动,同时还要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来帮助学生获取学习信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第四,要激发出学生的质疑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结束后会提出问题,但是问题大多是同学们都听懂了吗?还有问题吗?等。从实际来讲,这种衡量教育的标准是错误的,只会造成学生年级越高问题越少。想要构建出有效的教育模式,就要做好问题的创新工作。让学生学会提问,这样才能转变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所以在实际中教师就要及时进行更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拥有问题,不断产生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与发展[4]。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出准确的教学目标,选择有效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同时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有效的主导理念,创建出良好的问题空间,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

[1]曾小华.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模式构建的多维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24):66-67.

[2]孙丽.解析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模式构建多维思考[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09):34-34.

[3]孙志利.关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3):78-78.

[4]章贵华.关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J].中外交流,2016,(26):45-46.

猜你喜欢

预设数学课堂教学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浅析预设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