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声乐教学中心理机制探索与实践应用研究

2017-01-28范娟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4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声乐歌唱

范娟

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幼师学院

高校声乐教学中心理机制探索与实践应用研究

范娟

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幼师学院

时下,局限性和特殊性明显占据着高校声乐教学的“半壁江山”,造成教师过份重视对学生传授歌唱的技能和技巧,而不关注学生的歌唱心理,使声乐教学中事倍功十半。因此,重视学生歌唱心理,正确发挥学生歌唱心理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是搞好高校声乐教学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了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歌唱心理的重要作用,并对心理机制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高校;声乐教学;心理机制;歌唱心理;探索;应用

歌唱,这种众人喜欢的艺术,正是在歌唱心理机制的统率指令下,才能使歌唱活动尽善尽美地进行下去,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由此可见,学生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如何,将直接决定着学生在整堂音乐课中的学习效果。所以,作为高校声乐教师,在积极向学生传授歌唱技能技巧的同时,更应该突出培养学生的心理自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声乐教学的课堂效果。

一、心理素质影响歌唱质量

歌界大咖沈湘曾言过“歌唱要素主被动论”,他说歌唱中有两大要素:心理要素和生理要素。心理要素起支配作用,从始至终牵引着呼吸、发声、共鸣、吐字等生理要素齐头并进。而所有诸如歌唱的欲望、情绪、想像、紧张、胆怯、平静等临场歌唱情绪体验,也都是演唱者歌唱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音质不错,具备音乐技巧,日常练唱时歌唱效果良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每到考试或比赛时,便跟不上趟,出现精神状态低落紧张、情绪难以自控现象。而一些平常比较落后的学生,每到考试或比赛时,临场发挥从容自如,令人刮目相看。由此可见,歌唱者的心理素质决定着歌唱质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不可等闲视之。

二、导致学生歌唱心理素质低下的主因

1、不自信

学生由于先天因素、生活条件、所受教育的不同,心理素质和个体气质都会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心理学认为,人的气质共分为四种,即胆汁质型、多血质型、黏液质型、抑郁质型。虽然气质类型没有高低之别、好坏之分,但其活跃于声乐活动的每一个角落。通常而言,具有胆汁质型、多血质型的学生,性格奔放,活泼好动,善于表现自己,其不足之处是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差,有时会丧失自信、情绪低落。对待这类学生,教师应肯定其长处,引导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尤其是在声乐教学中,应挑选一些柔和静美、优雅深情的歌曲来让他们演唱,比如《摇篮曲》《大海啊,故乡》《我亲爱的》等,以增强其情浓于歌的能力。对于黏液质型和抑郁质型的学生,由于他们比较封闭、自信心不足,容易羞怯、心情不愉快,故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和胆怯情绪,多鼓励他们、少批评他们,多赞扬他们、少否定他们,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内在表现力。

2、压力大

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见这样一些学生:自尊心特别强,注重个人名誉、得失,生怕自己唱不好歌被他人取笑,每到考试比赛时,就心情紧张、表现反常、情绪低落,这都是心理压力过盛造成的结果。因此,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诸多歌唱心理出发,正视个体性,对症下药,发挥学生各自的长处,克服学生各自的缺点,加强师生间的思想交流,建构起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用耐心、诚心、爱心,培育出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取得实效。

3、实践少

时下的声乐教学,大多是在琴房授课,场地狭小,群体孤单,实践匮乏。不少学生由于长期面对这一环境,习惯成自然,一旦登面台比赛、演出时,面对突然变得耳目一新的环境,无所适从,陡然而生出紧张、失落、害怕的情绪。因此,我们一线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尽力为学生多创造一些走上舞台、歌唱表演的机会。只有让学生多参与实践,多熟悉不同的观众和演出场所,才能使学生增强自信,扬长避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进步。

三、提升学生歌唱心理素质的策略

1、增强学生意志力

对学生而言,只有明确了动机,才能促使其主动、积极、有效地去学习。时下,不少学生缺乏对声乐的全面认识,仅凭兴趣和爱好支撑学习动机。随着教学难度的加大,他们中为数很多的人便对声乐学习失去了兴趣,不再积极、主动地参加声乐学习了。对此,我们任课教师应及时变换教学方式,调整学生精神状态,引导学生在由易到难的声乐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心态,树立起一定能学好声乐的坚强意志。

2、提高学生自信心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树立“我能行!我肯定能唱好!”的坚强信念。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做好歌唱前的准备工作。(1)拥有健康的体魄。学生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充分发挥各器官的协同作用,唱好每一首歌。因此可以这样讲,嗓音好不好,由一个人的身体状况起决定性作用。(2)提前练唱好将要唱的歌曲。对于教师课上将要讲授的歌曲,课前学生就应腾出充裕的时间,进行练唱。学生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上起声乐课才能信心十足,效率倍增,这样才能为迈向成功打下扎实的根基。

3、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化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观看著名歌唱家的演出时,经常会被他们超凡脱俗的歌唱才能所吸引;而在观看一些普通歌手的表演时,总觉得平平淡淡,索然无味。这里面虽然原因有很多,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歌唱家综合素质高,普通演员综合素质低。歌唱家之所以吸引观众,是因为他们不但具备精湛的歌唱水平,而且还拥有通过长期生活积累所形成的气质、风度及文化艺术修养等多方面内涵。

四、结语

声乐教学中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只有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声乐教学中学生才能心情舒畅、从容自如地参与歌唱,取得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

[1]云祥.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惧怕心理原因分析与对策.教育科学,2015,12.

[2]张春美.浅谈在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歌唱心理素质.神州,2016,8.

[3]王美.歌唱活动中如何调控学生的心理.祖国,2013,10.

范娟,女,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集宁师范学院幼师学院音乐教研室主任,讲师职称,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研究方向:音乐学、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声乐歌唱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