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推进《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

2017-01-28陈轶辉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4期
关键词:气动液压院校

陈轶辉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高职院校推进《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改革的路径分析

陈轶辉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在机械类高职专业里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学好液压与气动的理论和实操内容,对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及职业道路发展十分重要。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改进,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当前高职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尚存一定问题,为此,高职院校需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做出针对、有效的分析与改革。

高职教育;机械类专业;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引言

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大都以为社会、企业提供具有专业技能的操作型人才作为自身的教育目标。在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企业的衔接最为紧密,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直接决定未来学生在该行业中的发展,甚至会决定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而目前,我国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教学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实操经验不足,或对专业内容掌握不清,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高职教学质量。

一、《液压与气动技术》现存的一些教学问题

液压与气动技术培养的是从事机械、液压、气动设备的装调维护以及初、中级设计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些方面的知识可让学生在未来的机械类行业就业时直接走向车间,从容面对企业环境。但当前高职院校中的教学中尚存的问题和掣肘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一些教师对于高职在校学生存在偏见

高职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中职学校,学生成绩一般,最终选择了高职院校。高职在校生的基础与本科生还存在一定差距,由于高职院校一些教师是来自于企业或本科院校的兼职教师,教学过程中会认为高职学生基础差、学习惰性强、缺乏吃苦精神。存在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蜻蜓点水、只讲不辅的现象,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乐教”与“好学”的矛盾。进而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理论教学存在不足

高职院校属于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以实践操作为主,对于理论教学的要求并没有本科那么高,但这也不代表高职院校的专业对于学生的理论基础就没有要求。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是一门专业性、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对理论知识要求较高,学生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实操上也难有精深的技艺。

(三)实践操作的教学不足

很多教师认为理论和实践操作是相对的,实则不然,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的理论教学不足,并不表示他们就更重视实际操作。相反,越是理论教学基础不足,在实践操作教学中也就越难以精讲、精练。

实践操作对于高职机械类、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十分重要且必要。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都要直接进入车间进行实际操作。在机械(制造)类工程中,专业技术性强,很多操作十分精细,安全性要求很多,不容半点疏忽,因此,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突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在校期间每多一次真实环境下的实操练习,就会在日后工作中多了一份安全保障和技术竞争力。

现在部分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思维局限在学校中,满足于完成了教学任务,实践操作的真实性、有效性并未在教学中体现,前瞻与前训意识不足。这让很多学生在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才第一次面对行业、企业的设备和工作环境。对于教学资源的利用不足。

从高职院校的教学性质上来讲,其教学形式应该是丰富、灵活的。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教学资源的获取渠道不再单一,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信息平台获得教学相关的视频、音频、文字资料;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世界任何角落的学校、工厂、企业进行联系和沟通。这都能更多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

然而很多教师的教学意识固化,并未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仍然采用“课本教学”、“黑板授课”和“填鸭式教学”,教学手段仅限多媒体课件PPT,照本宣科,使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不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尤其是机械类、机电类专业性强、理论知识较深奥的专业,《液压与气动技术》的课程教学此类为题也较为突出。

二、对于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机械类、机电类专业性强、理论知识要求较强的专业,急需改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丰富信息化教学手段。为此,我们在一线教学中,进行了相关课程的问题探究,尤其对《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进行了改进和改革。

(一)落后的教学方式与高速发展的行业现状之间的矛盾

根据教育部《中国制造2025》计划,我国早已不满足于做“世界工厂”,还要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尤其是唐山市的装备制造业较为发达,中央为我市制定了面向京津冀、服务环渤海、支持河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定位。这些目标并不容易实现,尤其要依赖的就是我们国家的制造行业。在实际中,很多高精尖的技术虽然被开发出来,但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技术型人才却大大不足,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在“中国智造”之路上的前进步伐。因此我们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学生薄弱的竞争力与激烈的社会竞争趋势之间的矛盾

高职院校虽然相比本科来说与企业的接触多一些,但对整个社会来说,仍是一座象牙塔。一方面,学生在高职阶段尚不知未来面对的竞争激烈程度,很多学生留恋在学校优美环境和学习氛围中。另一方面,当今社会人才竞争异常激烈,行业、企业对于人才的理论基础、实践操作乃至综合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在高职阶段,为学生多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行企真实环境,现代学徒制是很好的途径。

三、《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为了使机械(制造)类、机电类高职学生在教学中更好的参与实践,尤其学好专业基础必修课《液压与气动技术》,我们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教学模式改革。

(一)定位“金蓝领”、夯实专业基础

尽管很多高职学生在毕业之后一般来说是机内企业做“蓝领”,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理论教学、夯实实践基础,引入最新的行业、企业技术,增加最新装备、设备的投入力度,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参加行业、企业实践培训、顶岗实习等。让学生从入校即提高认识意识,学生的未来不只定位在“蓝领”上。而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环境和手段,让学生树立信心,通过职业教育进入工作岗位能尽快适应环境,快速成长,技术经验丰富,做行业、企业的“金蓝领”。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教学中应无论巨细,将理论基础讲解与实践操作技术倾囊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在日后更具竞争力。

(二)深化中高职衔接、大力加强校企合作

夯实理论教学的同时,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操作的学习环境和平台。在以往,高职院校大多会为学生安排在工厂或企业中的实习,但当前高职院校更应引入“3+2”中高职衔接制度,突出“现代学徒制”、大力深化“校企合作制”,与知名企业进行深度对接,制定相关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工作计划,并与企业人员进行科技研发、论文专利申报等合作。使学生在中职阶段突出理论学习、高职阶段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学生高职段一入校,即进入企业“订单”或“学徒制”教学模式,让其在真实企业环境下培训。

(三)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化进行教学

当前,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获取信息手段日益丰富。教师和学生在日常获取信息的模式和手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不再满足于教师照本宣科、读课件、讲课本的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应在平时的教研、教学中广泛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全国范围乃至全世界关于教学的最新信息,并可对这些信息的收集、整理、运用,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APP和网络进行课前知识搜索、课后知识解析,掌握行业、企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找到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文字资料,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安排与工厂、企业的空中连线,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内容。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引入微课和教学资源库等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从理论讲解中贯穿实际操作讲解,学生可以摆脱枯燥知识接受,转为主动获取知识信息,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知识性、前沿性、专业性。即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推进机械(制造)类、机电类专业教学的改革,尤其是《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和提高,需要更多教师参与进来,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跟上时代步伐和技术发展,其改革需求不仅仅来自于教学方面,更来自我国社会和行业、企业的整体快速发展。我们的教学只有向着理论基础更加坚实、实践操作技能更加娴熟、综合素质更加完备、专业意识更加突出的方向发展,高职院校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未来可以经受更多的挑战,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实、技、精、专”的现代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1]邓晓刚,李良.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思考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

[2]周宁.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3]朱立达,张小丽.高职高专“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技术与教育,2014.

1.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课题主持人:陈轶辉。课题编号:(YJKT201618)。

陈轶辉(1978-),男,河北唐山人,工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机电液一体化技术、机械工程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气动液压院校
基于AMESim液压挖掘机回转系统仿真分析
基于仿真的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种连翼飞行器气动和飞行力学迭代仿真方法
无人直升机系留气动载荷CFD计算分析
基于NACA0030的波纹状翼型气动特性探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液压管路系统随机振动下疲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