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017-01-28罗昊宇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4期
关键词:摩擦力重力物理

罗昊宇

大庆实验中学

浅析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罗昊宇

大庆实验中学

狄拉克说过“所有的科学不是物理学,就是集邮”,这是对物理学科的高度评价,足见其重要作用。众所周知,物理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利用物理知识改造生活是研究物理的目的,进而为生活服务,通过物理学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物理知识;日常生活;应用

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认识和概括。它虽然是一种理论的总结,但是最终物理学还是要回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帮助人们改造自然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主要从物理知识中的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四个方面阐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便丰富大家的物理知识。

一、力学知识生活中的应用

1.重力的应用

自从一个苹果砸在了牛顿的脑袋后,万有引力横空出世。在我们的生活中,重力的应用随处可见。例如建筑工人在建筑大楼时,重锤线是用来检验楼房墙身是否竖直,这里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一原理;我们常玩的羽毛球下端比较重,这是为了保护羽毛有意降低重心,使球在下落过程中较重的一头先着地;汽车利用重力能够节省能源,例如汽车在下坡时驾驶员关闭发动机,汽车还会继续前行;农业生产中利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原理,种植水稻时采用抛秧技术。因为有重力的存在,水才能倒进嘴里,人们跳起后才能落回地面,飞舞的灰尘才不能一直漂浮在空中,否则整个自然界将笼罩着一片浑浊。重力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1]

2.摩擦力的应用

摩擦力作为重要的力,被广泛的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人们的鞋底往往不是光滑的,这是为了加大鞋底与地面的摩擦,防止人们在走路时滑倒;体操运动员在上场之前会在手上抹碳酸粉,是因为这种粉可以吸汗,让运动员的手与运动器械之间的摩擦力加大,防止运动员的动作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防止运动员从运动器械上跌落下来;木匠在把木板磨光滑的工作中,是靠砂纸和木板产生的摩擦力将木板打磨平滑的;人们洗手时双手用力摩擦才把手上的灰尘清洗掉;洗衣机通过转动使衣服和水产生摩擦,衣物上的污渍才会被洗掉。可见,人类的生产生活都与摩擦力息息相关,因此,要充分利用有益的摩擦,提高生产生活效率。

二、热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热胀冷缩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热学现象。热胀冷缩的特性会在很多普通物质身上展现出来。例如乒乓球憋了,可以把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立即恢复原样,这是热胀的完美体现;在建筑房屋时,工程师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常常使用钢筋混凝土来进行房屋建设,这是因为混凝土和钢材的热胀冷缩程度很相似,即使春夏秋冬的温度存在差异,也不会对钢筋混凝土产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钢筋混凝土属于十分坚固的建筑材料,热胀冷缩原理是热学知识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体现。[2]

三、光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光是人类得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如果整个宇宙没有光,人类将陷入一片黑暗的状态。阳光在白天为我们提供光明,灯光在夜间把黑暗驱散。不仅人类需要光,它也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见光的重要性。人类研究光的目的是通过利用光的规律为自己服务。如教室里常用日光灯管而少用白炽灯,是因为白炽灯的光源容易形成阴影,而日光管发出的是平行光,日光灯的应用可以让我们在没有阴影的干扰下更好的工作学习,同时日光灯更加节省能源;为了避免挡风玻璃反射的光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在夜间行驶的汽车内是不允许开灯的;为了扩大司机的观察范围,汽车的反光镜用凸镜而不用平面镜;为了矫正物体成像在人的视网膜上,近视眼病人需要佩戴凹透镜;手电筒能利用凹透焦点进行“收光”作用,使发出的光能平行射出。这些都是光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3]

四、电学知识的应用

自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电气化时代正式地在人类社会中拉开了帷幕。电被应用在交通运输、工厂企业等的方方面面,电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主要能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的应用随处可见。如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夜间走路使用的手电筒就出现了;虽然干电池使用起来很安全,但是家庭用电如果被错误地使用,我们的生命安全将会因此受到威胁,因为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而家庭电路的电压通常220V,远远高于安全电压,所以家庭用电一定要小心谨慎;煮饭通过电饭煲、电炒锅的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力机车的行驶也是依靠电能,电维持着一切家用电器的运行。如果没有电的存在,电动机将停止转动,到处是不能行驶的电力机车,不能工作的电器,人类社会必将倒退。因此,只要我们严格遵循用电安全原则,电是可以有效地为人类服务。

五、结语

总之,物理学与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对于我们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物理知识,进而推动社会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1]王谦身.重力学[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04.01

[2]李椿.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6.01

[3]叶玉堂.光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罗昊宇(2000-),男,汉族,黑龙江大庆市人,高中学历,研究方向:物理学。

猜你喜欢

摩擦力重力物理
只因是物理
重力消失计划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摩擦力三个特性的应用
重力之谜
自不量力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神奇的摩擦力
一张纸的承重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