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加强大学生体育精神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2017-01-28钱利安

运动 2017年21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成人精神

钱利安,黄 喆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高校加强大学生体育精神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钱利安,黄 喆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力量。加强大学生体育精神教育是大学生精神的内在需要,是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与要求,是高校解除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警报的精神动力,是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终极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才的客观需要,更是高等学校和大学生传承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体育精神教育;社会因素

体育教学的最高目标是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全方位的影响,以达到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精神。加强大学生体育精神的教育是高校体育应长期坚持的教育方向与目标,其不仅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精神成人的内在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在注重物质财富和有形指标的今天,在追逐经济利益至上的今天,在一切似乎被打上“物化”“工具”“实用”至上的今天,打造一个与物质文明建设相匹配的精神家园,是当今社会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这是高校加强体育精神教育的社会背景,也是开展体育精神教育的社会动因。本文围绕这个主题做进一步的分析。

1 体育精神的基本内涵

体育精神是来自体育实践的意识形态,其对人精神教育的价值远远超过体育运动技能本身,其内涵丰富,且因时、因人而变。对竞技体育者而言,侧重体现的是人们对“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精神的不懈追求与努力奋斗;而从大众体育的角度来理解,则主要展现的是体育运动实践中所包含的被社会所接受的积极意识,即公平公正、顽强拼搏、积极参与和团队精神,着重体现“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体育与教育、文化、思想的融合,引导人们在各个领域用体育精神来为社会树立榜样、提供精神动力,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精神与舆论氛围。

2 高校加强大学生体育精神的社会因素分析

2.1 大学生体育精神教育的基本内涵

所谓体育精神教育,是指以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活动为载体,通过体育活动实践,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授某种为一定社会群体共识且能持续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促进锻炼者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并内化为被社会所认可倡导的体育道德规范及体育理念。而大学生的体育精神教育是指在大学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进行的体育精神教育,是大学传承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手段,更是大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2.2 加强大学生体育精神教育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内在需要

体育精神是体育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一种先进文化,体育精神是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所需要汲取的重要精神养料。一个人的成人有3个层次,其一是生理成人,其二是法律成人,其三是精神成人。作为大学生,生理上基本发育完成,从法律角度上来讲也已超过18岁而进入了成人行列,这2个“成人”随着时间的增加,每个大学生自然都能到达。但生理的成熟与自然年龄增长的“成人”并不能表明一个人的精神已经达到社会合格公民的要求。所以是否精神成人,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并不像以上两个“成人”那么简单、轻易到达,精神成人是个内在的、隐性的指标,不仅包含有丰富的内涵,更需要大学生有一个长期、持续学习并不断得以内化的过程,一个高中毕业就结束教育的青年是无法与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相提并论的。因此,精神成人也是大学生最需要不断追求和学习的、是大学生今后做人的根基,且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灵魂发育的黄金时期,需要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资源来滋养他们,体育精神就是人类所不懈追求的精神。

2.3 加强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是解除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警报的精神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开展体育精神教育正是根据这一原理而体现的。首先,体育精神是一种被人们所倡导和弘扬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意识,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人和事物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其次,体育精神是对人们体育审美意识的集中反映,是人们在运动实践中所积极追求的目标,因而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它不仅能够使人产生震撼、激励、鼓舞、崇尚、教育、启迪等多重的价值引导作用,而且人们一旦对它有了理性的认识,应能自觉地接受它,并内化为自觉的精神力量。把体育精神作为大学生的育人内容,实现他们身、心、群及精神全方面的和谐发展,是对体育育人优势的充分挖掘与发挥。

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现在大学生在物质生活方面的条件和营养要比任何时候的大学生更加优越与丰富。但2006年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全国第2次国民体质监测表明: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并没有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提高,反而出现一些让人担忧的情况。例如,大、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率都有所上升,各年龄组学生的肺活量水平总体还在下降,速度、力量耐力、爆发力、素质水平也在进一步下降。调查还表明,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青少年已连续28年出现了体质严重下滑的趁势。由此来看,我们在加强体育实践锻炼的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开展体育精神的教育,以充分利用体育精神的能动作用,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完善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丰富大学生对体育的情感,提升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达到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来扭转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不良局面。

2.4 加强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是顺应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终极目标的具体体现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适应时代发展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教育旨在于提高社会的益智、健身的风气,旨在修养广大公民的身心,旨在提炼民族品位,旨在为广大公民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旨在为广大公民的希望提供确定的目标。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成才成人有着其独特的教育作用。大学不仅要提供实用的知识与实用的技能与手段,如体育锻炼手段与技能、自我体育锻炼评价的方法,还应向学生传授自由的知识,即内在的、精神上的知识,让学生领悟到自由知识所带来的“足恃于内,无求于外”的灵魂的充实与高贵,体验到价值理性的崇高,体育精神所展现的公平、公正精神,对真善美追求的不懈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积极乐观的参与精神等都是人类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高贵品性。

2.5 加强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人才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4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社会、科技、经济等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在社会急剧的变迁中,原来传统的价值观已不适应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而新的价值观念又尚未全面系统的建立起来。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变化与发展形势,积极重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已经成为当前加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紧迫而又十分重要的任务。人们迷茫的心灵、动荡的思想迫切需要正确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引领,以真正建成人们共享的精神家园。体育精神正是这样一种修正社会病态的一剂良药。市场竞争常使人们注重有用的、外在的、有形的、物化指标的竞争,而忽视了内在的、无形的精神因素的竞争,这往往造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不平衡,精神文明的发展滞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但体育精神崇尚公正、公平的原则,体育精神所倡导的公平竞争精神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激发人们更加努力的拼搏,挖掘自身的潜能。体育精神中所蕴含的平等,是鼓励竞争的平等,是带来民主与法制的平等,而不是削足适履的均等。

2.6 加强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是也是高等学校和大学生传承先进文化的历史责任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力量。当今世界各国的综合竞争中,不仅包括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竞争,同样还包括文化实力的竞争和民族精神的信心。体育精神不但能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能充分展示民族的自信心及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它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也是未来具有发展潜能的精神力量。

如今我们所倡导与弘扬的体育文化,是继承、兼容、发展的人类文明成果。它既有经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熏陶而成的拥有东方体育的理念,又有经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碰撞而相融所彰显的时代精神。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互联网+”手段的广泛应用,不同民族之间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加快捷、更加密切。所有美好的、为人类所追求的优秀体育观念、思想及文化,定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高等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先进的体育文化在学校育人中所起的独到作用是其他任何文化形式所不能够替代的。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东西方体育文化融合而成的最科学的健康理念,从而掌握最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法与手段;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竞技体育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当下,真正认清体育文化中的真、善、美与伪、恶、丑,从而使现代大学生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和应有的良好品德;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在体育文化的学习交流中享受文化魅力的同时,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工作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广揽文化科学知识的能力,从而学会适应社会的各种角色,真正成为社会所需之人。

3 结 语

高校加强体育精神教育,从教育学的意义上讲是充分发挥体育育人的功能,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发展,有利于高等学校培养一大批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合格人才和可靠的接班人;从体育学的意义上讲,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激活体育课程的生命力、丰富体育课程的内涵;从文化学的意义上讲,是传播与传承先进文化的需要,利于体育精神文化的发扬与继承;从政治学意义上讲,体育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并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

[1] 陈友名.试论大学校园中的体育精神[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3):102-103.

[2] [英]约翰.亨利.纽曼.理想的大学(节本)[M].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 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96.

[4] 黄晓波.培育大学体育精神的现实意义及途径 [J].体育学刊,2012,19(1):82-85.

[5] 刘云山.高扬先进文化的旗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N].中新网,2002-12-11.

[6] 张兵.体育文化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之根本[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90-91.

G807.4

A

1674-151X(2017)11-08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21.041

投稿日期:2017-08-08

2017年度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体育促进在杭大学生精神成人的调查研究 (M17JC058);2017年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校级重点课题《精神教育视阈下:体育促进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研究》(浙金院[2017]73号)阶段性成果。

钱利安(1970—),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成人精神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养大成人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成人不自在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