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动沈阳物联网建设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7-01-28傅冬李健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4期
关键词:沈阳市产业园沈阳

傅冬,李健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信息工程系

关于推动沈阳物联网建设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傅冬,李健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信息工程系

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打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也十分巨大。为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世界各国不约而同把目光集中在高新技术,借助高新技术带来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本国经济复苏。我国政府也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实施“十二五”规划中,集中促进并发展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其中重点建设和发展的项目就是物联网。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省会,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东北地区著名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和工业中心。

沈阳市政府对物联网发展十分重视,大力投入资金打造浑南物联网产业园,适时提出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借助物联网为制造业转型提供动力,进一步带动沈阳乃至全省经济发展。因此,解决好沈阳物联网发展中的现实和潜在问题、推动物联网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沈阳市物联网发展现状

(一)确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战略。沈阳市政府着眼于未来,前瞻性的提出了建设智慧沈阳这一战略目标,并被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政府建立了智慧沈阳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导推进。目前,沈阳市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建设项目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和不可或缺的平台,物联网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和强化中。

(二)建设打造物联网产业园。沈阳市物联网产业园是沈阳市政府重点建设的高科技型产业项目。产业园一期建设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已经于2014年10月开园。沈阳物联网产业园是沈阳市唯一以物联网产业为基础的集中产业带,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科技创新产业带。产业园的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为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起到服务器、孵化器、助推器的作用。

(三)物联网产业初步形成。目前,沈阳地区已经落户众多物联网企业,广泛分布于新型传感器、核心芯片、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网络运营和信息服务等领域。沈阳市的物联网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业和现代制造业已经在沈阳浑南新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四)不断加速物联网人才的培养。沈阳市对物联网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不断加强,依托在沈阳地区的相关高校,培养物联网人才。东北大学等也成为了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高校。

二、沈阳市物联网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沈阳市虽然初步建立了物联网产业园,成立了物联网产业联盟,但是物联网核心产业和支撑产业在物联网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十分不平衡,突出表现在物联网支撑产业远远强于物联网核心产业,出现了脚重头轻现象。物联网产业布局主要指物联网企业、技术研发机构、产业孵化基地等分布情况。当前沈阳市物联网产业园入园企业中,同行业同类别企业较多,技术研发机构、产业孵化基地的数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匀,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问题突出。

(二)物联网应用与产业链支撑不足。目前,物联网在沈阳地区主要是基础应用,最广泛的应用是智能楼宇方面。物联网的应用分散,没有形成较高的集成度;应用系统普及率低,市场占有率不高,无法形成强大的市场推动力,制约了物联网应用规模和物联网产业核心技术和标准化的突破,也无法引入更多资金投入到物联网产业各个环节中来。

目前,沈阳地区物联网产业链除了部分顶端研发环节、中端系统集成环节、低端运营商环节之外,其他环节都十分薄弱甚至缺失,还没有形成从高端技术研发、核心芯片的研发和制造,到中端系统集成,再到低端终端传感设备和运营商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链的缺失造成物联网无法形成规模化发展,制约物联网产业形成和核心技术突破,无法对物联网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三)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迟缓。沈阳市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相对迟缓。比如,浑南物联网产业园虽然一期已经投入使用,但物联网技术认证中心、云平台等为代表的物联网相关技术测试平台、物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和物联网中介服务平台还没有建设完善,导致在物联网的资源整合和统一管理方面面临棘手问题。

(四)物联网产业竞争力不强。沈阳物联网“产学研”体系尚未建立,物联网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不足,没有形成“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物联网的科技研究成果向实际工业产品转化缓慢,无法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物联网产业技术标准,导致了物联网产业竞争力不强。

(五)物联网技术人才缺乏。一个方面是物联网顶级顶尖技术人才缺乏、创新人才稀缺,但由于人才招聘力度和招聘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很难吸引到物联网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另一个方面是现有的科技人才知识结构单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过度重视快速经济效益,对技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不够。

三、推动沈阳市物联网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建设完善物联网产业园。沈阳物联网产业园已经与2015年10月顺利开园,正式投入使用。事实上,虽然已经开园,但是离完全建成并发挥全部功效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沈阳市政府应继续投入后续资金,建设并完善物联网产业园。按照“一心七区”的总建设目标,将物联网产业园建设成为物联网技术研发基地、物联网产业发展基地、小微企业孵化基地、云计算应用和示范基地、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产学研协作示范基地、物联网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等。物联网产业园完全建成后,可以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促进物联网产业链中的各个企业的互通融合,提高企业之间的协作,促进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物联网产业规模化的形成,加速物联网企业形成集合型企业的竞争优势。市政府应坚持原有规划不放弃,努力将物联网产业园打造成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物联网产业园。

(二)紧密围绕物联网产业链引入项目。沈阳物联网产业链还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薄弱环节制约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核心芯片制造等方面的产业链中还存在着空白点。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手段就是加强招商的力度,争取更多的物联网企业特别是重点的物联网企业落户到沈阳。例如,可以通过定点招商,到物联网发展早、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与重点物联网企业面对面谈判等;同时,也需要利用好政策招商、企业招商和专业等招商模式,增强招商规模和效果。还要加强招商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和平台,大力宣传沈阳市的政策优势、地域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宣传让物联网企业更加深入地了解沈阳、认识沈阳,增强彼此的了解和互信,促进物联网企业落户沈阳。对沈阳市物联网产业急需的产业项目,可以运用多种模式进行扶持。市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资金支持政府采购,特别是优先采购急需产业项目的产品;对这类项目的产品注册、融资、产品的进出口给予优惠的政策扶持。最后,还要努力打造良好投资和营商环境,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沈阳的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

(三)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沈阳市政府要大力引导形成以物联网企业为主、政府支持、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用户推动的发展格局和机制,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打造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第一是建立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物联网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运营商和重点企业共同建立的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这样有效满足整个行业的需求。另一部分是物联网产业园内部建立的物联网公共技术平台,主要是满足物联网产业园内部的各个中小型企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共享需求。第二是建立物联网标准认证中心,依托沈阳市在东北地区的科研和教育优势,大力推进物联网领域的标准化,积极参与到国际上的物联网标准的制定中去,在国内的物联网标准的制定中要争取成为领头者。尽快建立国家级的物联网产品检测中心,为物联网企业提供公共检测服务。第三是建立物联网认证授权中心,重点研发物联网的信息安全和身份认证等技术,开发物联网信息安全的相关产品。第四是推动云计算平台的建设,利用好沈阳市在云计算平台方面的优势,建设沈阳市的物联网数据中心,为行业提供信息数据服务。

(四)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沈阳市政府应考虑从每年的财政预算中,拨出专项资金投入到物联网建设中。并计划设立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和物联网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同时,市政府应该根据制定的物联网建设发展规划,根据本市财政收支情况和预算支出情况,逐年增加对物联网发展与建设资金预算投入规模。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可以对沈阳市的物联网重点示范项目、重点推广项目、重点研究开发项目、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物联网产业标准制定等进行直接的资金投入;也可以依托物联网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对人才引进与培养、核心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市政府在财政资金扶持之外,还可以综合运用其他多种手段增加扶持力度。

(五)建立健全的引人用人机制。建议沈阳市政府在研究原有人才引进政策的基础上,制定面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所需的人才引进机制,出台具有战略高度的人才引进工程,面向海内外引进具有创新才能的高端人才或者团队。一是对引进的高端人才或团队要给予持续的资金支持,支持其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支持物联网企业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政府可以在户口、子女入学、住房、配偶就业等方面进行政策鼓励和扶持,让企业能引进、能留住、能用好,让复合型人才既有发展前途,又无后顾之忧。二是加强与沈阳地区高校的联动。沈阳市政府应与更多沈阳地区高校就人才培养制定方案,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实习、实训的基地,为高校的物联网理论研究提供平台。三是加强信息交流。沈阳市政府应定期组织举行各高校物联网专业论坛或召开信息交流会议,加强沈阳市内各高校在物联网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和联系,实现信息共享、互相促进。

(六)推动物联网工程示范项目建设。市政府大力推动物联网示范工程示范项目,能够起到市场推动作用,而且这种推动力是巨大的。沈阳地区物联网行业应用规模不足,是当前沈阳市物联网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相关行业、企业、未来会受益的群体,在物联网行业应用规模低的情况下是体会不到物联网的潜力和优势的,当物联网的行业规模达到足够大的时候,企业才愿意投入和参与。因此,市政府必须通过大力推动物联网工程示范项目来推动物联网的行业规模。以示范项目为载体,培育市场的需求。市政府可以选择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对沈阳市经济促进明显的行业,也可以选择医疗行业、交通行业等直接影响到市民日常生活的行业,在这些行业推动物联网的普及和应用,通过政策扶持、政策倾斜、运营商参与、给予设备提供商和系统集成商资金补贴或者优惠,来推进工程示范项目的实现。

[1]陈云,张华,张益平.关于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103.106.

[2]袁国智,董毅明.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分析[J].商业时代,2011,(4):28.29.

[3]中商情报网,2009-2013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R].2009年11月.

[4]中商情报网,2010—2015在中国物联网产业调查及投资策略调查报告[R].2010年6月.

[5]薛洁,赵志飞.物联网产业的统计界定及其分类研究[J].统计研究,2012,29(4):16-19.

猜你喜欢

沈阳市产业园沈阳
沈阳伟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沈阳远洋公馆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最小和最大
Study on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English idioms
Women in Dilemma—Analysis of Janie’s frustrations in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中国文化产业园100强名单
雨花——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